在多民族影像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峨眉电影集团“藏羌彝文化”影片的创制之路
栏目:视线
作者:于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以藏羌彝题材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已成为峨眉电影集团的四大题材创制方向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的藏羌彝民族地区实现了从贫困到小康的跨越式发展,为电影人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素材。以峨眉电影集团为代表的四川电影力量,通过创制优秀电影作品见证着党的民族工作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以藏羌彝题材为重点的民族文化,已成为峨眉电影集团的四大题材创制方向之一。

  藏族电影中的浑厚民族情

  峨影创制的藏族电影始终以弘扬“真善美”、讴歌民族情为主旨,以浑厚质朴的影片风格,诠释着各族同胞之间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所谓“真”,是赞美风雨同路的纯真情谊。峨影厂在改革开放后推出的首部藏族题材故事片《冰山雪莲》(1978年)讲述了汉族和藏族两家人之间骨肉相连、军民情深的感人故事。剧情从1935年红军长征过藏区,跨越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解放军为藏区筑路。

  由峨眉电影集团等单位共同出品的故事片《康定情歌》(2010年)又延续了这段筑路情。剧情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为藏区筑路时期,跨越到2010年喜迎甘孜藏族自治州建州60周年。康定情歌作为四川藏区最具代表性的“音乐IP”之一,凸显出在文化认同基础上巩固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情感内核。

  每个年代都有其刻录情感记忆的旋律。峨眉电影集团出品的故事片《永不失联的爱》以饶雪漫作词的热门歌曲为片名,以歌词为注脚来映衬角色之间的关联,在风俗和地理的结合中展现圣洁甘孜的壮美风景以及藏族人民的真实生活。

  所谓“善”,是颂扬造福于民的仁善情怀。自古以来,藏族儿女的歌舞中传颂着诸多行善积福的神话故事。改革开放后,峨影厂摄制出品了《神奇的绿宝石》(1983年)、《卓瓦桑姆》(1984年)等藏族神话题材影片。

  近年来,这份仁善情怀又更多地凸显在主旋律英模片中。苗月编剧并执导的电影故事片《天上的菊美》(2014年)取材于四川省优秀共产党员菊美多吉的先进事迹,赞颂了藏区基层民族干部的无私奉献精神。正如菊美多吉所说:“念经祷告是用梵音祈愿来世的福。我们共产党人是帮群众修今生的福。”

  所谓“美”,是探寻女性成长的幽美情志。影片所歌颂的民族地区女性角色凸显出一种内在的坚毅之美,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和固有偏见。四川藏族导演旦真旺甲执导的影片《随风飘散》(2020年)开启了峨影创制团队在藏族女性主义题材领域的新探索。此类新作选用女性视角,关注当代藏族女性在传统与信仰、生存与情感之间的抉择。她们在突破困境的抗争中实现自我价值。这种潜藏的女性力量显得幽深内敛而又美妙动人。

  峨眉电影集团近年推出的《黑帐篷》和《旺姆的夏天》同样聚焦藏族女性在逆境中的成长蜕变,既保有藏族文化的浑厚底蕴,又兼具国际传播的广阔视野。这些藏族电影中所蕴涵的浑厚民族情,源自于以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代表着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过程中的美好结晶。

  羌族电影中的坚韧民族风

  峨眉电影集团近年创制的羌族电影以绘民风、话民俗为主轴,风格平实质朴,意蕴回味悠长。

  电影故事片中的代表作当属《羌笛悠悠》(2011年)。该片由苗月编剧并执导,讲述了遭遇汶川地震的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陈家坝乡等地开展灾后重建、走上自强发展之路的艰辛历程,赞颂了当地人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的坚韧品质,也颂扬了援建帮扶者的无私奉献。该片还展现了羌笛、羌绣、锅庄舞等羌族文化在震后的保护、传承与创新。片中的悠悠羌笛之声,宛如绵延不绝的生命之歌,传颂着羌族群众百折不挠的坚忍民风。

  电影纪录片中的代表作则当属《寻羌》(2019年)。该片由高屯子执导,拍摄制作历时十年,真实记录了汶川县夕格和直台两个羌寨700多位村民的迁徙历程,以及他们耕种劳作的生活状态。这些村民在汶川地震后,为防止震后次生灾害发生,离开世代居住的山寨,迁往200公里外的邛崃南宝山生活,又在9年后回乡祭拜祖先、迎接祖神。一般而言,民风的形成多基于特有的自然环境,民俗的孕育则多源于特有的社会环境。该片关注到古老羌寨在地震大灾之后面临的双重巨变,以史诗般的叙述结构,记录下这些羌族群众迁徙与回归的感人历程。

  从历史走向未来、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多元凝聚为一体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大趋势。从新的历史起点上来看,“寻羌”也是寻访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其影像的不可复制性已弥足珍贵,而蕴涵在悲欢离合中的坚韧民族风更令人动容。

  彝族电影中的沧桑民族史

  峨影建厂以来,始终关注四川彝区的发展进步,以“一步跨千年,彝区看巨变”为主线,通过不同时期创制的彝族电影,串联起彝区沧桑巨变的历史进程。

  影片《达吉和她的父亲》(196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首部反映彝族人民生活的影片,故事起始于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凉山各族群众苦难深重的岁月,主要情节则发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人民公社初创期,剧情时间跨度为13年。通过讲述凉山青年女干部达吉与其彝族养父、汉族生父之间的血脉亲情,赞颂了彝汉两族人民之间团结互助的深厚情缘,体现了中华民族是具有强大认同度和凝聚力的命运共同体。作为峨影建厂后摄制的第二部影片,该片在全国公映后引起巨大轰动,一举打响了峨影品牌。《达吉和她的父亲》剧情上略过了凉山民主改革时期,影片《奴隶的女儿》(1978年)则填补了对这一重要历史阶段的艺术呈现,该片在忆苦思甜中真切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的可靠保障。李佳木编剧的影片《舞恋》(1981年)则将故事时空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延续到八十年代初,在改革开放后拨乱反正的背景下讲述一对恋人的破镜重圆。

  彝族电影近年的关注重点也转向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重展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所具有的明显优越性。2024年公映的乡村扶教题材影片《阿莫阿依》通过讲述小凉山普通彝族女孩阿莫阿依的求学故事,全景呈现彝区扶教工作的深入推进以及取得的丰硕成果。影片由苗月编剧并执导,就是取材于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在扶教过程中创建“桐华学校”的事迹,着力展现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性。

  这些银幕上的民族情、民族风、民族史,都已凝聚成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伟大进程的一幕幕多彩乐章。峨眉电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韩梅表示:“峨眉电影集团将继续发扬四川的多民族文化特色,深挖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创制电影精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系四川传媒学院副教授、二级文学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