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单”服务,实现文艺供需“手递手”
栏目:新思享
作者:金莹  来源:中国艺术报

  提能力、转作风、抓落实,黑龙江省文联聚焦新时代人民群众新期盼新需求,围绕发挥“两个优势”,采取“六抓六劲”工作举措,创新实施“建单、点单、派单、接单、跟单、评单”一条龙式的“六单”志愿服务工作模式,引领文艺志愿服务质效显著提升,使“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理念扎实落地。

  “六单”项目自开展以来,文艺志愿服务次数同比增长3倍,群众反响热烈、好评如潮,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办2022年全省志愿服务“五个100”先进典型学习宣传活动“优秀志愿服务项目”,黑龙江省文联被省总工会授予2023年黑龙江省“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中国艺术报》头版以《“订单式”文艺志愿服务推进“双向奔赴”》为题刊发经验做法。

  线上“点单”“接单”,“精准化”匹配供需对接。锁定新时代、新载体、新需求、新趋势、新习惯,在黑龙江省文联微信公众号通过“建单、点单、派单、接单、跟单、评单”一条龙式服务,在线收集群众文化需求,满足个性化需求,有效连接文艺志愿服务“供给端”与“需求端”,激发“需求牵引供给、供给推动需求”志愿服务新动能。在5月22日召开的“民呼我为”文艺志愿服务经验座谈会上,各文艺家协会总结交流经验,使文艺志愿服务有效需求不断精准、有效供给持续放大,文艺志愿服务实现由“做什么上什么、上什么吃什么”到“吃什么点什么、点什么上什么”的转型升级。

  立体网格联动,“系统化”整合供需资源。充分发挥文联点面、条块结合的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向下延伸手臂,在建设崇德尚艺、乐于奉献的高素质文艺志愿者队伍上把握重点,先后组建黑龙江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队、各省级文艺家协会小分队,实现艺术门类全覆盖;坚持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实现文艺志愿服务网格化,服务末梢直达佳木斯市郊区沿江乡黑通村、大兴安岭古驿镇等最边远最基层地区;坚持“数字化创新”工作思维,依托省文联文艺志愿服务数字管理系统,实现全省19293名文艺志愿者和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信息一键查询、统计报表一键生成。完善组织建设,成立“文艺两新”文艺志愿者艺术团,为“文艺两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提供机会平台。在5月21日至27日开展的黑龙江省“文艺进万家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周暨黑龙江省文联“文艺两新”艺术周期间,采取全省联动的形式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开展展览展演、沙龙、培训、文艺维权等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形成各地文艺志愿活动遍地开花的生动局面。

  跨界融合呈现,“一体化”打通供需屏障。突破“属地思维”,打通不同文艺门类之间的专业“壁垒”,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探索开展多艺术门类融合创作实践,拓宽文艺空间,促进文艺形式互融互通,不断提升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质量水平。用“大艺术”“大审美”“一体化”概念实现多艺术门类品种融合,给予受众沉浸式艺术体验和美学享受,提升文艺作品传播力、影响力、穿透力。在迎庆党的二十大期间,黑龙江省文联举办“城市舞绘”舞蹈影像网络展演,通过融合舞蹈、影视、戏剧等多艺术门类,为观众呈现出一幕幕精彩的视觉盛宴,推出后网络点击量突破200万次;在3月3日开展的“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中,“音舞沙画”首次将沙画和舞蹈相结合,以新颖的艺术形式生动地讲述雷锋故事,赓续雷锋精神,深受群众欢迎。5月22日,为纪念改革开放45周年专门打造而成的音舞沙画作品《春天的故事》,再次将前卫时尚的沙画表演、刚柔并济的舞蹈之美与舒缓悠扬的音乐有机融合,使观者沉浸于三重艺术的享受,使“正能量”也有“大流量”。

  打造服务矩阵,“多元化”拓展供需对接空间。积极运用“请进来”“沉下去”“走出去”等多种方式,立体、同步在黑龙江省内各地联动推广“六单”文艺志愿服务模式。“请进来”,邀请文艺工作者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到省文联“臻艺”各场馆举办培训讲座,为广大文艺爱好者提供广阔的学习交流平台,分别开展摄影、国画和油画人物创作技巧讲座等公益培训活动;“沉下去”,引导基层文联围绕主题组织开展系列联动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在3月份开展的学雷锋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中,组织全省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面向广大群众提供形式多样的文艺志愿服务,万余群众在此次活动中受益;“走出去”,组织文艺工作者进农户、进校园、进企业、进军营,通过开展传统文化艺术进校园常态化志愿服务、“文化润园”等系列活动,探索开发适合大中小学生和幼儿园小朋友学习的各门类艺术课程,面向有意向的学校艺术教师开展师资培训,有效缓解基层艺术教育师资薄弱的状况,从“送文化”到“种文化”,激发“种子效应”,激活志愿服务“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