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在清华艺博举办——
打开一扇了解“她们”艺术创作的窗户
“‘有窗户的画室’是借用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文学作品《一间自己的房间》——表明女性作者要有自己独立不受干扰的生活和创造空间。在20世纪百年里,她这句话已成为女性争取文化自主的隐喻。作为此次展览主题,它寓含两重意思,一是指画室的‘窗户’是画家创作的必要条件:人物形象在自然光线下,画家可捕捉其丰富微妙的色彩光影;另一层含义贴近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的本意:女性艺术家需要独立创作的空间和条件,也指20世纪中国女性需要的一种精神心理状态:放开胸怀,朝向世界,为追求真理勇敢前行。具体到现代中国转型期的女性艺术家,一间‘有窗户的画室’关联到走出家门,追求经济、政治地位和人格的平等。中国现代美术史中女性艺术家地位的确立,就是建立在一代女性艺术家的成长和贡献基础之上的。”正如展览学术主持徐虹对本次展览主题的分析,3月8日至5月5日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办的女性艺术家专题画展“有窗户的画室: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艺术作品展”就如一扇窗户,为观众带来了解“她们”艺术创作的机会,从诸多角度展示了中国女性的成长历程与中国社会演变的紧密关联。
戴花执扇的女人(布面油画) 潘玉良
展览集中展示了潘玉良、周思聪、肖惠祥三位女艺术家的220余件绘画作品。潘玉良是20世纪前期的女艺术家,她置身于走出国门学习西方艺术的潮流,是同时期艺术家中的成功者。她凭自己的生命激情创立艺术风格,生存体验成为她艺术创造的特殊动力。她传统“包袱”较少,得以“轻装上阵”地接近当时欧洲画坛印象主义与后印象主义艺术潮流,并且展现出一种开朗、自然且有真切生活气息的格调。她在现代美术史上地位的确立过程,也象征着女性和女艺术家为了获得话语权而奋斗的历史。展览中,观众可以通过“室外——晓风残月 柳暗花明”“室内——我之视角 般般入画”“往来无白丁:潘玉良和她的朋友圈”三部分,一窥她的艺术成就和她富有传奇的生命故事。
周思聪是20世纪中后期著名女艺术家,她的作品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水墨艺术转型成功的标志之一。她不仅和同时代男性画家一样成功处理宏大的主旋律作品,更使这些作品带着一位女性画家敏锐却温柔的回声而显得特殊。在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即使是在早期的现实主义创作时期和“三突出”的政治要求下,周思聪的作品也不是简单的“红光亮”,没有当时流行的舞台腔和“脸谱化”,而是以真情实感作为出发点,强调感染力。如《长白青松》是以真实事件构思创作的,画面中质朴亲切的视角和平实真诚的表达诚如作者所说:“艺术是人道主义的,是人性、人的感情的结晶。”《矿工图》组画被评价为其脱离现实主义写实水墨创作后,开始表现性水墨的转折性、代表性作品。而从“彝女”系列到“荷花”系列,周思聪告别其极力想挖掘的沉重、深沉,回归女性的敏感、清隽,告别苦难的社会性主题,回归平凡的生活性主题。
长白青松(纸本水墨) 周思聪
肖惠祥在改革开放初期的壁画创作中崭露头角,她的作品是对艺术与科学的春天来临的歌唱——人们迫切需要破除长期单一的艺术禁锢,而憧憬崭新变化的文化天地。作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前身的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艺系副教授,她对艺术形式和材料有特殊的敏感,她与同事一起,设计和制作了《科学的春天》大型陶瓷壁画,成为新竣工的首都机场中的重要装饰。在这幅作品的人物设计上,她大胆地将立体主义艺术与几何形体结合在一起,以形式探索和视觉效果为重点而不是以题材为中心,这在当时中国美术界显得新颖而大胆。展览集中展示了《科学的春天》创作稿15件,《啊!肯尼亚》创作稿6件,《金凤凰起飞》创作稿1件以及部分瓷板画作品,共同呈现了肖惠祥装饰艺术的精彩面貌。跨度约60年之久的速写和线描作品集中呈现了贯穿肖惠祥艺术生涯的造型观,即“我”眼中的现实。从湘西写生到新疆写生,再到肯尼亚写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以生动而克制的线条表现了溢于纸表的风土人情。在速写和写生的艺术实践之余,肖惠祥持续进行着对光影和色彩的探索。肖惠祥在充满写生效果的色彩人像中,以鲜明凝定的色斑肌理呈现了光影相随的多层次空间,以瞬间的艺术直觉切中当下的光影定帧,这样的艺术实验是媒材、技法和艺术表现的综合碰撞。
《科学的春天》设计稿(纸本水粉) 肖惠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