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琴凭借宽广的音域和优美的音色成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弹拨类乐器,有着很强的音乐感染力和表现力。在扬琴艺术发展过程中,它承载着历史、社会、文化和思想观念等不同层面所内含的底蕴,具有独特的传统音乐风格,同时也彰显着时代的文化精神和“雅俗兼备”的美学特征。要发扬扬琴艺术,就需要依赖扬琴专业教学,这便对建立独具特色与魅力的高校扬琴专业课程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将“情”拟定为核心内容的审美教育可在很大程度上丰富扬琴艺术的内涵,同时还能为扬琴美育的纵深发展做好铺垫。因此高校扬琴教学要高度重视美育路径探索,优化课程设置,为实现扬琴艺术全面发展而努力。
深入了解中国扬琴发展史,明确扬琴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关系
任何艺术形态都会受到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影响,扬琴也不例外。在明朝末期,扬琴最早由波斯传入我国广东地区,逐渐扩大到闽、浙、江淮和中原等地区。随着音乐的流行,各个地方的琴书也多以扬琴为主,如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广西文场等,演奏方式也从最初的曲艺伴奏发展到说唱音乐和地方戏曲伴奏的行列当中,现如今,具有地方特色的扬琴流派有四川扬琴、广东扬琴、江南丝竹扬琴、东北扬琴等,不同地域文化中扬琴的审美表达存在差异性,因此扬琴专业的学生既要深入了解扬琴发展史,也要深入了解不同扬琴音乐的审美特征,丰富审美体验。比如,四川扬琴流派常借助具有叙事性的音乐情节和“坐地传情”(坐唱表演,不用形体动作,完全借助声音来塑造人物)来表现激愤之情,并分为北派和南派,北派行腔淳朴、善于叙事,南派行腔华丽、善于抒情和刻画人物内心活动。而江南丝竹扬琴流派更多展现的审美理念是雅俗共赏,结合民间室内乐,充分将文人雅士的情感演奏出来,其审美追求表现为“小、轻、细、雅”。可见,地域文化的不同,扬琴演奏呈现的审美表达也有不同之处,因此在扬琴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增加地域文化的内容,让学生在面对不同音乐形式时能够自如找到属于当地文化特色的扬琴演奏,从而丰富美学内涵。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美育形式的灵活性和丰富性
从多元文化视野来重构中国民族乐器课程,为了深度体现扬琴课程体系的独有特征,并培养更具专业审美能力的创新型人才,有必要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系列教材三方面构建协调统一、有序呼应的美育体系。
其一,扬琴主课在开展过程中要发挥其核心作用。扬琴授课教师要依照学情科学地制定教案,综合兼顾技术训练、乐曲演奏、理论知识、鼓励科研创编这四个层面系统地、有重点地制定每学期授课计划,适时举办音乐会作为教学质量的考核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和提升学生对扬琴音乐的审美能力。技术训练是扬琴演奏的基本功,需要从系统化的音阶训练、视奏训练和激发训练着手,其中音阶训练旨在培养学生树立“顺竹法”现代扬琴演奏新理念,并建立调式概念;视奏训练旨在提升学生在音阶视奏、节奏节拍视奏、演奏技术视奏、综合视奏等方面的运用能力和反应能力;技法训练主要选取“击弦类”“拨弦类”“滑揉类”“音效类”“制音类”这五大现代扬琴练习曲来展开系统化训练。乐曲演奏旨在培养学生能够全面把握扬琴作品风格、题材体裁与演奏形式,唯有通过合理统筹古今中外不同时期的具有代表性、艺术性、时代性扬琴作品,同时逐层加大演奏难度,循序渐进,这样才能在音乐审美力、作品表现力和诠释能力以及综合表演力方面培养全能型扬琴人才。理论知识是开展扬琴学科建设的坚实基础,以系统化的理论支撑作为提升学生学习思维的基石。鼓励科研创编借助开放的培养方式助力原创新作的发展,从更深层次培养学生对各学科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在扬琴主课学习、器乐改编、作品创作、舞台演奏、多媒体制作等方面加强鼓励与激励,以更好地满足扬琴艺术进一步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高要求。
其二,扬琴重奏合奏课、伴奏课与主课的地位同等重要,它们都是扬琴专业中多元化设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历史悠久、传统深厚的扬琴伴奏课程要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听”“合”意识,激励学生灵活修订或二次编创伴奏乐谱,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广泛实现学科资源的共享与融合,拓展创作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下的一些网络传播方式搜集专业材料,并将自己多年以来积淀的专业资料进行系统化整理,协力构建数字化扬琴特色资源库,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推进扬琴教学、观摩示范、相关学术交流等活动的开展,为提升学生学习扬琴的艺术美感和审美意识提供丰富的渠道。如在当下扬琴主课“一对一”模式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将同一首作品的不同演奏版本予以观摩,并进行示范性教学,同步指导学生从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奏方法、技法运用、音乐处理等多个层面展开的比较学习,从而开阔学生艺术视野,提高学生审美品位。
随着中国乐派课程体系的持续优化,注重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国家文化战略为导向、以专业学科建设为基石、以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为目标,并积极探索美育教育的有效策略,这将是构筑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扬琴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举措。另外,中国扬琴艺术在不同的音乐形式中探寻个性化的表达,以多元、融合、创新的美学内涵实现跨时代的发展,其审美文化方面的特色需依托高校扬琴专业课进行进一步的挖掘和体现。
(作者系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博士研究生、内蒙古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