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怀“国之大者”,
做有责任和担当的文艺工作者
——专访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原副主席赖房千
栏目:名家
作者:解英华  来源:中国艺术报

  “作为一名一直工作在文艺战线上的老文艺工作者,我认为艺术家无论是在创作层面,还是在领导层面,都要‘心怀国之大者’,有为民族复兴而奋斗和建设文化强国的责任和担当。”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之际,广东省音协原副主席赖房千在回顾和总结十年间自己的创作历程和经验时说。在这十年间,赖房千不断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一方面不断思考如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从个人专业角度出发思考写什么和如何写的问题;一方面思考群众文化与文艺精品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用文艺精品创作来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问题。在这十年间,除去零散的作品之外,赖房千共创作了八部组歌和五部剧。2024年初,广东省文联首批设立了55个广东文艺名家工作室,赖房千工作室是广东省音协入选的3个工作室之一。

 

  坚守爱国主义创作理念,肩负文艺工作者的时代担当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提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是常写常新的主题。拥有家国情怀的作品,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这也正是赖房千的文艺创作追求,他坚持以全部热情为祖国放歌抒怀,讴歌国家和时代精神风貌;认真研学并始终坚持“把爱国主义作为文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人民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的艺术创作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赖房千以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意识创作了一系列重大主题音乐作品,有为迎接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大型交响乐套曲《热血东江》,为献礼改革开放40周年创作的大型交响组歌《大江潮》,有以“珠江”这一岭南符号为线索,围绕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要节点,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的交响组歌《我的家·我的国》,以及歌颂珠海“红色三杰”之一的林伟民为中国工人运动作出重大贡献而创作的红色主题大型交响叙事套曲《你从那里走来》等。

  党的领导和支持是文艺创作的根本保障,赖房千回忆说,《热血东江》的创作得到了广东省委宣传部、惠州市委和深圳市委的大力支持,套曲先后成功在惠州和深圳上演,这对于赖房千进行重大主题艺术创作实践来说无疑是非常大的支持和肯定。继2015年《热血东江》的创作之后,赖房千又陆续创作了清唱剧《孙中山》、民族歌剧《尕布龙》、红色歌剧《刑场上的婚礼》等一系列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的重大主题作品。特别是在2023年上演的歌剧《尕布龙》与《刑场上的婚礼》获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刑场上的婚礼》在2024年成功复演,据悉《尕布龙》的复演也在筹划之中。

 

  牢记文艺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引领时代的音乐审美风尚

  “每一个时代的艺术作品,往往带有每一个时代的烙印。但艺术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在什么时代,都要传递正能量,正视社会上问题的存在。无论随着社会的变迁,审美意识如何变化,始终不变的核心意识就是咱们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而这些都具体体现在咱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之中。文艺家在创作文艺作品时,不能只做到满足市场需求,更要时刻牢记文艺工作者的重要社会责任,那就是要在传承中创新,在满足需求的同时进行引领和提高的责任。只一味地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则容易成为流俗。”在谈到当下音乐创作中,出现一部分同质化严重、将年轻人的个人困惑和单一偏好进行无限放大以博取流量的问题时,赖房千说,关爱年轻人的成长是文艺工作者的重要责任,年轻人在人生困惑之际,最需要光明和健康的指引,需要全面的营养,如果只是一味满足他们的市场需要是不对的。他还特别强调,在音乐创作中不能只关注大视野下的重大主题,而忽视老百姓小生活中的微观叙事。赖房千的个人创作也非常多元化,既有像《最美是你》《今天的中国》《母亲祖国》《家国天下》《黄河我的母亲河》《梦中的小河》《青海湖之恋》等一系列歌唱祖国、民族与大好河山的重大主题作品,也有像《盼团圆》《莲花红莲花白》《岁寒三友》《梅》《兰》《竹》《菊》《相聚是缘》等带有生活情调的作品。

  对于如何能够创作出既能吸引年轻受众,又能够有大视野的音乐作品,赖房千认为,就要回归到音乐的歌词创作和旋律本身上进行改进和创新。在他看来,虽然词作家的歌词语言既要体现出思想品位,又要考虑到艺术美感,但是并不是说歌词语言不可以通俗化和口语化,因为现代的传播渠道和网络文化性质也是音乐创作必须要考虑的部分。

 

  老艺术家要继续在培根铸魂工程中发挥作用,“传帮带”赋能数字时代的文艺发展

  “我们党历来重视文艺,无论是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还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都明确了文艺的功能和文艺家的责任与使命。文艺不仅可以在革命年代燃起熊熊火焰,也可以在党的每一次行动中担当重任,深耕民心。”赖房千表示,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培根铸魂”,他在艺术实践中的理解是把崇高、深刻的主题化为丰满的艺术形象,通过优秀丰满且富有韵味的艺术形象去打造艺术作品,把经典文艺形象传达给年轻一代。他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挥着老艺术家在培根铸魂工程中应有的责任和担当,一直在思考如何创作出更多让年轻一代感受到家国情怀且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音乐作品,在挖掘和表现重大历史题材方面不断地思考、反思和探索。

  数智时代的到来给音乐创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AI创作甚至成为一种时髦。赖房千认为:“对于现在数字时代AI在音乐领域的创作,我们应该引起关注和重视。”面对数字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我们的词曲作家应该有危机感,新技术的应用必然会带来创作方式、内容和形式的巨大变革。但是他还强调,面对AI音乐创作,我们不必过于担忧,因为词曲创作是基于对人民群众和生活的充沛情感的表达,更是人心之“志”的表达,AI创作的关键仍然是模仿,高度的模仿始终代表不了人类情感。赖房千说:“数字智能时代,仍然需要老一辈艺术家在数智媒介环境下的音乐教育、理论建构和文艺批评方面发光发热,才能够赋能数字智能时代的文艺发展。”

  为保证文艺界“常新”,赖房千着重强调了对年轻人“传帮带”的问题,“老艺术家的责任与担当还体现在对年轻人开展的‘传帮带’工作之中,为一代更比一代强贡献力量。”赖房千表示,他的文艺名家工作室正式挂牌后首先要开展的就是“传帮带”工作,因为广东省文联设立文艺名家工作室的目的就是把它作为文艺创作的龙头和“传帮带”的平台。他提到,工作室挂牌后,将为迎接明年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准备创作三部重大主题作品,分别是东江纵队主题歌剧、革命先辈阮啸仙主题歌剧和一部大型交响组歌,目前这三部作品的初期创作工作已经开始。赖房千不仅在创作的主题意识层面和对新一代年轻音乐人才培养方面体现出了他作为老艺术家的责任和担当,在具体作品内容创作中也无不呈现出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