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背景下西江流域民歌的数字化传承研究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西江古称“郁水”“浪水”或“牂牁江”,位于中国南部的华南地区,是珠江的主要支流之一。它发源于云南省境内的马雄山,流经贵州、广西、广东,最终汇入珠江口。民歌文化伴水而兴,正因如此,西江流域民歌也随之兴旺起来。由于西江流经多个地域,涵盖多个民族,因此民歌也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咸水歌,另外各个少数民族也有独具本民族特色的民歌,如壮族山歌、侗族歌、瑶族歌、海南黎族歌、高山族合唱、保安山歌、东麓山歌、临沧尖山歌等,这些多元化的民歌形式构成了西江璀璨的民歌文化。西江民歌是不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碰撞而形成的艺术,为新时代背景下西江流域风俗文化繁荣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在全媒体背景下,应借助数字化手段推进西江流域民歌保护传承,促使这一富有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被更多受众所喜爱。</p>
<p><strong> 借助媒体优势,发挥主体传承能动作用</strong></p>
<p> 民歌是一种口传文学,在传承发展过程中,仅仅依靠纸质记录并不足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发挥人民的创造性和能动性,才能够让西江流域民歌在当今社会实现创新传承。首先,要将西江流域民歌传承人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他们是互联网环境下西江民歌最真实的代言人,能够有效促进西江民族的传承与发展。具体而言,可以借助各大自媒体平台,如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为传承人宣传西江民歌文化创造条件。如可以开通西江民歌专场直播,采访咸水歌文化传承人,让传承人用最真实的体验讲述咸水歌的文化内涵和时代魅力,从而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咸水歌文化传承与保护中来。</p>
<p> 其次,西江流域民歌是西江流域人民日常生活状态的艺术化体现,可将之融入全媒体宣传过程中,开展同时空演绎活动,邀请网络民歌达人、网红歌手以及明星参与进来,扩大活动辐射范围,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西江流域民歌在互联网上的传唱度,而且通过活动也能与观众形成良好的互动,促进西江流域民歌更好地传承与发展。</p>
<p><strong> 借助图文音像,建设跨时空民歌博物馆</strong></p>
<p> 作为口传艺术形态,西江流域民歌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遇到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进行有效保存。目前,在西江流域民歌保护过程中,更多仍旧采用口传与笔录的形式来实现,对于民歌曲录的核心内容并没有进行更加形象地记录,从而导致部分西江流域民歌资源难以得到有效保存。而在如今全媒体环境下,借助互联网信息化技术,能够让西江流域民歌以更加多元化、创新化的形式得以保护。</p>
<p> 在全媒体环境下,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不仅能够进行大范围的大众传播,而且也能够更加精准地实现个性化传播。因此,西江流域民歌要充分利用全媒体技术优势,对资源进行全面整合,建立独属于西江流域民歌的数字博物馆。在各种新兴技术的加持下,西江流域民歌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能够超越时空限制,通过文字传播、视频传播、图片传播等多元化的方式,使西江流域民歌被更多的受众所了解和认识,进而达到传承共享的目的。除此之外,西江流域民歌数字博物馆建设不仅能够让民歌的纸质资料得到最大限度的保存,而且还能创新传播的形式,促进观众与西江流域民歌的互动与交流,带动更多的受众参与到西江流域民歌的创作中来。</p>
<p><strong> 巧借“微媒体”,推进民歌立体式传播发展</strong></p>
<p> 所谓“微媒体”,包括微博、微信、客户端等多种形式,是全媒体环境下最具代表性和传播性的媒体分支。微博是快速获取新闻信息、进行社交和互动的重要渠道,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即时性强且操作较为便捷;微信是目前人们即时通信最常使用的软件,其内置的微信公众号在内容创作及宣传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能够精准划分不同领域的社交群体;客户端多为一些信息资讯平台,其中有着海量的信息,能够结合人们的需求进行精准化的推送。西江流域民歌在实践传播过程中,可以充分结合各个平台的特点及优势来实现多元化传播,不断提升西江流域民歌的传播质量。</p>
<p> 在全媒体环境下,西江流域民歌传播的关键在于,要与观众形成情感上的共鸣和精神上的认同,结合用户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化、优质化的内容。例如百色嘹歌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流传非常广泛的民歌,其以独特的节奏、韵律和表现手法来刻画百色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内容多为宴席歌、送别歌和爱情歌等,形式多样、朗朗上口。百色市相关媒体团队曾多次举办独具特色的百色嘹歌系列活动,并且在抖音、快手、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平台进行广泛传播,用户通过手机就可以直接进行观看。通过这样的展播活动,不仅能够让当地民歌被更多网友关注,从而促进民歌文化的传承保护,还能够让本土居民的自豪感得以激发,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从而引发大范围地转载,增强民歌的影响力。</p>
<p><strong> 强调互动共享,实现西江民歌跨域传播</strong></p>
<p> 大数据可以将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关联分析,以便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发现潜在的联系和洞察问题的本质,实现“跨域关联”。AR作为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联通的增强现实技术,可与大数据技术有效结合,不仅能够让西江民歌实现更加精准化的传播,而且还能够为观众营造沉浸式的民歌体验环境,让观众在趋于真实的情境中感受西江民歌的无穷魅力。</p>
<p> 在全媒体环境下,人人都是内容的生产者与传播者,受众均可以通过不同的自媒体平台找寻到自己的网络归属感,即便远在他乡,也能够通过互联网直接表达自身对于文化的热爱之情,而民歌作为口传文化的重要代表,其是受众表达内心情感、文化认同最直接也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西江流域民歌实际传播过程中,受众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与AR技术在线上上传民歌,以及对他人传播的民歌内容发表自己的评价,在不断互动与分享中提升西江民歌的传播效率,实现西江流域优秀民歌文化的创新传承与时代发展。</p>
<p><strong> 注重资源整合,打造西江民歌内容系统</strong></p>
<p> 西江流域民歌传承中存在严重的民歌文化流失情况,据此应更加注重资源整合,打造西江民歌内容系统,为受众打造立体化、全面化的西江流域民歌“内容矩阵”。笔者通过调研分析发现,许多西江流域民歌都是在其他艺术歌曲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而形成的,因此在传承西江流域民歌文化过程中,要深入到“艺术根据地”中去,挖掘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与传说,与民歌民间艺人面对面交流、与民歌历史素材面对面“对话”、深入到民众生活中去,不断提升西江流域民歌的文化底蕴和丰富内容,为民歌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创作团队可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深入到黑衣壮山歌发源地——广西壮族自治区黔北地区的龙胜县,去感受朴实、悠扬的音乐节奏,深层次了解这一地区的古老传统和现代文化,借助抖音直播、短视频拍摄等方式进行宣传,从而为黑衣壮山歌的新时代传承创造条件。</p>
<p> (作者系梧州学院讲师,本文系2021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西江流域民歌“活态”应用探索研究》(编号:21yjc760002)的研究成果)</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