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历史画创作与叙事理论建构
——评《凝固的史诗:绘画造型的叙事性重建》
栏目:艺术眼
作者:徐虹  来源:中国艺术报

《凝固的史诗:绘画造型的叙事性重建》
尚辉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凝固的史诗:绘画造型的叙事性重建》是美术史家尚辉的新作。他以历史画的体裁特点和叙事功能为重点,向我们描述中国艺术家如何为打造这一新的艺术体裁而努力创作。随着我们国家和社会对历史画这一体裁的重视和需求,有些问题进一步生发,其中主要有如何对待这一外来艺术样式与中国人欣赏习惯的差异、如何克服差异为我所用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既有火花四溅的创意激情,也有曲折艰辛的技艺探索,更有日复一日的劳作付出。在艺术家有收获的同时,艺术史家和评论家也紧随其后观察思考着,产生出富有洞见的感想。

  尚辉曾长期担任中国美协《美术》杂志主编,此前先后在国家重点美术馆江苏省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和北京画院美术馆担任学术部主任、典藏部主任和馆长。这些经历使得此书的特点相较于其他纯理论的思考更贴近实际情况。由于他接触艺术家广泛,有较多近距离观摩艺术作品的品鉴经验,艺术信息也丰富充盈,所以他书中描述和分析艺术作品时具体而生动,读来兴味盎然。他的观察和叙述紧扣现实问题,能从细微处见整体。在贴近艺术家创作的同时,将眼光投向更为广阔的艺术探索的原点,将有艺术史意义的作品和20世纪中国历史联系起来,通过分析和比较,让读者感到作者视野的宽广和结论的客观公允。他用中西同一题材的图片对照来说明艺术作品之间的造型问题,同时也把握了艺术问题的方向,引导观众穿梭在美术史源泉激流中而不至于迷失方向。

  此书在这几个方面令人印象深刻——他指出中国艺术家的造型观念和习惯与西方不同,反映在对现实之物的观察和感受上。中国人以情景交融为主导,表现对象要突出意境。西方造型是理想与现实的融合,但是要通过求“真”的途径达到这一目的。在艺术建构方式上,西方的再现性传统与中国的意象性传统之间既有显著差异,但也不是绝对对立。作者认为西方的再现不是视网膜意义上的再现,是一种经过心理和生理平衡的再造构成。比如人物双臂和双腿的比例可能比正常稍长,腰椎和颈椎也可能长出一节……但是视觉上觉得舒服协调。人物表现一种理想的比例,是人类视觉心理对所见事物形象的“修整”,是“趋于形式更真实和更完美的冲动”,它成就了古典主义艺术的经典类型。而现代主义艺术讲求的绘画本体,对色、线、形的研究和提炼,也是在检讨古典叙事后,将形式要素推向更单纯的境地。在当代仍然有“再现性艺术”,尤其摄影手段进入绘画领域。但这里的“再现”,当然不是照相机镜头所能取代的。摄影成为当代艺术的品类,是摄影本身的“客观真实”。这种媒介表现的冷漠中立性质——因为镜头和器材的中立,去除手持画笔描绘的温度和情绪素质,使它具有当代艺术强调的“记述-解释”特性,或是图像学上的意义。所以一幅“像照片一样”的作品本身不是照片,而是一种追求客观的观念作品。一幅有照片功能的绘画,绝不是一幅照片。

  强调绘画的叙事性是中国当代历史画符合历史环境的选择。但它也须面对几个问题:一个是现代主义的个性表达与历史画真实叙事的关系,另一个则是国家历史叙事主旨与艺术史价值判断问题,还有新材料的探索和实践与历史画叙事方式的协调。作者对这些问题不只从理论和概念入手,更是从艺术实践和具体作品入手,从中分析归纳出有说服力的思路,以此说明当代中国艺术家在现实环境与艺术想象之间的灵活性和现实性选择,既有符合生活经验的新手法,也不违背经典艺术的规则,不渴求标新立异,但求实际效果和功能的实现。这是符合中国现实的选择。毕竟,历史画承担的不仅是画家个人对历史的体验与态度,也承担了社会群体的情感诉求以及树立国家形象的需要。

  作者选择从“主题”入手来研究中国历史画的特色。一方面主题鲜明,表达了创作历史画的目的,这种目的不仅有国家任务的明确性和必要性,它也是艺术家的叙事策略,包括删减歧义和压缩模糊性,使历史事件与作品的形式经营之间关联更为紧密。

  历史画中的人是历史的中心,世界著名历史画莫不如此。所以对人的塑造是历史画的关键,而以人为本的原则有广阔的演绎空间,比如对人性的挖掘和表现:人物表情、姿势的设计、个性的彰显等。这些因素最容易感染观看者,引起他们的共鸣,从而使作品获得社会性关注。而画面多人物的组合,以故事线索展开,通过结构穿插、空间安排、节奏变化等手段,在情节展延同时,叙述策略也得以实现。另外,建筑与环境、场景与气氛、各种隐喻符号的运用、多种手段和材质并置等,这些都为实现作品既有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又不局限于具体的形象和物件的限囿,达到超越作品去认识历史和思考历史的境界奠定了基础。作者在这些方面以不同的角度揭示了中国历史画的特殊意义和功能。

  关于历史画的人文价值与美学品格,作者指出了无限性和有限性的两个取向。历史画与一张文献性的照片不同,历史画从本质上来说还是艺术家从自身的视角出发的对历史事件的个性化“表现”。它要自由地选择能入画的“瞬间”,也就是说它要构建一个“现场”,“历史事件”要在这个场景里演绎波澜起伏的剧情,而这要让观众感觉为“真”才能达到艺术效果。而这“真”的历史舞台是由具备鲜明个性的画家创造的,他要挖掘、发现和组成舞台的各种元素,构建成一个历史场景,因为现实中不曾有,只在我们的想象中存在。所以,不是每个历史事件都能入画,不是每份文献加配图再标注说明,都可以还原成一个艺术性的历史场面。所以要回到绘画性,历史画是一幅绘画,由自由的创造者来完成。它有真实性和表现性之间的权衡和取舍,也有情感的真诚和视觉的可信度考虑。关键还在于一幅杰作的品质:是解释和表现了那个发生过的历史事件,不是倒过来,用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去标注或解释这幅图像。

  结合这些年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作者也看到了中国国情在创作中的凸显。比如图像来源的选择,作品中各种图像符号须经过史学专家考证为“真”,这是社会共识的基础,这是文献真实性的保证。此外,要求作品叙事准确,风格平易近人,也就是常说的“喜闻乐见”。毕竟历史画和民俗风情画有质的区别,经典性、严肃性的内在要求与民众需求“看得懂”之间保持一定的平衡。由此,再强调现实性和理想性、真实性和表现性是中国重大历史题材作品的两个维度,其中创造力是灵魂,因为人们对艺术的要求是站在大地上仰望星空——中国的叙事性绘画正以这样的节律阔步行进。

  (作者系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学术部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