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技艺 赓续文化血脉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文化+”实践团队漆艺实践纪实
历史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历史的血脉。为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弘扬与保护,讲好非遗故事,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师范学院“非遗文化+”实践团队从2020年开始,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非遗漆艺传承技艺探索和创新发展,积极进行文创产品开发与推广等多方面实践,开始了产教融合的发展之路。
探索漆艺历史渊源 探寻非遗漆器技艺
脱胎漆器,是宜春“三宝”之一。为准确了解漆器工艺的历史渊源,团队前往宜春博物馆、图书馆进行非遗文化历史查阅。通过阅读《中国漆艺美术史》《髹饰录》等书籍,了解了漆器工艺的发展历史。中国漆器历史久远,在宜春,漆器创始于东汉时期,距今至少有1700多年历史。宜春天台、辽市、竹亭、温汤等地处赣西北丘陵地带,属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为漆艺产业提供了主要资源。
通过考察与调研,团队对漆艺技艺的传承与文化的发扬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宜春脱胎漆器制作技艺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充分展现了本土的乡土文化,对传承优秀的家乡文化、促进乡村振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结合学校现有的漆画课程,团队潜心钻研脱胎漆器工艺的制作和设计。团队成员时常因对生漆严重过敏,脸和手都肿了起来,但他们知道想要掌握漆器工艺,首先得过“身体素质关”,身体严重过敏七次就会产生抗体,再也不会过敏了。其次得过“心理素质关”,髹漆制作其实没有太多诀窍,最重要的就是“耐心”。一件漆器的完成,需要经过几十、上百道工序,只要有一道工序粗心马虎了,就有可能全部报废,必须认真对待每一道工序。无论是割漆、熬漆、调漆,又或是最后的刷漆、水磨、推光等,团队成员丝毫不敢马虎,最后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同时,团队成员利用课余时间拜访脱胎漆器传承人,更加深入地掌握脱胎漆器的制作工艺及流程。
为了让非遗技艺实现从“活”起来到“火”起来的转变,团队围绕着4个核心优势进行深度和精度开发:工艺创新,创新擦青工序,提升工作时效,引领行业升级;设计创新,增强文化赋值,注入时代活力,让非遗“潮”起来;产品创新,呈现多元化、年轻化、市场化,实现多场景运用;模式创新,探索出“非遗+新匠人、教育、联名画家、文创”四位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产业化发展的新模式。
挖掘中华文化基因 践行漆艺守正创新
为让更多人了解漆艺非遗文化,近年来,“非遗文化+”实践团队开展了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进街区、进乡村等形式多样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团队以“漆艺·中华传统礼仪文化讲座”为主题,在校内开展漆艺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团队的能工巧匠为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漆艺的历史、发展、生产和传承,并现场展示了漆器工艺品、生活用品等。团队成员带领同学们一起绘制手工肌理画,通过选择特定的材料制造特殊的肌理效果,勾勒出图案的轮廓,以此感受漆艺作画的独特魅力。一件件漆器跨越千年,带着深邃的历史和文化,让在场同学深刻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漆艺非遗文化进校园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是一次“润物细无声”的文化传承,为非遗文化注入了青春活力,拉近了广大学生与优秀传统文化的距离,将文化自信厚植心间,更是一次构建“非遗+文创+产品”教学内容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创新,漆艺技艺的创新应是设计创新,要适应现代生活,回归民用,也就是要见人见物见生活。团队坚持探索如何在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进行现代转化,正确把握漆艺技艺的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在自身技艺沉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将宜春脱胎漆艺发展中的工艺语言、材料语言的独特性、文化性进行精准分析,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技艺的积淀和与时俱进地进行设计创新,使宜春脱胎漆艺技艺传承不衰。
通过非遗漆艺的学习、传承与发展,宜春职业技术学院“非遗文化+”实践团队深刻认识到非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魅力与民族精神,也坚信非遗文化将会在代代传承中焕发新的生机。社会实践系列活动的开展旨在引导广大学子不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在文明探源中建立历史自信,铸就自立自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