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育人,凭“才”立世,
启迪当代曲艺工作者
栏目:特别推荐
作者:赵志伟 文/图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念李德才同志诞辰120周年暨“德”派四川扬琴赏析会在成都举办——

以“德”育人,凭“才”立世,启迪当代曲艺工作者

四川扬琴“德”派代表作《船会》演出现场

  巴山蜀水在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孕育了无数文化经典、名家大师,彰显着巴蜀独有的文化个性和艺术特质,成为涵养今天四川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重要源泉。“李德才同志正是巴蜀文化孕育下的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大家,他生前曾任中国文联全委会委员、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曲协四川分会名誉主席。”11月28日,由中国文联、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主办,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省曲协、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承办的纪念李德才同志诞辰120周年暨“德”派四川扬琴赏析会在成都举办,中国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曲协主席张旭东介绍李德才同志生平。

  今年是著名四川扬琴表演艺术家、中国曲协原副主席李德才同志诞辰120周年。本次活动以“德”派四川扬琴赏析会的独特方式,通过嘉宾发言和节目展示,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系统回顾和缅怀李德才同志的艺术道路和人生轨迹,梳理和探讨李德才同志在四川扬琴艺术领域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交流和展示李德才同志为四川扬琴和曲艺事业所作出的贡献,教育和启迪当代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勇于责任担当、不辱时代使命,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更好地繁荣发展新时代曲艺事业。

  李德才生于1903年,自幼随父学艺,师承多位名家,先后拜师著名川剧生角王琼林和四川扬琴名旦赵友太、旦角花腔开派人叶南章、著名生角李莲生等,充分吸收四川扬琴各门派唱腔和其他行当唱腔,在融会贯通中技艺精进,逐步把四川扬琴最具特色的“坐地传情”艺术,通过声腔韵味演绎得炉火纯青。20世纪三四十年代,当时成都“五老七贤”之一的刘豫波撰联评曰:“清雅应在京川上,德才分乎砚婉间”,对李德才的四川扬琴艺术造诣给予高度赞誉。

  新中国成立后,李德才积极参与并投身说新唱新的创作表演中,他演唱的四川扬琴《李二嫂改嫁》《白毛女》等不少新曲目得到充分肯定。他还参加了1952年赴朝慰问演出,为志愿军战士表演《百万雄师下江南》。在1958年四川省首届曲艺观摩演出中,李德才演唱的《秋江》获表演荣誉奖,同年赴京参展获全国曲艺汇演荣誉奖,并和参演的全体演员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他以唱腔华丽妩媚、刻画人物细腻著称,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四川扬琴中具有独特风格的一大流派,世称“德”派,代表曲目有《活捉三郎》《三祭江》《描容》《香莲闯宫》《仕林祭塔》《踏伞》《秋江》《船会》《贵妃醉酒》等。

  “对于四川扬琴这个曲种来说,我的师爷李德才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代宗师。”作为“德”派四川扬琴的第三代传承人,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演员吴瑕所了解的李德才传奇故事,更多的是从她的师父——李德才亲传弟子徐述口中以及她所阅读到的有关李德才的相关书籍中得知。“我的师父常常告诉我,师爷是一个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总会精益求精、尽全力做到最完美。在唱法上,他虚心请教前辈,经常拜访不同行当的川剧老师,力求从各个老师的唱腔中汲取好的唱法融入到四川扬琴中来。除此之外,他还向功底扎实的四川扬琴前辈们讨教,用近乎完美的态度来要求自己。以‘德’育人,凭‘才’立世,这让他成为四川扬琴艺人中旦角兼打扬琴第一人。”吴瑕说。

  “在我的学术生涯中,关于四川扬琴的研究占了绝大部分,而‘德’派四川扬琴是重中之重。”四川省曲艺研究院非遗研究室主任陈咏韵从事四川曲艺唱曲艺术学术研究30年,在她看来,四川扬琴“德”派唱腔的神韵在于“华丽而不浓艳,妩媚而不妖娆,精致而不腻味,朴拙中带有巧艺,细腻中不失敦厚”,这是非常典型的川式审美,也集中体现了四川人的文化诉求。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一级编剧包德宾在20世纪70年代受四川扬琴形式简洁优雅、唱腔委婉动人的吸引开始创作,前两部作品《说亲记》《罗江放筏》即被用“德”派唱腔搬上舞台,备受鼓舞。此后,他既写又听,长久地浸泡在“德”派四川扬琴艺术的海洋里,“一个个生动活泼、形象鲜明的美丽女性,都情感细腻地在‘德’派唱腔流畅婉转、华丽妩媚的咏叹中向我们走来。”

  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种玉杰认为,四川扬琴的艺术表现力非常丰富,“既有‘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描写方法,又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之气。”

  “‘德’派四川扬琴对四川乃至全国曲艺、音乐的传承发展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对研究我国传统曲艺发展演变传承和传统音乐律学、乐学、弦法、润腔等多方面提供了宝贵的示例,值得长期追溯研究、总结经验、发扬光大。”中国曲协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李兵表示,要增强使命,发扬光大四川扬琴艺术;深化研究,夯实四川扬琴理论评论基础;加强交流互鉴,提升四川扬琴及其他曲种影响力,“以李德才同志为典范,坚守艺术理想,弘扬传统文化,精研艺术规律,厚植人民情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引领下,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推动四川曲艺的新发展,不断续写四川曲艺的新篇章。”

  中国文联曲艺艺术中心主任刘志龙表示,李德才同志毕生致力于四川扬琴事业,钻研各派唱腔所长,学习前辈高尚艺德,创作改编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曲艺精品,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形成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德”派,并培养出徐述、刘时燕等一批有成就的四川扬琴演员。“李德才人如其名,‘德才’兼备,纪念李德才同志不仅要向他表达怀念和敬意,更是要学习他的人格风范,团结引导广大曲艺工作者继承发扬老一辈曲艺家的优良传统,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履行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为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曲艺力量。”刘志龙说。

  赏析会上,来自四川省曲艺研究院的吴瑕、胡郦珈、唐瑜蔓等扬琴演员,成都大学中国-东盟艺术学院音乐教育系副系主任曾晓利等,分别表演了四川扬琴“德”派代表作《船会》、传统改编曲目《满江红》《凤求凰》以及新创曲目《与妻书》。来自四川省文联、省曲协、省艺术研究院等单位的文艺工作者代表、嘉宾和成都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的两百余位师生,一起领略了四川扬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