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偶戏表演尽显民艺魅力
连日来,厦门市文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主动作为,积极组织各个艺术门类的文艺志愿者们深入生活,开展“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合力架起文艺为民惠民乐民的“同心桥”,真正做到“群众在哪里,文艺服务就到哪里”。
筼筜湖是厦门生态环境之变的一个示范点,浓缩着厦门的发展理念、发展方式之变,给文艺工作者提供了具象的创作素材。厦门市委宣传部与市文联等共同承办“与人民同行”中国文艺志愿者助力区域发展原创行动,组织词作家李劲、作曲家李凯稠及厦门市文艺家协会代表等120余人参与活动,围绕聚焦一个湖(筼筜湖)、一片海、一座城、一条路(十里长堤)、一岛屿(鼓浪屿)、一山村(高山军营村)等开展采风调研,推动创作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音乐歌曲。艺术家们以多种文艺形式生动地展示新时代以来厦门经济社会发展变化,进一步激发厦门市民的自豪感、自信心,推进厦门“文化中心、艺术之城、音乐之岛”建设,打造“流行文化中心”。
5月21日,“与人民同行”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走进厦门大学——“民间韵味 文艺校园”展演展示活动在厦大翔安校区举办。开幕式展演邀请多位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文艺工作者展示高甲戏、木偶戏、拍胸舞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演出。尤其是《木偶三绝》,厦门一厝好戏闽南木偶艺术传习中心副团长蔡晓玲右手托起五斤重的杖头木偶,将其举到2米左右的高度,操控木偶在备好的红纸上写下“闽韵”二字,让大学生现场领略了传统民间艺术的魅力。
同期举办的民间文化市集开设了16个体验项目,涵盖漆扇、棕编、剪纸、衍纸、草编、漆线雕、鱼骨画、面塑、扎染、锡雕等摊位。上青棕编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杨海雄表示,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推广棕编,增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厦门市文联建立“1+2+N”文艺志愿服务机制——“1”即建强一支文艺志愿服务队伍,“2”即发挥“文联服务点”和“文艺两新”两个平台作用,“N”即打造N个服务品牌,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把生动立体、优质的文艺志愿服务和文艺惠民活动送到群众家门口,在“送文化、种文化、传精神”中凝聚奋进力量。
近年来,厦门市文联在全市开设39个“文联服务点”,以整合社会文艺资源为手段,深入持续打造市、区、街、居四级文艺资源共享平台,重点依托“厦门文艺大讲堂”、市区两级文艺家协会、文艺志愿服务团等载体,通过讲座、培训、辅导、慰问演出等多种形式,及时、主动提供优质文艺惠民服务,深受市民群众喜爱。据统计,去年以来,各“文联服务点”共开展声乐培训、戏曲讲座、手机摄影培训、非遗课堂等公益活动112场、受众6万多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