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征·蜕变·态势:
新时代广东戏剧发展特点与趋势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style type="text/css">
.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
<p> 广东戏剧的发展作为粤港澳大湾区不可或缺的文艺现象,非常值得研究。新时代广东戏剧艺术呈现内容形式日益丰富、质量水平稳步提升的态势,极大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p>
<p><strong> 新时代广东戏剧发展的鲜明特点</strong></p>
<p> 进入新时代,广东各类戏剧展演活动如同巨大的推手,有力地促进了戏剧艺术创作生产与传播。</p>
<p><strong> 现实题材话剧精品迭出。</strong>广东话剧的现实题材比重较大,整体具有较高艺术水平。《深海》《龙腾伶仃洋》《大道》等一批现实题材原创作品,与《共产党宣言》《与妻书》等近现代历史题材剧作一道,摹画了新时代广东话剧的璀璨天空。</p>
<p><strong> 地方戏曲多样化发展。</strong>粤剧的代表性院团组建强大的主创阵容,不断加大优秀作品创作力度,《梦·红船》等优秀舞台剧目的推出,标识了独特的创作理念。各地市、县粤剧团推出的一批原创剧目,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粤剧在广府地区的创作水平。潮汕的潮剧、客家地区的广东汉剧及山歌剧创作异军突起,展现出较高的艺术水准,在综合呈现上比以往剧目有所提升。“梅州现象”是近十年广东戏剧备受关注的文化热点,仅入选广东省艺术节的就有15部剧目。</p>
<p><strong> 歌舞剧目呈现鲜明时代气息和岭南风。</strong>舞剧《沙湾往事》《醒·狮》、舞蹈诗《黄埔长歌》、歌剧《红流澎湃》、音乐剧《西关小姐》《烽火·冼星海》等一批歌舞类舞台剧目,突出点在于开掘了广东历史题材宝库中的资源,以崭新视角讲述红色故事,塑造有血有肉、讲情怀接地气的革命英烈和岭南艺术人物形象,将独具岭南特色的文化现象、民俗活动呈现在舞台上,以歌剧的咏唱、舞剧的肢体语汇讴歌和颂扬理想信念和牺牲精神。</p>
<p><strong> 南粤杂技剧突破窠臼探索创新。</strong>广东杂技艺术在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语境下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创新。杂技剧《化·蝶》通过杂技、舞蹈、戏剧等多元艺术形式呈现典雅国风,树立了杂技舞台艺术的新标杆。杂技剧《天鹅》使古老的中国杂技焕发新生,让西方的芭蕾融入了东方的神韵。</p>
<p><strong> 实验剧种多元融合跨界发展。</strong>粤剧网络剧《决战天策府》凭借对岭南传统文化的全新演绎构建了一种戏曲新业态。全国首部原创街舞剧《我们的生活》创新用舞台艺术的形式呈现当代中国街舞的风采。另类的实验剧、诗剧在小众剧场给人们带来多维度的审美体验。广东稀有戏曲登上大舞台,彰显了本土创作的艺术自信。</p>
<p><strong> 粤港澳三地戏剧艺术交流频密。</strong>粤港澳三地山水相连、文脉相亲、人文相近。近十年来,三地戏剧交流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仅文艺团体频繁往来,交流合作机制也持续建立完善,先后出台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制度性设计。</p>
<p><strong> 新时代广东戏剧的发展趋势</strong></p>
<p> 广东戏剧具有开放包容、务实创新的岭南文化精神气质,新时代的广东戏剧无论题材还是风格都呈现出明显的丰富多样性,在关注主题创作的完成度、力求让作品“站得住”的同时,开始逐步趋向重视作品恒久的生命力。</p>
<p><strong> 以“原创广东”力量焕发岭南文化新活力。</strong>新时代广东戏剧作品注重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蕴,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价值观融合起来,推动岭南文化焕发新的时代光彩。宏大主题的作品如话剧《深海》等,往往突显“现实性、即时性”的艺术特征和厚重的家国情怀,极富舞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农村题材作品如山歌剧《白鹭村》《春闹》、粤剧《清水河畔》等,在创作上都注重以充满温情的笔触致力于人物性格描写与心理刻画。在传统戏的二度创作上,广东戏曲的创作充分考虑本体特点,让戏曲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表现历史题材的优势,创作出符合时代需求、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优秀作品。但是,当前广东戏剧依然存在现代题材新剧目创作偏离艺术规律、偏离演出市场及观众诉求的趋势,导致优秀现代剧作受此拖累,吸引力及影响力下降。</p>
