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创新谋新篇 文艺川军启新程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守正创新谋新篇 文艺川军启新程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新时代四川省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颁奖典礼现场

  人文之川,天府之国。四川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历史人文秀冠华夏。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始终紧扣时代脉搏、坚守人民立场、坚持守正创新,用情用力讲好中国故事的四川篇章。近日,随着第十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揭晓,川剧《草鞋县令》、现代京剧《浩然成昆》等一大批扎根本土、深植时代的精品力作一展近年来四川文艺创作的累累硕果。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3月17日,四川省文联八届三次全委会在成都召开。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邹瑾作《守正创新 开拓奋进,务实推进新时代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工作报告,报告中确定了今后一个时期四川全省文联系统工作总基调——努力把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推进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与务实行动,奋力为加快新时代文化强省建设展现文联新担当、作出文艺新贡献。迈入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四川省文联将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团结带领全省广大文艺工作者,以更加昂扬姿态坚毅勇敢地立足文艺“高原”,勇攀文艺新“高峰”。

  布局“三大人才计划” 打造高质量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立足四川实际,谋篇布局、创新举措,四川省文联将在未来5年至10年大力实施“三大人才计划”,接续培优夯基。

  “人才推优‘贡嘎’计划”。通过加强对四川省文艺领域领军人才的统筹规划、培养扶持,力争5年内,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会员人数增长15%,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明显增加;有效发挥四川省各专业协会作用,促使省内国家级文艺家协会主席团成员、理事、各专业委员会委员人数进一步增加。

  “文艺创作‘攀峰’计划”。与四川省人社厅等部门携手,以重点培育30名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为起点,有目的地重点培育一批骨干文艺人才,积极鼓励、引领其“登‘高原’、攀‘高峰’”,推出更多更好的文艺精品,推动更多优秀作品在国家级奖项上再创佳绩。

  “后续人才‘青苗’计划”。联合四川省教育厅、团省委等单位,通过“送文艺进校园”等形式,积极培养省域文艺新人——在中小学生中培养文艺青苗;在大学和职业院校中培养文艺新生力量;在“文艺两新”中培养更多文艺骨干、发展更多省级文艺家协会会员,最终实现“青苗—良才—大家”的递进转变。

  “三大人才计划”分行业分门类布局各类型“老中青”文艺人才梯队建设,有效对接中国文联2023年度“青年文艺创作扶持计划”,和四川省突出贡献文艺家、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选拔工作,高质量办好各艺术门类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少数民族地区文艺骨干等系列培训班,为本省培育造就规模宏大的德艺双馨文艺人才队伍,提升文艺人才聚集和发展环境。

  健全“五个抓手” 构筑精品创作高地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创作文艺精品既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所在,也是时代发展的根本要求。四川省文联以健全“五个抓手”构筑创作高地,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进一步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完善和用好奖励激励机制,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着力有效充分用好“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政策,努力争取更多文艺家能获奖、获大奖;完善巴蜀文艺奖、年度“百佳推优”工程、“四川省十大歌曲”评选,强化成果展示推介并持续扩大其影响力,激励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更多优秀作品,铸就新时代文艺高峰。

  强化重点培养,进一步实现精准培育。在今后工作中,将注重实行重点浇灌、精准培育。推动大师工作室、“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孵化园区等平台载体的建设,加强“少中青”三级人才队伍培养,对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实施有针对性的精准培育,以此建设一支高水平文艺人才队伍。

  倡导名师引领,进一步提高艺术境界。推动文艺名家带动工程,支持活跃在创作一线的大师、名家开展传帮带,提升中青年文艺家作品的境界质量。同时,加强同省外川籍或在川工作过的文艺名家沟通和联络,努力构建“省内外交相辉映”的文艺川军新格局。

  充分运用好国家级评奖机制下的四川赛区功能,努力在竞争选拔中发现优秀人才、培育文艺精品。通过赛区选拔,发现和培养一批潜力充沛、勇攀高峰的中青年文艺骨干,创作一批符合新时代要求、人气口碑俱佳的文艺作品,同时,积极争取更多全国性文艺奖项和赛事落地四川,为打造文艺精品创造契机。

  充分发挥文艺评论价值引领功能,助力文艺高峰建设。文艺评论是推出文艺精品的潜在动力与美学镜子。在今后工作中,要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引航、修正、提升功能和作用,各专业协会在换届中原则上应有艺术评论家席位,在工作中努力实现“作品问世前评论家多说不足、作品发表后评论家多点赞”的良好合作氛围。各级评协要注意调整工作思路,有计划、有目标地针对几个重点板块开展“集中火力”式、“爆破”式文艺评论,克服“毛毛雨”均摊式评论,培育一部文艺精品不容易,文艺评论和作品打造必须纵横联手、集体发力。

  做实“文艺两新”工作 多措并举抱团发展

  以“新文艺组织工作处”的正式成立为标志,四川省文联开启“文艺两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以“文艺两新”聚合发展为转折,四川省文联新文艺工作有了务实的抓手和推手。

  强化“文艺两新”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文艺工作的新要求,也是中国文联“十四五”时期改革发展工作重点。四川是全国“文艺两新”大省,新文艺组织多达8万余家,从业人员近280万人。因此,四川省文联延伸工作手臂,扩大覆盖、创新方式,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服务引领十分迫切。

  一是积极筹备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文艺两新”行业党委。争取以省市区共建模式在成都红牌楼片区创建四川“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区,努力推进四川省“文艺两新”抱团聚合发展。二是贯彻落实好《中国文联关于开展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的实施意见》,积极申报和组建四川省文联“文艺两新”服务中心入驻四川“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区,开展对“文艺两新”的政治引领、职称评定、艺术考级、产业培育、培训维权、评先选优、年审管理等工作。三是规划建设四川省“文艺两新”网络平台,建立大数据资源库。

  聚合发展已起步,良好态势已初现。3月底前基本完成了《四川“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区策划方案》的意见征求,开展了“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和“四川省文联文艺两新服务中心”申报工作;计划5月召开四川“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区现场推介会;6月至7月完成四川“文艺两新”人才创新与产业发展孵化园区及“四川省新文艺组织发展联合会”挂牌,举办四川省“文艺两新”成果展;年内争取实现100家以上新文艺组织或文化企业入驻园区。多措并举,创新工作机制,释放潜能活力,促进“文艺两新”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