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成就“第二舞台”,助力文化艺术传承发展
甘久航中
央文化和旅游管理干部学院教务处副处长
直播新舞台,体现新功能、新价值,同时也成为一种新的生产生活方式。如何用直播助力文化艺术传承发展,我们需要重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要重视主播及相关经营管理人才是直播PK等优质内容产出的基础,除需注重“第二舞台”的针对性专业素质培养,还要注重有效性实践训练,例如如何与观众互动、即时表达、保持良好的心态等。平台可以与艺术院团、高校等加强合作,不断探讨、研究如何落地、实施、提升直播质量与环境。
二是让直播切实有效地为一些文化艺术院团、文化艺术工作者创收,需要明白直播间这个“第二舞台”不是剧场“第一舞台”的简单延伸,“第一舞台”和“第二舞台”的高质量内容在呈现方式上不尽相同,例如“第一舞台”的装扮、表演方式等不一定适合直接呈现在“第二舞台”的镜头前,这样的区别值得我们认真研究,以帮助直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直播内容的传播广度与内容深度及完整度之间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一些艺术形态的普及性很强、易于传播,而另一些则需要剧场化氛围去呈现它的完整性,因此两者之间需要尽可能找到最佳平衡点。除院团之间合作,剧场之间的合作也许是未来直播可以拓展的新型合作模式。据了解,去年全年抖音上每场演艺类直播平均超过4000名观众观看,文艺主播一共在抖音平台发起了45.5万场直播PK,这种强有力的主播与观众、主播与主播间的互动方式,展现出文化艺术直播的蓬勃发展,直播及PK这种新型产出方式和传播途径应当“以文艺化导人心”,为文化艺术的传承发展做更多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文艺工作者直播PK较艺,观众打赏支付“门票”
李欣桐
国家大剧院独唱演员、抖音主播
做直播之前,我是一名职业的美声歌剧演员,曾主演了20部歌剧,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抖音直播。刚开始,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开播,直播间只有四五十人,到后来慢慢涨到二三百人,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八九个月。这八九个月对一名职业的文艺工作者来说,是心理与体能上的双重挑战。后来我升级了直播设备与场地,直播间人数井喷式大爆发,单场直播的最高观看人次达到250万,不到3小时就涨粉10万。之后,抖音邀请我开展了“余音唱响”栏目,有了官方扶持,我那一场直播的观看人次超过300万,有超过9万名观众同时在线。
直播收获粉丝、产生效应是需要一个成长周期的。在直播间里,职业艺术家首先要突破的就是心理障碍,需要用优秀的作品演绎来建立起观众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职业艺术家的心理素质会越来越强大,个人认知也能得到极大提升。
在直播、PK,收获直播打赏的过程中,我发现红色歌曲、美声歌曲的受众市场还是很广泛的。国家大剧院的歌剧院有2200多个座位,音乐厅有1800个座位,但我的直播间里常常能有3000多人在线听我唱歌剧、唱美声。
随着我的直播内容被同行以及朋友看到,很多职业演员也开始尝试抖音直播,比如说大家熟悉的王凯、张英席。我很欣慰地看到,直播能够引领观众走进线下的音乐会、歌剧院。我的很多观众,正是因为在直播间里感受到了美声,才慢慢发展成了线下音乐会的常客。
艺术离不开人民大众,职业艺术家要勇于走进大众生活。我希望我的歌声能够给观众带来鼓舞和鼓励,让他们充满干劲,充满勇气地面对新的一天。
适应“第二舞台”发展需求,
探索网络直播人才培养路径
朱敏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管理学院副教授、
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基地主任、
北京中轴线申遗智库专家
当前,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在以抖音为代表的网络直播平台的带动下,逐步形成了跨媒介、多层次的全新演艺空间形态,成为区别于线下舞台表演的“第二舞台”。
