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嵌红宝石金面具
北朝(公元439年—公元581年)
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地出土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藏
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作为丝路重要廊道,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的交融汇聚之地。在长达数千年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中,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演进中,新疆各族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开拓了中国的辽阔疆土,共同缔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日前,由文化和旅游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指导,中国国家博物馆联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文物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博院共同主办的“交融汇聚——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
展览分为“亘古悠长”“万里同文”“互鉴融通”“交相辉映”4部分,展出新疆精品历史文物209件(组),其中一级品达52件(组),包括彩陶、青铜器、玉器、金器、木器、锦绣服饰、简牍文书、毛罽氍毹、绘画雕塑、印章钱币、碑铭刻石等新疆文物主要品类,发挥了文物在推动文化润疆、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传承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先秦时期,新疆地区就同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新疆地区发现的彩陶器、玉器、金属器、玻璃珠饰、金饰品、丝绸等珍贵文物,昭示了新疆与中原间的物质文化和技术、人群的交往交流。在“亘古悠长”章节中,虎纹圆形金牌饰、铜武士俑等文物展现了新疆早期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历史作用。虎纹圆形金牌饰表面是一只凸起的老虎纹样,整体卷曲成圆形,虎昂首呈起跃式,后肢朝上翻转,极富动感,属于典型的欧亚草原风格的纹样,再次说明了新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处的重要位置。铜武士俑上身赤裸,腰间系短裙,双目凝视前方,显得威武有力。其形象很有可能是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塞人,作为游牧民族,塞人在早期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自汉代开始,新疆地区正式成为中国版图的一部分。“万里同文”部分展现出的新疆出土的简牍文书、印章钱币、碑铭刻石等重要文物,是国家治理和统辖新疆的力证。其中,重要展品八龙纹金带扣的扣面由1条大龙和7条小龙图案组成。此类金带扣流行于汉晋时期,出土龙纹带扣的地区既是该时期中原王朝的郡地,如焉耆国、乐浪郡,也是汉文化的影响地区,受中原文化影响出现汉式穿云、浪龙、群龙纹,是“新疆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实物明证。
“君宜高官”铭文铜镜是典型的汉镜。镜子中间凸起的同心圆内饰两组图案:外圆是八个联弧,联弧间点缀小圆纹;内圆是围绕镜纽翱翔的四只蝙蝠纹,蝙蝠之间嵌小篆汉字“君宜高官”。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地有类似形制的“君宜高官”铭文镜出土,洛浦县山普拉、尉犁县营盘等亦发现有汉式铜镜,大量的汉式铜镜出土表现了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
多种文明荟萃
新疆地区是中华文明向西开放的门户,是东西方文明交流传播的重地,丝绸之路在此将古代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使其成为多种文明的荟萃之地。在“互鉴融通”章节,汉唐锦绣服饰、毛罽氍毹、生活器用、乐舞文娱、绘画雕塑等遗珍汇聚,再现了各民族文化互鉴融通、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长卷。
展览展出的烟色狩猎纹印花绢主图案为一头奔跑的马,上骑一回首射狮狩猎者,马后是一只张牙舞爪的狮子,猎狗追兔、猎鹰捕鸟以及植物环绕狩猎者。马的颈后部有烙印,应为当时官马的标记,反映了唐代上层社会狩猎活动的一种情景。这件典型的带有萨珊王朝风格的狩狮风格织锦是丝绸之路上多种文化因素相互演化的结果。
绿地对鸡对羊灯树纹锦则为对称两列横式纹样。图案以灯树为主体,灯树上部空隙填以向树而立的对鸡,树下面两侧为伏卧的大角双羊,羊的颈部系绶带。取谐音“吉祥如意” ,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
历史上,汉语言文字是我国历代中央政权治理新疆使用的通用语言文字,各民族古文字和汉字一起组成了中国文字的百花园。丝绸之路上思想的交流、文化的借鉴、宗教的传播,形成多教并存、交融并存的历史特点和主流。“交相辉映”章节展出了有关新疆文化根植于中华文化各类表现的文物:《论语·尧曰》古注本(《孝经义》)、《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残卷、伏羲女娲绢画等展品蕴含丰富历史文化信息,反映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事实。其中,伏羲女娲绢画中,伏羲女娲二人共穿饰有白色横条纹的红色花裙,两尾相交,高鼻深目,颇具胡风。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形象是两汉丧葬艺术中常见的题材,吐鲁番出土的伏羲女娲图应是随着文化交流而传入西域的伏羲女娲题材的延续。
展览通过展示新疆历史事实、考古实物、文化遗存,让文物说话,让历史发声,实证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和多民族聚居地区,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壮阔史实。通过展览,观众可以更深入地认识到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新疆各民族文化的根本所在。
虎纹圆形金牌饰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