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艺《当燃青春》海报
党的二十大为文艺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思想滋养和科学创作指引,一批批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助推了主流传播与观众的双向奔赴。近日,一部由年轻人观察记录年轻人的励志故事探寻综艺《当燃青春》引发了大众关注——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广东省广播电视局指导,腾讯视频出品的网络综艺节目《当燃青春》,于5月4日起每周四12点播出。为探讨《当燃青春》的内容创新和社会意义、促进青春奋斗故事内容转化为优质视听产品,以“网络视听提质创新青春故事凝聚力量”为主题的文化沙龙在京举行。
沙龙由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广播影视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珍主持,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尹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漆亚林,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视听传播系主任高贵武,《当燃青春》制片人张伟,总导演王宁、李志鹏,青春故事发起人杜海涛,青春探访人孟慧圆、王心仪,青春故事主人公邓满琪参与了本次沙龙并进行深度交流。
以平凡人连接大众,以青春力量引发共鸣
网络视听行业繁荣发展至今,文艺作品的功能不仅是丰富大众的文娱生活,更要承担起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流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在尹鸿看来,“让综艺节目传达正能量、传达主流价值的核心,是实现寓教于乐、教乐合一。《当燃青春》用相对陌生化的题材引发情感共鸣,普通年轻人用自己的生命和青春去书写有价值的东西,是非常好的内容基础。要打造寓教于乐的内容,需要创作者具有在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的能力,去找到引人向上、向善、向美的题材,因为真善美本身就是娱乐当中其实最本质的东西。”
漆亚林肯定《当燃青春》做到了共鸣、共情、共识、共勉。“第一,共鸣。选题的故事,题材、镜头主体,能跟观众形成同频共振。第二,共情。包括主创人员在选择题材时的共情,故事主体与接受主体间的共情,探访人和探访对象之间的共情。第三,共识。年轻态的表达方式落点是体现共同的主流价值观和社会认知。第四,共勉。每个主人公流露出的对岗位的热爱,通过对专业和工作的坚守勉励大家。”
高贵武认为《当燃青春》克服了文艺创作的难点所在,“在创作节目的时候,把我们的想法、方针、理念、主题表达出来是非常难的,要找到目标受众心中的需求或渴望,同时呈现出熟悉感与陌生化。节目选择了非常好的媒介化表达方式,选择了跟目标观众有接近性的人物,挖掘了这些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光亮点,燃起了我们对于青春的向往和青春的活力,为青年观众燃起了心中的一盏明灯,使其看到了未来要去追求和发展的方向。”
书写青春中国,探索主流价值的年轻表达
近年来不少优秀文艺作品对主流价值观进行了多元化表述,其中对青春中国的书写能够与年轻观众的审美相契合,引发了良好反响,《当燃青春》在这一点上给出了新的示范。
制片人张伟分享了节目在年轻表达上的三重创新:“第一,主人公的设定是年轻化的,很多主人公就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第二,主要用年轻化的、探访式的、个人化的、更感性的态度和视角去构架年轻人的故事;第三,通过技术手段的创新去贴近年轻人,节目突破了过去传播演播室的概念,全部使用电影镜头来表达。”
总导演王宁介绍了破题思路:“首先,每期青春故事的发起人代表社会的更多视线焦点,把大众的注意力引到节目上;其次,故事探访者走到故事当中将其带出来;最后,对于故事的主人公,我们力求找到一种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表达语态,去呈现出每个故事的厚度和全景。”
总导演李志鹏表示,节目在选题上有三个标准:“一是年轻态,故事主人公在年龄意义上也许不年轻,但是要有一种非常强韧的年轻的心态;二是要把视野放开,让节目的触角涉及到各行各业;三是故事要足够动人,用一百字左右的描述就能够让人共情。”
节目嘉宾也在现场分享了参与节目最真实的感受。青春故事发起人杜海涛表示通过节目录制,让自己触及到此前不曾接触的领域,希望年轻人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职业选择能被更多人看到。河北承德塞罕坝林场三代务林人的不懈坚持,令青春探访人孟慧圆真切感受到这份事业的不易;青春探访人王心仪去到西藏切身感受边防战士的生活和工作,被边防战士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青春主人公邓满琪分享了自己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工程师的背后,是身为我国首批航天员、神舟十五号正式航天员的父亲邓清明从小的熏陶与培养。
青春是最美好的年华,也是最需要关注和引导的时期。《当燃青春》提取“敢想敢为善作善成”的青春故事,呈现各行各业为国奋发的新锐青年群像,有助于带动广大青年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踊跃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大业,更能推进人才强国战略,进一步拉动青年人才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