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化根脉 回归当代现场
——邱启敬“山海经”系列之“南山经”大型公共艺术巡展广西桂林猫儿山
类 邱启敬
春季的桂林猫儿山,杜鹃盛开,色醉人间。赶山渡海神兽归元——邱启敬“山海经”系列之“南山经”大型公共艺术巡展首站在广西桂林猫儿山举行。
广西桂林猫儿山是《山海经》中所记载第一座山。展览现场呈现了一件320米的大型地景装置《烛龙》,同时展出30余件“山海经”系列大型雕塑与装置作品,营造出十余处上古文化场景。展览举办期间,正值广西猫儿山高山杜鹃花文化旅游季,山海经上古神兽艺术园“招摇谷”也同期揭幕。
这是邱启敬大型地景装置作品《烛龙》的首次亮相。该作品采用在地性材料,以竹编创作而成。烛龙在《山海经》中被称作“创世神”。据《山海经》记载,烛龙长着人一样的脸、蛇一样的身子,通体血红色,身子长达千里,不吃东西,不睡觉;睁眼为白昼,闭眼为黑夜,一呼为夏,一吸为冬,掌管着宇宙的世界变换;它能请来风雨,能照亮幽渺之地。在猫儿山“招摇谷”中,“烛龙”龙头位于景区入口门楼之上,龙身蜿蜒曲折延伸至景区内。
景区入口广场还矗立两只巨型神兽——陆吾和梦貘。整个峡谷绵延数公里,沿线共呈现了30余件“山海经”系列大型雕塑与装置作品,与猫儿山自然风貌相融合,营造出十几处上古文化场景:生态溪流、吉量湖、犀牛背、九天飞泉、龙潭、九霄兽舞、梦貘之境、瓦屋动画、一碗山海、倏忽之间、苍翠谧影等。展览从邱启敬400多幅“山海经手稿”中选取手绘图制作成动画影像,在景区建筑内部设置观影室、亲子互动体验区,让参观者沉浸式体验展览。
《山海经》是邱启敬艺术体系的核心与根脉。他从2012年开始致力于《山海经》研究,十多年来,追根溯源,从文字学、训诂学、历史学等多重学术领域层层深入,以当代艺术的表达方式开始“山海经古地图”大型艺术计划——通过大型雕塑作品“还原”了80多个《山海经》中的珍奇异兽。此次展览中,《类》《毕方》等神兽雕塑作品也是首次亮相。《山海经》记载,在山间多水流的地方,有一种野兽“类”,它有着非常漂亮的身体,形状像野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雄雌同体,吃了它的肉就会使人去除妒忌之心。在“九天飞泉”现场,可以看见作品《类》。《毕方》位于一处巨石流瀑之间。毕方通身红色,脚下巨石方阵、水流潺潺。在上古传说中,毕方是拯救人间的神鸟,为人间带来火种,人类感念其恩德而将其奉为祥瑞。《山海经》记载,毕方形象如鹤,只有一只脚,青色的羽毛之上有红色的斑纹,长着白色的嘴巴,鸣叫起来就好像是在呼喊自己的名字。
雕塑、公共艺术如何与环境深度结合,如何反映地方文化基因,一直是雕塑和公共艺术领域所探索的方向。邱启敬携《山海经》中的上古神兽雕塑回到猫儿山,让雕塑彻底融入自然,将神兽放归山林,可谓“神兽归元”。
《山海经》是华夏民族的神话记忆,建构了上古时期的一个精神王国。从北京长城到桂林猫儿山,邱启敬为神兽们的神州之旅选择了一条具有深层文化意义的路径。未来,邱启敬将会继续完成《山海经》大型艺术创作计划,将书中记载的469个奇珍异兽全部“还原”,并继续以巡展的方式游遍神州大地,并结合出版、音乐诗剧等多维跨界的方式,将这个古老的神话王国创造性地呈现在当代社会场景中,使之成为中国创世神话体系的一个当代文化样本。这一系列创作让邱启敬越来越深刻认识到,中国当代艺术家始终应该站在中国独有的视角上去审视世界,探索独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根脉,回归至具有启示意义的当代现场。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