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是湘江一级支流河,发源于罗霄山脉大围山北麓,全长234.8公里,流经湖南长沙境内浏阳市、长沙县、开福区。这条区域性河流,也是一条红色河流。星火燎原,红旗招展,无数浏阳河的英雄儿女跟党闹革命,以铁流万里、热血澎湃的壮举融入浏阳河血脉,成为中国红色革命史上的鲜红地标。
也正是因为这样一条红色的河,上世纪50年代初诞生了影响全国的经典歌曲《浏阳河》,歌曲表现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幸福地表达了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1995年郭天柱作词、邓东源作曲的《又唱浏阳河》,唱出了人们奋发图强建设新生活的美好愿望,再次成为湖南长沙地标性音乐,影响至今。
几十年过去,浏阳河成为湖南儿女的一处闪亮的精神印记。今年,作曲家邓东源创作出大型交响组曲《浏阳河之光》并公演。整部作品包括序曲、3个乐章和尾声,前后15段乐曲,每一个乐段时间不长(最长不超过9分钟,最短只有3分钟),主题鲜明,集中表现辉映盛唐铜官窑火的浏阳河的古朴神韵,见证英雄儿女投身革命的红色故事和新时代阳光下的一派新气象,展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可爱人民如何在新时代现代化湖南全面推进“三高四新”经济社会建设中奋进建功,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新湖南贡献磅礴力量。
《浏阳河之光》是湖南本土具有开拓性的实验性作品。邓东源用地域性极强的湖南民族民间音乐语言,在一个开放的视野中赞美流淌着红色基因的浏阳河的时代巨变,写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喜爱听的中国特色交响乐。表现最为鲜明的是第二乐章《秋收起义》部分,邓东源以大家最为熟悉、最为亲切、深入民心的革命歌曲为素材和主线,灵活穿插富有长沙特色、湖湘风味的山歌、小调、弹词与韶乐等,产生强烈的共情点,直接引发大家共鸣,让听众沉潜其中。
交响乐是高雅艺术,但高雅并非曲高和寡。18世纪初期,欧洲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艺术家们积极探索平民化、社会化的新音乐创作,热切地拥抱更广大的听众。听众对此敬之以礼,把走进音乐会欣赏交响乐当作一件高雅的、严肃的、兴奋的事情,正装出席,庄严感受。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一种主动拥抱社会大众的高雅音乐,但因为文化背景不同,不少中国百姓对交响乐依然有着巨大的距离感。
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现代传播,需要以一种创新而独特的方式,解析千年文脉传承的根与魂,追求学术通俗化、文化大众化、传统现代化的传播转换,展现一种新的有故事、有价值、有意义的文化魅力。音乐也要充分借力现代音乐快速传播的方式和便利,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大程度地被接受。在数智化的融媒体时代,如果优秀的音乐创作者能够认真研究和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融会贯通,巧妙地将传统文化通俗地、快乐地表达出来,就能形成流量经济和双赢效应。
不论是谁,都容易接受喜闻乐见的内容。那些文化经典都可以像一颗颗绽放光芒的种子植入我们的心灵。古人最初读书,有些囫囵吞枣,但能够记得住,这是因为他们的读书方式采用诵读,像唱歌一样读书,自带音乐。音乐能够使他们很快地记住深奥的文字,理解经典的真味,一生受用。
我们的音乐工作者、词曲作家们,在积极创作好作品,冲击奖项、赢得市场、产生效益时,也可以主动思考用怎样的音乐语言和形式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先贤的作品,经历了时间的检验,在大浪淘沙的时光中成为经典,成为我们的知识宝库、思想源头。但我们还是要偕时前行,去做更多的创新和探索,探索融合西方音乐多声思维与中国音乐线性思维的创新之路,推陈出新,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体现本土化的接地气、彰显中华民族精气神的中国式交响乐作品,带着宏大叙事、微观表达中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中国精神,去赢得世界舞台下的听众欢呼鼓掌。只有经历过实践探索,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我们需要有中国特色的交响乐,需要有敢于创新、不怕失败、拥抱新生的努力。交响乐只是一种音乐表现形式,内容可以表现各种内涵,要尽可能实现平民化、社会化的创作初衷。这需要艺术家们精心创作、不断创造,以其独特的思维、思想、思索,来表现极具中国特色又追求世界一流的音乐形象。这其中必然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与勇气、执着与虔诚、钟情与依恋。这是艺术家的大地情结,用音乐形式传承红色基因、展现家国情怀,表达为人民和时代讴歌的艺术主张和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在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与魂,敢于科学地进行创造,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守正创新,大力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扎根本土的基础上不断登攀,推出更多新时代文艺精品与经典,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需求。我真诚期待能有更多音乐家、艺术家带着对祖国大地的无限热爱,深耕自己最为熟悉的区域音乐文化土壤,坚定方向,创作出融合历史厚重感、文化多元性、生活人情味与时代思想性的中国特色交响乐,以打造精品、寻求经典的初心和使命,继承前人的事业,闪亮自身的光彩。
(作者为长沙市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