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演奏了一百遍的作品中挖掘最新灵感
——专访青年小提琴演奏家黎雨荷
作者:蒲波  来源:中国艺术报

黎雨荷
小提琴演奏家 博士

  现任中国音乐学院管弦系副主任,小提琴、中提琴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23年当选北京市优秀青年人才、入选“艺苑撷英”全国优秀青年弦乐人才。作为独奏家与中国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德国汉堡新爱乐交响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在保利院线、中演院线等剧院举办近百场个人音乐会。发布5张个人演奏专辑并获出版奖项。获得北京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和多个单项奖。

 

  第一次见到黎雨荷,印象深刻的是她可爱的笑容、明亮的眼睛,心里暗想:“小提琴家原来这么美丽!”聆听过她的演奏,那种纤细而坚韧的琴声回响在音乐厅,让我体会到为什么说“小提琴是交响乐的灵魂乐器”。关于黎雨荷的专访很多,侧重家世的、演出的、成长的……那这篇专访着重谈什么呢?黎雨荷毫不犹豫地说,希望谈谈“中国小提琴演奏”。这是一个看上去很学术的问题,又相当宽泛。在访谈过程中,她非常清晰且有深度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和见解。

  中国艺术报:对于演奏家而言,技术特点、演奏风格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最终会形成自己独特的演奏风格。您觉得自己的演奏经历了哪几个阶段的变化?为什么?

  黎雨荷:首先,作为一个演奏者来讲,演奏风格一定是在不停变化的,但这种变化很难说,是不是稚嫩就是退步、成熟就是进步,这是一个很难讲的问题,这种变化会随着人生阅历而改变。在年少青春充满活力的时候,演奏风格一定是火力全开的。我看到自己8年前演奏的一个视频,就觉得那个时候的演奏比现在更多了一份激情澎湃的、青春的活力,这种特质是没有办法装出来的,那是在当时的人生阶段特有的一种状态。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表演肯定会越来越成熟,可能有社会身份的改变,可能有更多的角色,音乐风格也会随之有明显的变化。每一个人生阶段、年龄段,演奏上都会有自己的特色和魅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做一个诚实的人,当下是什么状态就展现什么样的演奏风格。只有对自己诚实,演奏的音乐才可能有魅力。

  中国艺术报:您演奏的中国小提琴作品《梁祝》《英雄奏鸣曲》《金色的炉台》《玉观音》《拉木纳错》《爱莲说》等,深受业界认可和听众喜爱。请您谈谈您和中国小提琴作品的缘分,以及有怎样刻骨铭心的感受和收获?

  黎雨荷:《梁祝》是我国经典的小提琴作品,在国外享有盛誉。迄今为止,我演奏《梁祝》已将近60场了。《梁祝》的作曲家之一陈钢老师的一席话,曾让我非常感慨。他说,《梁祝》没有哪个版本最好,每个人的演奏都是不一样的,甚至每一次演奏都是不一样的。演奏者今天可以尝试这种方式,下次可以尝试另外全新的演绎,要一直突破,一直探索,在可能已经演了上百遍的作品中去挖掘最新的灵感。这正是我一直以来的探索方向,我的每一场《梁祝》可能都跟上一场有细微的区别,我甚至因舞台上的灵光乍现,做一些与众不同的处理。有的改变我是很喜欢的,有的改变可能回头听觉得需要更多推敲。但的确,我每一次都在进行创新的尝试。

  叶小钢老师的作品《玉观音》和谭盾老师的作品《英雄奏鸣曲》等新作品紧扣新时代文艺主题,扎根本土文化,深植时代,贴近人民生活,深受大家喜爱。对于新作品的演奏,首先要了解创作背景,包括讲述的故事、作品的精神内核、传达的思想等,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完成对曲目的二次创作。新作品能参考的版本是非常少的,它的录音、录像版本,由于版权问题,作曲家不愿意放在网上,所以对于新作品的演绎,可供参考的前辈演奏家的经验是比较少的。那就需要自己去挖掘作品强大的内核,并结合自身的演奏经验去表达、去呈现、去讲述。

  中国艺术报:当前,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多元化时代。作为中国小提琴演奏家,需要融通中西,您觉得其中的挑战有哪些?

  黎雨荷:首先,我是中国人,演奏本民族的作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第二,我一直有一个观念,小提琴虽然来源于西方,但它不隶属于任何一个民族或者国家,只有它演奏出来的音乐才代表了某种文化属性,它是一种艺术的媒介,演奏者通过小提琴讲述想要讲述的故事。所以说,演奏中国作品还是演奏西方作品,对我来讲都是去传达一种文化理念、音乐审美。我非常热爱和认可本民族的音乐,我爷爷黎英海对我的影响很大(编者注:黎英海著有《汉族调式及其和声》《五声音调钢琴指法练习》),他常在家里弹奏钢琴曲目,创作的时候我都在旁边,所以对我来讲是非常自然而然的熏陶。近些年,我演奏了很多中国作品,不能说是刻意而为之,反而是一种很任性的喜好。我非常喜欢演奏中国作品,所以就致力于这方面的发展,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实我们的民族文化一直都非常前沿,而且也百花齐放。我觉得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怎样以创新的方式去弘扬民族文化的瑰宝。这种创新不仅是在曲目本身上创新,还要在曲目的内容上、形式上进行创新。比如,之前关于小提琴的乐曲多是小提琴与钢琴合作,我近些年在尝试小提琴与室内乐团的合作,改编的经典名曲也更加丰满、饱满,深受观众喜爱。对于民族文化的创新展现,是新时代文艺的一个核心。

  中国艺术报:去年,您在《中国音乐》上发表了研究文章《中国五声调式小提琴作品常用左手演奏技巧与训练》,文章非常细致,实操性极强。在中国小提琴作品演奏的人才培养上,您有怎样的建议?

  黎雨荷:从教学上讲,第一就是立德树人、因材施教。我对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生有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就是每学期必须完成一定曲目量的中国作品,我要求他们广泛浏览各种曲目风格的中国作品。音乐有非常重要的育人功能,这种育人功能贯穿学生的一生。所以说培养专业型人才,除了提升他们演奏方面的才能,更重要的是以什么样的出发点去提升他们的演奏专业才能。这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一件事情——框架体系。演奏中国作品,就要了解中国音乐的审美文化,要达到中国音乐审美的高度。要达到这种高度,需要长年累月的文化积累——上的课程是什么,看到的是什么,学习到什么……这些都跟文化底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其次,在演奏人才培养细节上,要根据学生的演奏特点因材施教。

  中国艺术报:2019年,您在b站开设了“黎雨荷小提琴”账号,分享音乐和生活;2021年,又开设了“黎雨荷小提琴”微信视频号。互联网上的反馈对您产生怎样的影响?

  黎雨荷:我会关注观众朋友们对我的演奏的反馈。首先,当我看到积极的留言会很高兴,会觉得得到了激励。当我看到一些并不是很积极的留言,我会反思,会思考网友说的这个问题是否存在,这个问题是怎么产生的。我觉得无论怎样的留言都是一种鞭策,我们需要不同的声音。当有一刻所有人都说你好的时候,我觉得这是非常危险的时刻。不同声音的存在对我来说是鞭策:要清醒自己所处的位置,不能忽略存在的问题。这是作为一个演奏者必须面对的,什么样的声音都要学会接受,因为我们是站在舞台上的人。夸奖的声音让我很高兴,但很快就会过去;建议的声音会让我思考,也很快会过去。这些声音让我变成更好的自己,不断提升自我。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