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玉见礼—— “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装亮相
栏目:看展览
作者:陈思静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凤形佩 新石器时代 肖家屋脊文化 (约公元前2200年—公元前1900年) 1955年湖北天门罗家柏岭出土

  凤鸟具有长长的尾羽,其原型可能源自孔雀或雉鸡。此凤形佩代表了肖家屋脊文化玉雕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华第一凤”。

  从“玉,石之美者”,到“玉有五德”“君子如玉”“玉不琢,不成器”,玉承载了中国人独有的精神寄托。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大宗,馆藏各类古代玉器近9万件,序列完整,品质上乘。既有新石器时代不同区域文化的特色玉器,也有王朝时期不同用途的代表器类,而唐、宋、辽、金中古时代的收藏世存稀少,尤为珍贵。日前,“中国古代玉器”专题展览重装亮相,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9展厅对公众展出,480件(套)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中国古代玉器绵延不绝的发展脉络和辉煌灿烂的艺术成就。

  展览策展人、中国国家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张运介绍,“中国古代玉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专题展览之一,新版“中国古代玉器”展览对2011年旧版内容做了全方位的调整和提升,旧版展览主要从艺术史的角度展示中国古代玉器的特色,而新版展览则较为系统地阐释中国古代玉文化的发展脉络和深厚底蕴。

  展览展出480件(套)文物上自远古,下至晚清,器类丰富,其中一级文物数量多达80余件。此外,本展览还特别增加了中国地质博物馆收藏的各类矿石标本20余件,以丰富展览内容。总之,本次展览展品数量之多,展出文物规格之高,在国内同类展览中实属罕见。

  展厅入口,左右两边展柜分别放置了一块琮和璧。“古人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这个就是一个天一个地,而玉器是所谓的天地之精华,所以我们把一件琮和璧摆在入口,就说明玉是从天地之间诞生的。”张运说。

  商(约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1976年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

  此件玉蛙是由蝌蚪向成蛙进化过程中的样子,佩戴它可能带有护佑幼儿健康成长的含义。

  新石器时代早期,以装饰品和礼神法器为主的玉制品,体现了远古先民自觉的审美意识和虔敬的宗教情怀;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王朝,玉器更多地表现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龙是一种蛇身兽首的神兽,广泛出现于中国各地新石器时代文化中。独立展柜里摆放了三件造型各异的玦形龙,张运介绍,就算是玦形龙系列,其造型风格也不完全一样。红山文化的龙出现较早,分为玦形和C形两种造型,“对于玦形龙,有些人认为它是某种动物的胚胎形状,有些人认为龙是猪首蛇身的组合形象,关于早期龙的形象及其内涵学术界一直有讨论。把这些不同的形象展示给大家,以便观众了解早期龙都有哪些不同的面貌”。

  同时,许多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发现有玉鸟及鸟形纹饰。凤鸟具有长长的尾羽,其原型可能源自孔雀或雉鸡。1955年湖北天门罗家柏岭出土的凤形佩代表了肖家屋脊文化玉雕的最高水平,被称为“中华第一凤”。“这个形象和商代晚期妇好墓出土的玉凤,无论造型、风格,还是纹饰的雕刻手法都有非常多的相似之处,可以看到它们的风格是一致的,所以有可能妇好墓出土的玉凤就是肖家屋脊文化。展出的这件玉凤是凤凰团起来的样子,而妇好中的玉凤是舒展的样子,是一个文化的两种凤的造型。”张运说。

  西周确立的宗法制度,使玉器成为礼制和道德化身,东周、秦汉的社会变革使得礼玉制度进一步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什么样的等级、身份,使用什么样的玉器都是有一定规定的。”张运介绍,玉组佩就是当时的一个时代特征。组佩是周礼制度的物化表现,佩饰的材质、架构、长短则成为区别身份地位高下的重要标志。地位越高的人组佩的长度越长,结构越复杂。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的玛瑙玉组佩就很复杂。“玉组佩不仅是身份的象征,还有节步的作用。组佩系在身上,走路时会叮当响,走路就不能特别快,彰显了主人的从容气质和优雅风度。”张运说。

  隋唐至明清,玉器逐渐褪去神圣的光晕和礼法的约束而成为俗世珍宝,承载了人们远避灾祸、近取吉祥的美好愿望。蜜蜡群猴摘桃坠、螳螂穿花佩、佛手等,中国的民间玉器带有浓厚的吉祥祈福的世俗功能,同时造型精巧,体现了民间工艺的艺术追求。玉见证了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承载了中华文明的精神和价值。

  展览以“玉出东方”“玉礼堂皇”“吉玉琳琅”“琼华满堂”“镂冰雕琼”五个前后贯穿、互为联系的单元,深入探寻中国玉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玉器从饰品到神器、礼器,再回归世俗,由帝王贵族专享到普及民间的发展轨迹,同时展现玉器制作的工艺流程与审美意境。展览力求全方位挖掘并阐释古代玉器中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民族心理、审美意趣和风俗好尚,体现中华文明深厚的文化传统与精湛的艺术造诣。

舞人佩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舞人作折袖曲腰的舞姿,是贵族宴飨生活的写照。舞人佩出现于战国,盛行于汉代,多发现于女性贵族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