网络直播有以下几点传播优势:一是高渗透性,网络直播既能够独立传播,同时还能融合电商、周边产品等渠道,整合能力非常强。二是高交互性,网络直播通过实时互动参与,能够大幅提升受众的在场感和参与感。三是高覆盖性,通过网络直播,不但使更多珍贵的文化内容焕发光彩,还能为传承和传播者提供新的收入渠道。以抖音为例,我国现有348个戏曲剧种,在抖音开播的就达231个,其中7成获得过观众打赏。许多濒危、小众的剧种,比如眉户、汉调桄桄、白字戏等都通过抖音直播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为适应“第二舞台”带来的观演关系和演出方式的变革,网络直播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全新要求:一是要求主播具备过硬专业能力的同时能够适应网络直播环境,熟练掌握直播技巧和互动策略。二是要求网络直播人才能够给直播间里的受众带来审美享受和正向情绪价值。三是要注重价值导向,应警惕“泛娱乐化”趋势,强化“把关人”职责,坚决杜绝数据造假、炒作等现象,更好地承担起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直播打赏助力艺术院团和艺术家们赢得新票房
王聪
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党支部书记
如何用好直播是艺术院团不断探索的一个内容。我们中国歌剧舞剧院舞剧团近两年开始尝试入驻抖音直播,通过自己的方式不断地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舞剧和我们的舞蹈演员。我认为直播给艺术院团提供了许多革新思路:
第一,直播助力青年文化艺术人才培养。我们剧院很多一线演员都是文字撰写、摄影、剪辑的能手,上手直播对他们来说不是难事,但是如何做好日常演出任务与直播时间的平衡,还需要进行合理规划。
第二,直播助力文化艺术行业开辟新舞台。直播等新媒介帮助传统文化艺术打破了传播屏障,跨越了地域和时间的界限。如果说地方院团做直播的出发点是用较低的成本拓展演出市场,让地方文化走出去,我们作为中直院团,做直播的出发点则是希望通过线上辅助线下,通过直播吸引更多观众去支持线下演出。例如,我们尝试线下演出与直播同步,在侧台、幕后进行多角度直播——从演员的走台化妆开始,介绍舞者、介绍舞剧涵盖的传统文化,在满足观众好奇心的同时,也能挖掘我们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价值。
第三,直播助力艺术院团和艺术家们赢得新票房。如舞剧《舞上春》,我们通过优秀舞蹈家直播、练功房日常讲述、做线下舞台导播等不同的形式,不断尝试与创新探索“艺术+科技”融合的新模式,通过线上直播助力线下演出,实现了矩阵传播,赢得了不错的票房收益。
文艺院团的“第二舞台”要立得住、行得远,不是一个简单的媒介问题和艺术问题,需要全社会形成合力。希望文艺院团能持续探索在抖音直播的新方式,建立专业直播团队,实现革新再发展。
发挥直播PK优势,助力戏曲文化“破圈”
姜贺
国家京剧院艺术发展中心(民族管弦乐团)副主任
为使京剧等传统文化艺术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扩大京剧从业者知名度,拓宽受众群体,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等新媒介宣推方式,具有实践紧迫性及时代必要性。因此,怎样能利用直播带动观众全方位认识京剧演员、身临其境感受国粹经典的魅力值得深思和探讨。
第一,积极引导京剧从业者,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强戏曲专业人员直播技能培养,使直播镜头展现更专业。有数据显示,去年,抖音的传统文化主播一共开展了45.5万场直播PK,收获良好反响。希望通过正能量引导,使更多专业京剧从业者利用抖音等直播平台尝试直播PK,也希望各平台给予技术支持,协同更多专业从业者高效、准确利用直播全面展现舞台效果。
第二,加强培养演员的专业度及互动能力。直播不仅要求演员具有较高专业水准,还要求其具备足够的文化修养和表现能力。一些在舞台上表现出色的演员,在直播间却羞于表达,使观众产生疏离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使演员善于通过互动交流传递京剧知识,收获更多观众支持和关注,使观众在了解京剧艺术的同时收获情绪价值,进而热爱传统文化,逐步成为国粹的传承者和推广者。
第三,科学部署,打造热点话题,开拓剧场多维合作模式。以在抖音火爆“出圈”的越剧演员陈丽君为例,她通过系列短视频和直播带动了更多观众关注越剧、关注戏曲,与她有关的高热度话题持续扩散。建议各院团、剧场和抖音等直播平台进行深度合作,开展剧场直播,带动传统文化在直播间“破圈” ,形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方式。
发挥院团艺术生产优势,打造适合直播的内容产品
刘鹏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
2023年,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参加了“艺播计划-抖音直播院团专项” ,并获得了集体奖和个人奖。目前,借助线上直播平台,我集团有28位演员已经成为金牌主播,形成了两周一次定期稳定的直播活动,账号累计浏览人数达9800多万,点赞数567万,总粉丝数157万,直播帮助文化艺术行业开辟了传播新渠道。
