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流水账 创造新形象
——《邓小平小道》电影编剧和监制的感想
栏目:创作谈
作者:王兴东  来源:中国艺术报

电影《邓小平小道》剧照

  “小厂来了大人物”,这是我写在剧本里的第一行字,开场切入点就是江西省革委会主任向罗朋厂长下达特别任务——“邓小平要到你们拖拉机修配厂劳动改造,既要监督他劳动,还要保证他的人身安全”,一刀劈入故事的内核,呈现邓小平人生的转折点,65岁到工厂劳动,预示将会有一系列的冲突发生。精彩故事的开端不能顺从事件的开头讲起,而是在人物面临危机的地方切入,让观众一眼看到核心是什么,就像我们吃咸鸭蛋,一刀劈开蛋壳,露出溢油的蛋黄儿,刺激观众的胃口。

  《邓小平小道》剧本开场是给罗厂长出难题,结局是罗厂长送别邓小平。剧本首尾呼应,形成环形结构。最初相关人士的送审影片在开篇增加了邓小平16岁赴法勤工俭学到他当总书记的一系列照片,之后是“文革”期间被打倒,下放江西的经历,结束又用字幕介绍他视察瑞金等五县、第三次被打倒等等,使电影变成史实的流水账,淹没了“邓小平小道”的主题。这是感染了当下主旋律电影叙事中普遍存在的“流水账叙事病”,很多关于党史人物和英模人物的作品交代事件、复述史实、罗列功绩,流水账式叙事的过程冲淡了矛盾而淹没了人物性格。编剧做监制的好处就是能够制止这类问题。

  “交代多,戏就拖”。开场必须钩住观众,删除那些不用花钱就可以看到的新闻照片和文字说明,人们购票是希望看到难以看到的新奇独特的故事和人物。邓小平出场戴着“走资派”的帽子,随时有被斗被抓的危险,电影开演十分钟之后,工厂被红卫兵包围,尖锐的冲突提升紧张的情绪,把观众拉进电影的视角。观众见邓小平临危不惧、从容面对、软中带硬,忍受政治的压力和折磨,会为他捏一把汗,同护厂的工人一样开始同情邓小平。正是这次被人指认出来,给工厂惹下麻烦,罗厂长和工人修了一条躲避公共空间、从邓小平住地通向工厂的专用小道。

  “没焦点,戏就散”。邓小平的一生充满着传奇故事,为避免流水账式展现人物,必须“画地为牢”,局限在一个核心事件中——邓小平去工厂劳动和回家照顾瘫痪的儿子,小道是全剧的象征,“下放劳动”是结构人物关系和发展剧情的焦点事件。场景锁定在小道两端,工厂和住地,不需要很大的制作成本。局限性中有特殊性,特殊性才能展现作品的个性。这部电影不写邓小平指挥千军万马,不写他的丰功伟绩,而是写他落难于逆境中的挣扎与坚忍。

  邓小平电影最大的难度是要写“文革”,敢不敢表现“文革”?要不要写邓朴方因不满“文革”对父亲的批判跳楼自杀?这都是我必须思考的风险和难题。艺术的核心要素就是探险,不敢冒风险,就做不出真实的美,做不出电影从未见过的奇观,原创电影就是要敢于驶入无人区。步人后尘不是创新,模仿他人不是突破,创新就是冒险,首创标志解放思想,突破就要担当风险。

  正因为邓小平落难江西的这段历史没留下任何影像资料,电影才责无旁贷地填补空白。我之所以咬定这个题材15年来不舍不弃,是因为我是“文革”到改革的亲历者,深知这是剧作钻石级题材,即主人公委屈落难底层,又如何反弹起来,重新掌握自己的命运,必是感人的电影。

  “要有戏,给压力”。邓小平白天劳动,晚上还要照顾因受自己牵连而跳楼致瘫的儿子。他见邓朴方心灰意冷,有意把收音机拆坏,让儿子去修理,这个细节表现了他的父爱。搓背、洗澡、翻身,尤其是夜间两个小时要给儿子翻身一次,影响着他的休息。疲惫不堪的邓小平晕倒在车间里时,引出工人一碗“红糖水”救他的故事。

  压力越大,人物越见性格,邓小平还面临工资扣发、不准给中央写信这样政治和经济的双重打击。然而,他主动带领全家开荒种菜、节约开支,再现他忍辱负重、困境求生、坚韧不挠、恪守信仰的个性,感动了工人,也感染了儿子。邓朴方在全剧中是一个经历从绝望到希望的变化着的人物,是理解邓小平人物性格的反光镜。

  “缺细节,人贫血”。电影是细节的艺术,不织网的蜘蛛吃不到虫子,不深入生活找不到细节。编剧在生活中发现细节,在剧作中使用细节,再造人物的血肉。一副钳工劳动的工具、一碗解救小平的红糖水、一个解决邓朴方翻身的吊环床架、一包菜籽和一锅粽子,这些细节是焊接邓小平和工人群众感情的铆钉。

  邓小平为儿子推轮椅、四次为儿子翻身搓澡;邓朴方给父亲做了一个挠痒痒的小竹耙;战士小贺帮助邓小平理发刮脸,帮助修建茅厕;邓小平两次冲冷水澡……细节的重复完成人物心理变化的层次。邓小平从下厂做钳工和最后一次离开工厂收拾好工具,从“走资派”到老邓师傅,从老邓师傅到返京上任的老首长,剧中的邓小平从命运的低谷划出一条变化清晰的弧线,其人物个性活生生地挺立于人们的眼前。

  电影是一个国家的文化名片,剧本是名片中的版图。当下电影进入了世界版权的竞争和贸易,我们要用电影的眼睛看世界,用世界的眼光做电影。

  邓小平是改变中国影响世界的人物,他在“文革”中被罢官免职,下放江西劳动又怎样重新复位?不仅改变自己的命运,而且改变了中国的命运,这是世界所感兴趣的故事。

  电影进入国际赛道,凡是外国人看不懂的、后来人难理解的,类似“斗私批修”等词汇,虽看似再现了当时社会的语言,仍应一律删掉。艺术是让人理解的,不是以概念解读的,电影是用人物形象说明道理的,不是以大篇幅字幕和事迹说明形象的。

  剧本创作是一门学问,越是弘扬主旋律越是要遵守艺术规律。百思得观众一见,十年坐得板凳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拍邓小平的电影不能急功近利,心态浮躁,不做过眼云烟,不当明日黄花,要做成一块城砖,永远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城墙上,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一个索引。

  (作者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