<p><strong> 以数字化转化和网络化应用开拓戏剧传播新形态。</strong>在推动优质戏剧资源的数字化转化方面,近年来广东成绩喜人。戏曲电影精品不断,从《传奇状元伦文叙》《白蛇传·情》《刑场上的婚礼》到《南越宫词》,在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连续四届获得“最佳戏曲片”提名;《南越宫词》最终获得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以古老爱情的时代化演绎,让粤剧这一传统艺术在电影技术的加持下熠熠生辉,成为“现象级”案例。在推动优质戏剧资源的网络化应用方面,由于技术的进步和媒体的融合,广东优秀戏剧艺术拥有了更多元的传播路径和展示平台。在疫情影响下,线上直播成为新常态,各大戏剧院团积极探索以短视频、云端展览、空中剧场、线上“春班”等方式,扩大社会关注度。广东粤剧院、广州大剧院、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等院团纷纷开通云直播、云剧院。大型舞剧《醒·狮》推出在线直播,观众超过340万人次。</p>
<p><strong> 以长效保护体系推动传统戏曲薪火相传。</strong>广东粤剧的活态保护和专业传承取得宝贵经验,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复排经典,让戏曲传承在新时代焕发更璀璨的光彩,如广东粤剧院复排的《山乡风云》,在继承中有新突破,不断赋予优秀作品以时代精神和旺盛活力。二是理论研究,为戏曲保护传承提供专业化支撑。如《粤剧表演艺术大全》的编纂出版,以专业化的粤剧资料整理及研究出版,助力传统戏曲的原生态修复保护和传承发展,是一个标志性成果。三是政府与民间、制度化保障与生态化保护相得益彰。广东省及各地市先后出台《广东省粤剧保护传承规定》《广州市进一步振兴粤剧事业工作方案》《佛山市粤剧曲艺传承发展计划(2017—2020年)》等保护性的政策法规;广州振兴粤剧基金会、香港粤剧发展基金、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等慈善组织,在社会层面为粤剧稳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群众业余性粤剧活动异常活跃,为粤剧发展提供鲜活土壤,对粤剧艺术起到根本性的传承作用。</p>
<p><strong> 以对外交流拓展广东戏剧发展新视野。</strong>广东戏剧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确立了自己的文化坐标,将中华美学精神生动鲜活地呈现在作品中,出现可喜的新趋势。一是广泛交流,在互鉴中焕发广东戏剧新的生命力。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内逐步形成了“湾区有戏”、粤港澳粤剧群星荟、华语戏剧盛典、湾区青年戏剧季等具有较大影响的戏剧交流活动;2021年以来,“我是曾小敏——曾小敏粤剧艺术全国巡演”首开戏剧名家专场全国巡演先河。二是转化再造,戏剧市场迈出文旅融合新步伐。改版后的民族舞剧《醒狮美高梅》、杂技剧《化·蝶》驻场演出,将广东戏剧文化推向海外,成为广州与澳门两地文旅融合优势的一个全新突破。三是走出国门,岭南妙韵海外飘馨。2020年之前,广东的潮剧院团每年都参加东南亚华人社团庆典演出,广东梅花戏剧团赴法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进行交流演出,为外国观众呈献了既富有岭南特色又融汇现代审美的戏剧艺术。</p>
<p>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东戏剧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契机,以更紧密的对接、更务实的态度、更创新的理念、更开放的姿态,在推出精品、推出人才上展现新作为、新气象,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p>
<p align="right">栏目合办:中国艺术报社 广东省文联</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