直播是解决青年演艺人才上台机会少、个人创新机遇少、缺乏与观众直接沟通交流机会等问题的有效途径,院团要与平台一道,用院团拥有的艺术生产体系作为保障,着重培养演艺人员的直播实践能力以及面对镜头时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播也帮助文化艺术行业开辟了市场化收入的新渠道。直播打赏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付费方式,还原了艺术作为非标产品的属性,允许观众对艺术进行自主定价。这种定价方式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艺术产品带给人的收获大小因人而异,甚至因时而异。
近几年,观众对“第二舞台”的需求量激增,对直播的内容创意、表演水平和制作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有院团能否真正发挥自身优势打造形成适合直播的内容产品是关键所在。我们要正视直播,发挥其在助力文化传承传播方面的正向作用,通过向“第二舞台”提供更多的优质内容来引导和提升大众审美。具体到操作层面,首先是作品、产品导向,要保证艺术质量;其次,作为院团,要建立表演标准进行管理,对直播演员的专项业务进行培训,建立固定团队生产运营;再者,在意识形态、节目质量方面要从顶层设计明确可执行的管理、监督制度。
直播助力舞台艺术延长生命周期
林洁
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我之前发表过一篇文章《在线演艺的现状和未来》,是关注舞台艺术节目在线播出的,我当时把在线演艺分成三种情况:第一种是演播,也就是舞台艺术作品录像在线上播出,准确说是限时免费的播放,供应主体分两类:一是政府艺术节、戏剧节,二是国有院团。第二种是直播,即对线下演出现场进行同步播出。第三种是点播,观众随时随地都可以在线观看,点播的供应主体一般是文化公司等民营机构。
如今,抖音直播间里的舞台艺术表演扩容非常迅速。一些文艺院团的高品质作品,将线上作为“第二舞台”,成为传播作品的第二载体。以湖南省歌舞剧院歌剧团的“芳华弦歌”民歌女团为例,她们在抖音直播间里唱“火”了湖南民歌《辣椒歌》,受到全国观众的喜爱,几乎每场直播中都有观众点这首歌。除了院团自发进行直播的形式以外,院团也联合抖音等直播平台开展一些项目合作,让代表作在“第二舞台”呈现,成为长销产品。抖音直播或许可以成为话剧、戏曲、音乐、舞蹈等舞台艺术精品的数字库,为剧场产品的演播、点播提供支持,帮助传统院团、传统文化艺术机构延长舞台艺术作品的生命周期。
去年,文艺院团在抖音开展了6800场团体直播演出,还有111位一级演员在直播间展演。
这些文艺院团及演员的直播演出覆盖41种非遗演艺演出类型,其中不乏类似《辣椒歌》一样展现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在帮助舞台艺术作品延长生命周期的同时,直播也帮助地方文化拓展受众面,进行更广泛的传播。
让直播成为文化产品获取市场化收入的窗口
张慧瑜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
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
前些年我们常说新四大发明是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网购。如果算上文化领域的话,直播应该是第五个很有特色的产品。目前,抖音直播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产品,我们许多活动,包括文化传播都在这一平台上展开。
在传统媒介作为文化传播主渠道的时期,文化治理和监管都由政府来提供。新媒介兴起后,民营机构也开始发挥传播文化的作用。如何在新型关系中进行规范化的文化内容传播,发挥文化的公共效益,是需要重视的问题。从线下演出到线上演出,传播媒介的变化必然会带来多方面的变化,其中就包括参与直播的演员和艺术家需要进行自我改造和自我学习。同时,院团等机构也要做出积极的改变,用直播培养新的观众群体。
直播确实给一些之前可能不太容易市场化的、需要保护的文化艺术,提供了一个展示的窗口。有关数据显示,去年全年,文艺院团在抖音开展了6800场团体直播演出,100多位一级演员在抖音开播。这些直播演出覆盖41种非遗演艺演出类型,包括秦腔、古琴、花鼓戏、侗族大歌、采茶戏、盘索里等,让一些民间的、小众的艺术门类获得了被更多人观看的可能性。像直播这样的“第二舞台’,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传播影响力的重要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