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艺术遇见科技
——记“艺术与科学对话沙龙暨《蔡文颖》新书首发式”
栏目:视点
作者:德加  来源:中国艺术报

  7月6日,“艺术与科学对话沙龙暨《蔡文颖》新书首发式”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举行。《蔡文颖》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全书不仅对美籍华人艺术家蔡文颖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动感雕塑创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和呈现,还收录了邵大箴、靳尚谊、山姆·亨特、乔纳森·本瑟尔等中外著名学者、艺术家撰写的评论、访谈文章40余篇。

  活动现场,《蔡文颖》一书正式亮相,与会专家学者围绕蔡文颖作为艺术与科技先行者、探索者的独特价值,动感雕塑的艺术风格以及中外文化交流中的艺术对话等进行了探讨。

  蔡文颖(1928—2013年)出生于福建厦门, 1953年毕业于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获机械工程学士学位。20世纪60年代,蔡文颖在开创动感雕塑之前,曾在纽约市担任建筑工程师;在此期间他坚持艺术探索,创作了抽象表现主义绘画,尝试用光学建构作品,最后还成为了幻彩荧光颜料的先驱。蔡文颖无私地把他在荧光颜料的研发中取得的成果与其他艺术家分享,其中包括弗兰克·斯特拉。1965年,蔡文颖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的“灵眼”展览上展出了几件重要作品。此后两年,蔡文颖利用他在工程学方面所受的训练,将反馈控制系统与电子、机械系统结合,创作出电动感应雕塑的雏形。这些作品由固定在电动铝板上但却能谐波振动的细钢杆组成,在频闪灯照明下,协同音频反馈控制系统来构成整体。1968年,这些作品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机械时代末期的机器”展览和国际当代艺术中心的“电动感应奇缘”展览中展出。此后,蔡文颖又创作了电动感应喷泉,营造出沉浸式的雕塑观感,并使用电脑来控制喷泉、灯光阵列和彩色翻板显示器。他与戈登·帕斯克、尼古拉斯·舍费尔、罗伊·阿斯科特和爱德华·伊纳托维奇等艺术家一样,都是电动感应艺术领域的先驱。“蔡文颖对于大自然极其敏感,他见过大海、穿过森林、跨过平原,他体验过它们的神秘,也想与他人分享。”蔡文颖夫人张培蒂在书中这样写道,“他是个乐观主义者,他相信科技的力量可以为他的创作提供工具,还可以在更广泛的意义上为人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艺术负责想象,科技负责实践”,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董书兵认为,蔡文颖的创作实践之路充分印证科技的进步如何促进艺术的迅猛发展。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邹锋由此反观今日艺术教育,认为如果固守专业学科的边际,将不能够给学生更多的知识素养,应该培养学生在艺术与科学的关系中找到创新的起点。

  本次沙龙活动是继201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艺术与科学——蔡文颖创作成就学术研讨会”后,在新的时代语境下,业界对蔡文颖将艺术与科学融合的先行探索的再一次回望和反思。《蔡文颖》一书副主编、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严长元介绍,自2015年此书立项至今问世历时10年,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蔡文颖作为今日数字艺术创作和沉浸式艺术创作与展览的先驱之一,本书旨在呈现他的创新精神、对东方美学的自信,更希望读者从中体悟其对今日艺术发展的启示。

  “如何面对科学与艺术的关系,我们更应该从蔡文颖先生的艺术中获得启发——科技总在发展,总在变化,而发自本真的艺术才是艺术与科技结合时的核心价值——艺术应该对时代更敏感,如果作品能够反映时代对艺术家的触动,才是有价值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敢说。从蔡文颖的探索中不难看到,一方面,善用前沿发展的科技手段,以新的技术、媒材和语言进行艺术表达,是适应乃至引领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和途径;另一方面,无论借助怎样的技术手段,思想、观念、情感的表达,仍然是艺术创作最核心的价值所在。蔡文颖既是大胆的探索者,同时又是坚定的守正者,重新审视蔡文颖艺术实践的独特品质,对于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快速发展乃至绘画本身受到质疑的当下,无疑更具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