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笔绘就奋进新时代的精神华章
——记“致敬戈壁母亲”全国女画家美术作品展
栏目:视线
作者:张凡 张锐芩  来源:中国艺术报

  前不久,由中国女画家协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妇女联合会联合主办的“致敬戈壁母亲”全国女画家美术作品展在乌鲁木齐美术馆开幕。参加此次作品展的女画家们从地域性和历史性的角度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强烈的文化使命感,扎根兵团历史与文化沃土,用手中的画笔绘就精神华章,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立70周年致敬。此次作品展表达了对老一辈军垦女战士的崇高敬意,展现出兵团女性奋发有为、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充分体现了女画家们将人文与艺术融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此同时,画作中所展示的多种艺术形式启迪着艺术工作者们赓续红色血脉,不断谱写当代艺术的华美篇章。

  此次作品展以广泛而深入的视角、深刻而饱含思想的内容以及熠熠生辉的精神内涵,深深触动着每一位参观者的内心。不仅有展现老一辈和年轻兵团女性精神面貌的人物画像,更有“戈壁母亲”们的劳动场景、日常生活画面、兵团的壮美风光以及一些颇具象征意味的画作。可以说,女画家们着眼于各自不同的视角,生动地将“戈壁母亲”的生命群像呈现在世人面前。高菊的《峥嵘》塑造出一位白发苍苍的英雄女性形象,作品跨越时空的限度,向观众们呈现出现在与过去两个不同维度上的“她”,“现在”佝偻的背影对应的是“过去”扛着锄头艰苦创业的身影;透过画作,人们仿佛同样置身于“她”将青春贡献给祖国西部大地的那段峥嵘岁月还有一部分聚焦于日常生活的作品,通过描绘“戈壁母亲”们洗衣做饭、照顾家人的温馨场景,展现出她们温柔与坚韧并存的高贵品质。范敏燕的《青春之歌》描绘的是老一辈兵团女性在劳动后的短暂歇息,其中有席地而坐吃饭的,也有抱着孩子的,还有扛着锄头随时准备劳作的。这些平凡而真实的画面,让我们看到了“戈壁母亲”们在艰苦环境中渴望守护家庭、传递温暖的人间大爱。陈晓虹《戈壁情歌》、康永红《西行驼声》、周玲《家乡的新变化》等作品中虽强调的是对环境的刻画,“人物”已不再是画面的主体,甚至“消失”在画面中,但仍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人”的重要作用。当然,展览中还有一些画作,既不专注于写实,也不描绘环境风光,而是通过象征手法,借助挺拔的胡杨,根茎粗壮、焕发蓬勃生机的大树或是颜色绚丽的花朵来颂扬那些坚韧不拔的“戈壁母亲”们。

  此次展出的124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等多种艺术形式,它们以各自鲜明的特性和卓越的表现力,共同向人们呈现出“戈壁母亲”们的伟大形象与崇高精神。章平的中国画《春天的故事》以线条的流畅和墨色的浓淡变化,在表现广袤的山林风光的同时,运用泼墨写意的手法营造出生动、雄浑的深远意境,在一片墨色当中,鲜艳的红色屋顶和高处飘扬的五星红旗使得整幅画作充满希望与无限生机。李鑫的油画《魏德友夫妇》以细腻的笔触将两位老人脸庞及手臂的道道皱纹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他们坚毅而执着的目光让人如有实感,岁月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令人动容,背后的故事更是让人肃然起敬。孙晨的木刻版画《博尔塔拉的风》以简洁明快的线条,突出其轮廓的坚毅和力量感,独特的肌理使作品呈现出一种质朴而粗犷的美。熊秀丽的水彩《好剧》清新柔和的渲染效果鲜明地展现出画中女性温柔而细腻的情感,色彩流畅、自然,营造出一种温暖可掬的美好氛围。

  此次作品展在回望过去峥嵘历程的同时,更展现了新时代兵团新的面貌。这些画作不仅是当代艺术的集中表达,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女画家们以女性独有的细腻、柔美与优雅,艺术化地再现了70年征程中兵团女性“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生动画卷。整个作品展不仅唤起了人们对兵团历史的集体记忆,加深人们对兵团精神的进一步理解与价值认同,同时更激发了艺术家们对新时代兵团文化的创新性表达。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文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