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
在历史与艺术的交汇处
栏目:观察
作者:王淳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海报

  法国导演克里斯·马克执导的纪录电影《雕像也会死》(1953)以其诗意且犀利的蒙太奇手法,不仅剖析了殖民主义对文化的侵蚀与异化,同时展现了纪录影像重塑被侵占文化的魂魄,赋予其新生命力的潜能。作为影像、艺术和政治交融的典范,它为之后的纪录片创作者开辟了一条批判性思考的道路,并引发了纪录影像如何处理历史文化遗产和挑战主流叙事的思考。近期上映的纪录电影《里斯本丸沉没》延续了这一探索精神,充分展现了纪录影像在“打捞历史”中的独特力量。

  影片揭示了1942年在中国舟山群岛海域发生的一场鲜为人知的惨剧:载有1816名英国战俘的日本运输船“里斯本丸”号在航经中国海域时,遭遇美军潜艇的误判性攻击,导致船体严重受损。为杜绝英军战俘借机逃脱,日军残忍地封锁船舱并发动了一场蓄意的屠杀行动。被囚禁在三个狭小船舱中的英军战俘奋力突围,试图在日军的枪林弹雨中寻求生机。随着船只的解体沉没,幸存者纷纷跃入汪洋,在茫茫大海中苦苦求生。危急时刻,东极岛渔民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奋勇营救落水的英军战俘,演绎了一段感人至深的英勇史诗。半个多世纪后,随着亲历者相继辞世,这段英勇的救援历史也几近湮没。导演方励凭借其敏锐的洞察力和近十年的艰辛探索,终将这段尘封的历史呈现于银幕之上。影片通过影像语言重构被遗忘的历史片段,颠覆了大众对既定历史的认知。

  作为一部兼具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的纪录作品,《里斯本丸沉没》将严肃的历史考证与富有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完美融合。影片以水下浑浊画面开篇,既象征了这段历史的模糊不清,又暗示了一场即将展开的探索之旅。这段旅程不仅是单纯的物理证据搜寻,更是一场跨越半个多世纪的集体记忆重构。摒弃宏大叙事的手法,本片选择以导演方励的个人创作历程作为切入点。通过导演的第一人称叙事,观众得以亲历他近十年来对于真相的不懈追寻。从最初定位沉船坐标的科学探索,到后来深入挖掘历史细节和人物故事,导演方励的创作过程成为了影片的核心叙事线,这为纪录片注入了鲜活的情感脉络,使得历史事件在当代语境中获得了新的生命力。

  影片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叙事架构。首先,导演以英国历史学家托尼·班纳姆的著作《里斯本丸沉没:英国被遗忘的战时悲剧》为创作起点,通过这一视角全面把握了事件的历史脉络。班纳姆的撰写动机,则是出于对政府部门长期忽视战争受害者的愤慨。他在书中写道:“我一直不满的是,官方几乎没有承认那些因战争受创家庭的苦难,而对军人的纪念也仅限于那些在服役期间牺牲的人。”这不仅为影片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基础,还促成班纳姆成为影片的历史顾问。其次,为获取第一手资料,导演组采用“抢救性采访”的方式,成功记录了幸存者威廉·班尼菲尔德和丹尼斯·莫利,以及中国救援者之一的林阿根老人的证言。为全面还原这场被忽视的历史事件,创作团队还进行了跨国寻访,广泛收集口述史料。这种跨越地理和文化藩篱的考察,不仅拓展了影片的叙事广度,更构建了一个超越时空的文化对话平台。叙事结构上,导演通过亲情、战友情、爱情的多线叙事进行串联,旨在还原这段历史的复杂面貌。在技术美学层面,《里斯本丸沉没》也进行了大胆创新。面对历史影像的缺失,导演经过多次尝试,最终选择将幸存者的口述证言与静态动画相结合,并通过镜头运动的形式,重现了惨烈的战斗场景。这种视觉表现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实景拍摄所带来的真实感,但幸存者的采访、录音和文字资料的呈现,强有力地支撑了故事的叙述,并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真相的强烈探究欲望。

