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不仅关注经济发展和物质建设,也包括社会和文化层面的进步,其中儿童心理健康和福祉是基础和关键,他们是祖国的未来,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后备“生力军”,更是传承乡土文化记忆的“心灵守护者”。尽管乡村振兴繁荣了区域活力,但儿童群体的结构又面临新的瓶颈。即从无人看管的“留守”状态,变为当下无法沟通的“心灵”困境。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变得越来越普遍,也逐渐被国家有关部门所关注。可以说,破解乡村困境儿童难题已成为当下青少年工作中的重中之重。2023年卫健委等五部门曾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切实把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乡村建设与人才发展不容忽视的重要一步。由于困境儿童在情感建立、社会交往方面缺乏陪伴或难以适应流入地生活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对困境儿童进行人文关怀、心理抚慰、情绪疏导越来越成为乡村精神建设中的“软抓手”。
乡村精神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文化驱动力,在持续推进的这一顶层部署中有其深邃的文化意蕴。音乐作为人类丰厚的文化宝库,承载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文化,更是改善人类生命质量、慰藉人心的健康资源。中国的先民们很早就开始探索音乐与人类身心健康的奥秘,浩瀚的典籍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文字资料。在有历史记载的远古时代,音乐本身就具有疏通精神、调节情绪的正向作用。《史记》说:“故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晋代阮籍在《乐论》中写道:“天下无乐,而欲阴阳协调、灾祸不生,亦已难矣。乐者,使人精神温和,衰气不入。”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曾用音乐治好了自己的抑郁症。中国人自古就有“以乐健心”的内在气质与精神品格,音乐让人平静下来的“内隐”功能,也成为音乐爱好者的“良药”。音乐作为儿童喜闻乐见、乐于接受的艺术形式之一,在乡村困境儿童的心理建设中有其特殊的意义和强大的生命力。
在我国广袤的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传统音乐元素,并且保留了一些原始的音乐舞蹈医疗风俗,这就是我们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在内蒙古地区,叙事民歌、安代舞等传统乐舞无不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记忆、宗教信仰和生活哲学,它能帮助人们释放情感,减轻压力,达到心灵的平衡和和谐。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传承要依靠少年儿童。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后旗甘旗卡镇的一所中心学校,就有这样一支“音乐健心”团队,他们在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指导下,借助已有的音乐知识、心理学知识与教育教学经验,从“跨界”的角度为乡村儿童打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全育人模式。同时,他们与当地统战部门联合排演儿童音乐心理剧,剧中巧妙融合了科尔沁叙事民歌,以独特的音乐方式和表演形式生动展现了乡村儿童的内心世界。在对困境儿童开展音乐健心活动过程中,通过这种以点带面的方式将富有本土文化的乡音融入音乐活动中,不仅能帮助孩子们找寻和认识本民族的文化根源,在心灵上获得共鸣和滋养,更能为他们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归属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以达到凝心铸魂的作用。
音乐作为学科意义上的“治疗”手段,在国内经过几十年的临床探索与实践,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干预已经取得了专业化的进展。但其实,它又不仅仅是一种“治疗”的手段,而更是一种“健心”手段。在新时代的乡村建设中,需要去“治疗化”标签的创新思维与理念,将音乐成为联结乡村振兴与困境儿童心理建设的情感纽带。音乐健心是将美育、德育和心灵教育功能在乡村振兴中全面应用的心理健康创新服务。对于曾经经历过生活挑战和困难的困境儿童而言,音乐作为一种温和而不易造成创伤的非言语表达方式,能够迅速地走入他们的内心世界,通过演奏、唱歌、作曲等活动,孩子们可以在不受语言限制的情况下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正是音乐帮助他们建立了安全感和信任感。音乐作为乡村困境儿童丰富精神生活、搭建情感传递的媒介,可成为乡村精神文化建设背景下健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机制的精神食粮。“音乐健心”作为一种低成本、无侵入性的方式,更加容易满足乡村困境儿童在心理健康领域的需求。“以乐健心”(傅聪:“音乐健心”——奏响乡村振兴的“心”篇章刊载于《人民音乐》2023年第十期)的理念与实践不仅丰富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内涵,也将为守护困境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一条全新的路径。
对乡村困境儿童的生存和身心健康的维护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一个长期存在的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以乐健心,在深耕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土壤中,需要属地政府机构的持续发力,更需要打造社会公益组织的团队化、结构化、专业化的服务模式。在未来的科技时代,也需要关注信息化、数智化技术,将音乐资源有效覆盖到乡村地区,进一步聚焦“AI+音乐心理教育”的社会功能,持续发力,久久为功,让在乡村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带着永久的家乡记忆,让音乐文化真正发挥健心的作用!
(作者傅聪为北京教育学院体育与艺术教育学院博士,郑学铭为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校富力分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