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IGC的齐白石动态国画艺术展现场
屈非塬、刘贝贝、任科、沈新苗、曹晨杰、王遵富、刘芳
近期,由中国美协、浙江省文联、中国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数字艺术大展在杭州举办,笔者在现场感受到了中国数字艺术从萌芽到今天蓬勃发展的热潮。展览彰显了科技与艺术结合的魅力,特别是AIGC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突飞猛进,为AI绘画拓展了更大空间。
AI绘画即利用AI (人工智能)进行绘画,其原理是对已有的海量作品进行收集学习,通过算法解析内容和风格特征,再生成新的作品。近年来,AIGC的迅猛发展,带动AI绘画进入了“文生图”的新阶段——用户打开相应绘画程序,输入一段描述性文字,即可由程序生成相应的绘画作品。这项技术大大降低了艺术创作的门槛,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定义想要的作品,同时也为AI辅助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可能。然而,一些AI绘画重技术、重形式、轻内容,过于关注视觉效果,忽略了作品内容的思想、审美和社会价值,在笔者看来,这突显了技术勃兴背后创作主体缺位的倾向。
众所周知,艺术家是艺术创作的主体,AI绘画是建立在算法基础上,由人类发出指令进行演绎和生成的,它本身并无情感与思想交流的意图,无法自主创作,也就谈不上成为创作主体。获得美国科罗拉多州博览会数字艺术大奖的AI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经作者杰森·艾伦的构思,并反复叠加修改关键词,经过数百次艺术性微调才得以问世。因此,AI绘画的创作主体仍然是使用人工智能的艺术家,离不开创作主体的选择和加工。
就数字艺术而言,它需要艺术家有清晰的创作意图,进而给予AI详细的创作指令,并不断依据自己的观点、态度和倾向进行修正和选择,对作品创作的全流程有着充分的把握和准备,使作品鲜明地展现出艺术家的思想情感、个性品格、审美修养。就AI辅助创作而言,更需要艺术家发挥主动性。AI所能提供的是作为工具的便捷性能和灵感启发,但从题材对象的选择、提炼,到初步构思和加工,再到具体描绘、制作和整体处理,无不是艺术家意志的充分体现。
不可否认,AI绘画对艺术家的主体性形成了一定的挑战。作为精神生产,AI绘画的审美创造固然由艺术家把控,但其主体意识的客观体现则受制于艺术家对创作过程的驾驭能力,如对方法、手段的运用,对工具材料的熟悉程度等,若在某方面力有不逮,那么创作效果也必然与预期相去甚远。屈非塬团队的《基于AIGC的齐白石动态国画艺术展》,以齐白石的草虫、花木、禽鸟、水族等作品为素材,基于Stable Diffusion训练生成数字影像,展现创新与传统的融合之美;盛瑨、周越的《五蕴》,通过AI生成,将创作绘本进行图生影像,实现动态视频,体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变化。透过这些对AI技术应用纯熟的作品,我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创作主体的思想和审美表达,这正是衡量AI绘画艺术性的关键所在。然而在实践中,一些艺术家不熟悉新技术,难以把控AI创作走向,导致被动让渡创作主导权,造成主体缺位现象,这警醒新时代艺术家,不仅要提高专业素养,还需学习新技术知识,提高使用相关技术的能力,从而保证自己对AI绘画全过程的控制和驾驭。
诚然,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和算法的精进,AI绘画更加智能,也更加精准,如《埃德蒙·贝拉米肖像》等,不仅本身的质量更高,其价值更受重视。尽管囿于版权、伦理、原创性等问题,业内目前对于AI绘画能否构成著作权意义上的“作品”仍持谨慎态度,但无论持工具论观念,还是认可AI绘画艺术性,人工智能深入创作已然成为不可阻挡的未来趋势,AI绘画必将成为艺术家情感和思想表达新的载体和媒介。然而艺术崇尚创造,强调不可替代性,AI绘画缺乏对作品质量和原创性的判断能力,需要创作主体进行鉴别和选择,艺术个性与风格塑造更需要艺术家主动施为。鉴于此,艺术家应以积极态度拥抱新技术新媒介,充分发挥主体性,突出创造意识,善用人工智能,实现科技与艺术互融共生,突破传统创作路径,不断深化艺术的维度,从而创作出更多具有思想深度和情感力度的优秀作品。同时,也要警惕“酷炫”技术掩盖下的创作主体缺位。作为创作主体,艺术家应始终坚持以“艺”为先,在新媒介之“术”的加持下,不断提升自我创造力,以新质生产力赋能艺术创作,激发当代艺术的无限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