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写真,开拓现实主义创作新天地
——记“境在苍穹寥廓中——蒋兆和艺术文献展”
栏目:聚焦
作者:宫剑南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杜甫像(纸本设色) 131×90cm 1959年 蒋兆和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蒋兆和家属供图

  “我小时候就知道《流民图》,更知道蒋兆和先生,蒋兆和先生画的李时珍、李白,我对这些古代名人的记忆形象来自蒋兆和先生塑造的他们的形象。今年是蒋兆和先生诞辰120周年,在这个时候举办蒋兆和绘画及资料文献展览,我觉得意义重大。”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泰康美术馆理事长陈东升说。3月16日至5月9日,“境在苍穹寥廓中——蒋兆和艺术文献展”在泰康美术馆展出。展览聚焦蒋兆和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艺术创作、教学,汇集40余件珍贵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从“媒介自觉”“体系建设”“古人今映”3个主题深入研究蒋兆和在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和新中国美术教育实践中的广度与深度。

  展览主题“境在苍穹寥廓中”来自蒋兆和先生1983年的自画像题识:“苍穹寥廓凌云鹤,四海波光浴彩虹”。画中的蒋兆和面带微笑仰望苍穹,仿佛他亲身经历的发生在20世纪中国的沧桑巨变一幕幕闪过自己眼前:贫苦不屈的底层人民、开国大典的欢欣鼓舞、保卫和平建设祖国的时代潮流、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教学体系,在自己的笔下都留下了生动的记录。这幅自画像也是蒋兆和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与历史背景下,保持“为民写真”的艺术探索的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写照。

  《卖小吃的老人》《卖子图》《卖线》《流浪的小子》……蒋兆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作品主要聚焦于战争与社会动荡带给人民的苦难,这些作品虽直面描绘残酷现实,背后流露的却是对和平生活的深切渴望。《拜新年》创作于1940年的北京,是画家在日寇入侵的艰苦岁月里,于新年之际表达对未来美好期待的作品。画中女子身着红旗袍,梳双马尾辫配以花饰,双拳交替行新年祝福之礼,姿态既有传统的庄重,又不失青春的朝气。画上题识“过了一年又一年,重重心事不能言,向君拜拜祝努力,你我光明有一天”,传递出画家对未来的憧憬与祝福。这些中国水墨人物画以现实主义为表达方式,在继承中国民间写真以及传统中国画“骨法用笔”的同时吸收西画素描技法,忠实地刻画对象的心境特点,生动传达出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中国人民形象,在发展民族艺术形式、探索个人独创性方面成为先驱。

自画像(素描) 35×27cm 1938年 蒋兆和
蒋兆和家属供图

  伴随新中国成立,蒋兆和的作品风格也有显著转变,如《九兰打夯》《给爷爷读报》等作品所反映出的从战争到和平、从苦难走向奋斗的主题转换,这不仅是蒋兆和个人艺术风格的演变,也是新中国美术界作为一个整体所经历的共同历史进程。其中创作于1949年的《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画中的各种形象成为新中国美术作品中显见的象征。比如五星红旗作为国旗,象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手握红旗以及红旗下欢呼雀跃的都是新政权的拥护者——中国人民。工人和农民形象占据主体地位,工人双手把握代表政权的国旗并稍居前位,提示工人阶级居于领导者的地位;农民握住国旗的左手意味着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对其领导权的认同和扶助。据蒋兆和先生之子蒋代明回忆:“记得20世纪60年代的一个国庆节,父亲带着全家人到天安门观礼台去看烟火。我记得特别清楚,他手指着纪念碑的方向说:‘当时我就是站在那儿,跟艺专的同事们一起,从上午等到下午。开始游行的时候,我就站在艺专队伍的第一排,我举着一面大红旗……’他说这个故事时脸上绽放出的笑容像年轻人一样灿烂,我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我想他画这幅画,画的就是自己的心情、心境,还有百万民众对美好未来的希冀。”展览开幕式上,蒋代明将蒋兆和的一幅《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素描稿捐赠给泰康美术馆。齐白石评价此画的造型语言“能用中国画笔加入外国法内,为中外特见”,指出蔣兆和笔下的皴擦和渲染技法已不局限于传统笔墨语言形式,而与西画的明暗造型法结合,为刻画形象所用。这件水墨设色纸本作品亦被称为“中国现代人物画”。

  从20世纪50年代起,蒋兆和开辟了一条新的创作道路——为古代历史人物造像,其中,《杜甫像》无疑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画中的杜甫忧国忧民,眼神流露出对人间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关切,此幅作品更因被选入高中语文教科书而深入人心。在杜甫面部细节的描绘上,既有西画的写实精细,又不失中国画的简约意境。蒋兆和将素描的造型优势融入白描,在白描的基础上创作水墨人物,从而创造性地推动了中国人物画改革。此外,蒋兆和画笔下还诞生出李白、陶渊明、苏东坡、白居易等文学巨匠的形象,也将张衡、祖冲之、僧一行、李时珍等古代科学家的肖像带入了公众视野,这些作品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塑造了中国人对于古代历史文化名人的集体想象与记忆。

  在新的时代命题下,蒋兆和将自己的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特别是在中国画艺术一度面临生存危机的时刻,他致力于在中央美术学院建设中国画造型基础课体系和水墨人物画教学体系,把传统的“老师带徒弟”方式发展为系统的教学方法。蒋兆和将自己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创作中摸索的水墨人物造型规律和创作方法在国画教学中倾囊相授,同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个人情况因材施教,在学院领导的支持下在中国画系创立“蒋兆和教学体系”。美术理论界在20世纪90年代将徐悲鸿提倡的、蒋兆和所实践的现实主义中国水墨人物画与蒋兆和的教学方案、徐悲鸿的教学思想并称为“徐蒋体系”,为新中国美术院校国画教学建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蒋兆和先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用画笔催人奋进,鞭挞社会,他所描画的底层人民痛苦的一面也激励着人们向上发展,这就是老一辈艺术家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历史就是这样,一代接一代;文化就是时间的积累,文化就是价值的传承。”陈东升说。

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纸本设色)
283×132cm 1949年 蒋兆和
©泰康收藏 TAIKANG COLLE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