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影像表达
仲呈祥(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
《望道》将对“道”的追寻贯穿始终,这里的“道”是正道、大道,是共产主义之“道”。陈望道这一代先知先觉的知识分子视“道”为生命,而我们的时代,正需要像《望道》这样的影视作品,激发年轻一代对共产主义之“道”的信仰。没有真实,就没有历史;没有细节,也没有历史。电影《望道》既注重历史真实,又注重历史细节,这就使得电影既有骨架也有血肉,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望道》在审美创作思维上,开始摆脱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不黑就白的单向思维,而采用一种新的创作思维,就是把人物和生活都当成整体来全面把握,辩证取舍,当然就要采用一种新的创作思维,这部电影已经昭示出这样一种新气象。
电影《望道》是一部闪耀着史学真谛和思想光芒的诚意之作。影片在学术上吸纳了近年来国内党史学界的最新成果,体现出学术严谨性和严肃性;同时,影片在刚性的历史中搭建了合理的戏剧逻辑,在人物的生长空间里挥舞艺术的长袖。整体而言,这是上影集团继《开天辟地》《1921》之后又一部主投主控的重大革命题材品质佳作,凝结着近年来的创新探索,再度触动了今天的观众与百年前为救亡图存追望大道的青年人情感共振。
影片也由此传递给今天的观众如是信号——人的一生该寻什么样的真理、实践什么样的道路,“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人生信条是可以贯穿不同世代的。陈望道是追光者、播火者,片中的火种意象是对陈望道最好的形容。影片主创在虚实结合中谱写了一曲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用电影语言充分展现了革命者们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勇毅和担当。
上影集团始终坚守着正确的历史观和美学观,彰显自己独特的电影审美风格,发挥自己的审美优势,拍出了这样一部为当下所需要的好电影,我要为他们叫好。
将真理的“甜味”转化为艺术的“意味”
康伟(中国艺术报社总编辑)
作为一部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为主线的电影,《望道》将真理的“甜味”转化为艺术的“意味”,令人观之精、品之甘、念之深。
《望道》真理的“甜味”很浓厚,其关于历史的书写、关于信仰的叙说、关于大道的探寻具有崇高美。《共产党宣言》译成中文,对于有效宣传共产主义思想、催生中国共产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性作用。同时,《望道》艺术的“意味”很浓烈,其用心用情用功的艺术创造、艺术表达保证了影片既有精神高度也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如果止步于真理的“甜味”,那《望道》也就是将一个耳熟能详的党史故事再讲一遍;只有将真理的“甜味”创造性地转化为艺术的“意味”,《望道》作为一部电影才能成为它自己。而要将真理的“甜味”有效转化为艺术的“意味”,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望道》打开了这个转化的“开关”,是一部具有很强艺术性的电影。一是生动展现陈望道首译《共产党宣言》这一核心事件。翻译是一个极其抽象的过程,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跨文化的精神创造。要将一种抽象的、精神性的过程用电影语言表现为具体的、叙事性的影像,难度极大。《望道》将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这一过程有效“翻译”为电影叙事,将这一核心情节处理得非常耐看。二是借由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前前后后带出广阔的时代背景,由此生发出《共产党宣言》“应运而译”的历史必然。开篇的“一师风潮”,既折射出五四运动的巨大影响和以挑战旧道德的话剧《非孝》为导火索展示的青年学生的觉醒,又有效衔接起陈望道从浙江一师到受邀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脉络,为陈望道的出场营造了强烈的历史现场感。三是刻画了时代风云流变中不同政治理念的碰撞,由此更突显“心有所信,方能行远”的大道大义。戴季陶等早期的同行者走向了革命的反面,陈望道则始终初心如一,无论是在杭州、上海还是重庆,无论面对何种黑暗势力,无论身处何种困厄险境,他都坚守理想,矢志不渝。四是塑造了可敬可爱可亲的陈望道艺术形象。影片中,陈望道是可歌可泣的革命者,是爱护学生、引领学生走正道的老师,是有着真爱、情感细腻的丈夫。
由此,《望道》带给我们一个深刻启示:革命人物电影、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首先要有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作为支撑,又要有将革命叙事转化为艺术叙事的创造能力。惟其如此,方能以真理之甜和艺术之美的深度融合讲好陈望道故事、讲好中国革命人物故事、讲好中国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