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行走乡村”,让文学唤起乡愁
栏目:新作为
作者:方炜杭 罗联浔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从2015年12月组织“行走新阳”开始,福建省三明市文联先后组织30多名作家参与“行走乡村”活动,前后历时7年多,“行走”过53个建制村,召开座谈会60余场,采访600多人,形成了32万字散文集《八字桥》,从人文历史、物产风光、民俗民风、家园新貌等方面,详细记录了各村、各姓氏的变迁,全面展示了八字桥的山乡巨变。《八字桥》的出版,标志着尤溪县的新阳、管前和八字桥三个乡镇都有了自己的“文化族谱”。

  作家们“行走乡村”是纯公益的,他们在三明市文联的组织下,利用周末时间早出晚归,深入乡村采风,再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作品。持续7年多的“行走乡村”活动,让更多的作家深入生活、走向人民,在创作中成长。在“行走乡村”的影响下,三明市各地深入开展乡村文学采风、创作活动,还培育了一批乡村文学创作基地。

  2022年9月,三明市文联启动了“三明之美”诗歌创作采风活动,先后组织诗人30多人次,深入三元区岩前镇、洋溪镇和清流县林畲镇、泰宁县梅口乡等乡镇采风。《三明日报》开辟了“家园”版面,还刊登了大量的乡村散文,为全市广大作家发表乡村文学作品提供了展示交流的阵地。

  “三明‘行走乡村’的做法,是落实中国作协‘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的一个有力探索。”福建省作协副主席、秘书长林秀美说,三本散文集深受欢迎,充分证明了这一做法的有效性,这也是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有利于文学精品创作,有利于作家的成长。

  87岁的郑文棠退休前在三明市直机关工作,一直关注家乡尤溪县管前镇的发展变化,他说,从古至今,始终找不到一本详细记载管前历史、人文的书。收到《新阳记》后,他深受启发,希望也为家乡写一本“传家宝”。他找到了三明市文联和《新阳记》的主创团队,为“行走管前”积极奔走。

  在三明市文联的推动下,2018年12月底,“行走新阳”的詹昌政、朱兴松、杨开长等作家,又到管前镇绿柳村“行走”。当他们来到村里,20多位老人、各姓氏代表早已等候多时。座谈会上,老人们纷纷表示“行走”总算来了,因为很多会讲故事、会手艺的老人已经去世,如果再不来就更难记录了。

  在“传家宝”共识下,作家们抓紧“行走”,村民们各尽所能,为采风提供素材、找族谱、当向导。郑文棠更是一个村一个村陪着“行走”,还发动其他乡贤加入。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组织作家‘行走乡村’,就是为人们写下乡愁。”三明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纪任才说,不论是老屋老井、古道古桥,还是方言、风俗、手艺等,在历史长河中总是很容易遗失,以文学的手法给予保存,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如何以文学的力量激发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昂扬斗志?这是作家们必须面对的时代之问。“行走乡村”激发了作家的文化自觉,同时,这种展示山乡巨变、记录乡愁的文学作品,容易引起游子思乡之情,有助于开发乡贤资源,让更多人才回到乡村、振兴乡村。“这种文化自觉源于作家的使命意识,是基于认知和观念之上的价值追求。”“行走”团队主笔之一蔡建境说,大家不求回报,一个村一个村地走过去、写过去,使“行走”成为一场审美活动。

  “行走乡村”创造了独特的写作方式:把纪实性与艺术性相结合,既以写实的方式,全面、客观、真实地展现了每一个村庄的姓氏、沿革、风俗、文物、古迹、名人、事件……为历史写真,为未来存档;同时,又以文学的手法,从各自的角度,选择不同的题材,抒写个人的感受和爱憎,表达自己的情感寄托和审美感悟。

  “三明这种文学现象,是从文学角度带动挖掘乡村经济潜能,这是新时代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有益尝试。”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福建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张应辉说,文学在乡村振兴中理当积极参与、责无旁贷,百姓生活是艺术家创作的源泉,艺术活动会有效聚拢人气,拉近城乡距离,从而实现乡村振兴的文化赋能作用。

  认准了“乡村是创作的大舞台”,三明市“行走乡村”活动之路越走越宽。据了解,以尤溪流域5个乡镇为主体的《尤溪长流》、以大田县讲“后路话”的5个乡镇为主体的《后路》等乡村散文集正在推动和创作中,更多人的乡愁将被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