  纪录电影在重塑历史、参与政治话语和历史书写方面具有独特的力量。《里斯本丸沉没》中,导演方励游走于创作者、拍摄者和参与者的多重角色之间,成为连接过去与现在的关键纽带。然而,这部电影并非是导演个人创作的成果展,而是体现了纪录片在重构历史记忆和促进跨文化对话方面的独特作用。纵观整部影片,导演的叙述与采访始终保持着克制与客观,不论是与幸存者的对话,还是对于日本船长子女的问询,他都避开了对抗性立场,选择以一种中立的姿态探寻历史真相。这不仅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敬畏,也体现了纪录片导演面对历史题材时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艺术使命。影片中,创作团队通过私家侦探找到了“里斯本丸”号的船长经田茂的子女。在对话过程中得知,经田茂生前从未向其子女提及这场骇人听闻的人道灾难。但当导演适时出示军事法庭的口供时,镜头精准地捕捉到了他们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这一瞬间的真实反应无声地诉说着历史的重量。当沉船残骸、书信、照片等视觉证据不断浮现时,影片超越了单纯的事实陈述,重新分配了历史话语权,使被遗忘的声音得以复苏。通过重构历史,影片不仅激发了观众对历史解读的积极参与,还开启了一场关于历史真相的集体探索。在重新定义官方历史叙事的同时,揭示了国家叙事与个人记忆之间的情感张力,凸显了纪录片作为历史记忆重塑者和文化交流推动者的双重角色。

  在《里斯本丸沉没》的创作路径中,导演在影像美学和历史责任之间不断寻求共生。作为中国导演,方励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在保证真实性的同时进行艺术表达,以及如何处理不同国家和群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他曾在采访中透露,创作团队在前期准备阶段,深入研究了英国纪录电影《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2016),并从中汲取了宝贵的创作经验和灵感。该片讲述了股票交易员尼古拉斯·温顿从纳粹手中挽救了669名儿童的感人事迹。两部作品在主题选择上都聚焦于被主流历史遗忘的英雄事迹,致力于将这些隐匿在历史角落的事件重新带入公众视野。然而,两部影片在叙事结构和影像风格上又各具特色。《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采用以点带面的手法,通过深入塑造温顿爵士具体而鲜活的个人形象,展现了他在极端困境下的勇气与无私,同时折射出当时整个欧洲的动荡局势。相比之下,《里斯本丸沉没》因其涉及人物繁多,采取了更为宏大和复杂的叙事蓝图。如创作团队通过先进的水下探测技术,成功锁定了沉船的确切方位。这一重大发现不仅纠正了海战史上的一处误解,更为数百名英军战士找到了最终的安息之所。整体来看,导演通过平衡不同视角,成功构建了一个多元的历史叙事框架,这种方式不仅增强了影片的客观性和可信度,也为跨文化理解和对话开辟了新的可能性。

  《里斯本丸沉没》的公映不仅唤起了公众对这段历史的认知,还引发了关于战争、人性、国际关系等更为宏大主题的探讨。然而,影片的影响力并未止步于银幕之中,其在现实世界中的续写同样令人动容。电影中,英军士兵约翰(John  Weaver)与香港女子梁素琴(音译)的爱情故事本是残酷战争下的一抹悲伤。片中没有过多赘述,但这段未竟的情缘在银幕外得到了意外的延续。影片上映两周后,梁女士的真实姓名“梁秀金”被确认,其女儿也与制作团队取得了联系。这一发现不仅丰富了影片文本,也为其真实性提供了有力佐证。这一转折生动地展现了纪录电影如何跨越虚实界限,在现实世界中续写历史。正如《从纳粹手中救出的孩子们》开篇所言:“总有些故事我们不仅是其听众,还能参与其中。”

  《里斯本丸沉没》的上映彰显了纪录电影在塑造集体记忆和促进社会反思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影像语言重构被遗忘的历史,为观众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过去、思考现在、展望未来的窗口。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