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剧《刘铭传》:
用时间和心血浇灌的守正创新之剧
栏目:品味
作者:江飞  来源:中国艺术报

  新时代造就新徽班,新徽班彰显新气象。不久前,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新时代、新徽班、新气象”安徽省精品剧目展演活动拉开大幕,历经26年精心打造和复排创新的经典徽剧《刘铭传》作为首场大戏荣登北京长安大戏院,礼赞民族英雄,高扬爱国情怀,荡气回肠,温暖人心。

  时势造英雄,人心即历史。刘铭传是安徽合肥人,清末淮军的重要将领,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台湾省首任巡抚,“台湾近代化之父”,时至今日,不仅合肥人民以他为荣,台湾人民更是对他念念不忘。台湾史学家连横在其《台湾通史》中评价刘铭传“溯其功业,足与台湾不朽”,“倡淮旅,练洋操,议铁路,建台省,实创中国未有之奇”。如何去讲述这样一位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如何进入晚清历史深处捕捉时代的风声?徽剧《刘铭传》的高明之处,首先就在于有意识地撷取刘铭传人生最后十余年(1884年至1895年)的几个重要片段,用戏剧手法生动展现了其保卫台湾的英勇壮举、建设台湾的历史功绩和含恨离台的悲壮晚年。全剧除序幕与尾声外分为巧计赴台、基隆应变、危难同心、血洒婚礼、沪尾壮歌、悲愤问海,环环相扣,张弛有度,集中表现了刘铭传的过人胆识、英勇无畏和赤子之心,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现实性、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在我看来,全剧的高潮不是取得抗法保台战争的胜利,而是最后的“十问大海”。舞台上,面对曾经的恩师李鸿章,面对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刘铭传心中的悲愤犹如波涛汹涌的大海。甲午战败,自己和妻儿以及台湾民众用鲜血誓死保卫的宝岛,终究难逃被割让的命运,尽管热血依旧沸腾,却已无力回天。“谋国已苍元老鬓,荷戈渐白少年头”,刘铭传在其诗集《大潜山房诗钞》中曾如此写道。面对国土的沦丧,面对民族的屈辱,花甲之年的刘铭传迎着滔滔翻滚的海浪,不由得发出了屈原一般振聋发聩的“天问”:“问大海,长剑在手难报国,有何脸面对祖先;问大海,何日中华得强盛,月圆人和国土全。”壮志未酬,国土未全,那一口喷涌而出的鲜血,那一颗拳拳炽热的爱国之心,怎能不让人扼腕长叹,为之动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英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戏剧。徽剧是安徽文化的一张名片,更是中华戏曲“梨园”中的一块瑰宝,是中国戏曲继往开来的一个重要剧种,不仅京剧是在它的基础上演变形成的,中国南方的许多地方戏曲剧种,也都与它有着历史渊源关系,其影响几乎遍及全国。遥想两百多年前的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徽班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入京演出,轰动京师。此后,四庆徽、五庆徽、四喜、春台、和春、三和等徽班在乾隆、嘉庆年间先后进京,其中,以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班最为有名,人称“四大徽班”。嘉庆、道光年间,徽班在北京更加兴旺发达。成书于道光十七年(1837年)的《长安看花记》中曾这样记载:“嘉庆以还,梨园子弟多皖人,吴儿渐少。”另一部写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的《梦华琐簿》也曾记载:“戏庄演剧必徽班。戏园之大者,如广德楼、广和楼、三庆园、庆乐园,亦必以徽班为主。”近百年来,徽剧虽随时代变迁而起起落落,但仍多次进京演出,受到观众的极高赞誉。此次复排后已连续在各地上演二十余场的《刘铭传》,作为新时代新徽剧的经典剧目再登京城舞台,可谓“新徽班进京”,意义自然非同寻常。

  毋庸置疑,这是一部历史题材的爱国主义精品之作,更是一部用时间和心血浇灌的守正创新之剧。1997年《刘铭传》荣获中宣部第六届“五个一工程”奖和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剧目优秀奖;1998年《刘铭传》荣获原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同年,安徽省徽京剧院演员董成凭主演此剧荣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纷至沓来的荣誉,并没有阻挡剧组精益求精、求新求变的脚步。2021年11月26日,安徽省徽京剧院在1996年创作的原本上修改复排的新徽剧《刘铭传》在安徽大剧院首演,在保留原版徽剧高亢激昂的特色、挖掘好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在音乐、唱腔和舞美设计上都进行了创新:创造性地运用了国家级非遗——安徽池州傩戏、青阳腔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唱腔,并且在新的戏曲配乐制作中,增加了管弦乐、迷笛、配器等,又在高山族结婚、刘铭传练兵等段落增添了集体舞蹈,从而使音乐更加饱满、更加立体,使舞台表演更加丰富、更加多元,配合以越来越成熟的光电声响等现代技术,视听冲击力大大增强。与此同时,一级演员、凭借徽剧《惊魂记》摘得第二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的汪育殊,历经二十年的艰辛磨砺,从饰演刘铭传儿子刘云带到接替董成扮演刘铭传,并成为复排的联合导演。新老接力,守正创新,古老的徽剧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新时代再次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新的气象。诚如汪育殊所说:“徽剧的发展,离不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这种精神,与当下新兴的艺术形式来融合,让我们徽剧的艺术生命力常演常新,不断在艺术上自我求变,才能够让更多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去喜欢它、传承它、传播它。”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今日之中国和今日之戏剧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或许我们可以从百年前刘铭传的丰功伟业和三十年徽剧《刘铭传》创演历程中获得启示,那就是——用爱国和奋斗实现民族复兴,用时间和心血打造艺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