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作品,散发着历久弥新的馨香
——记“心影馨香——孙宗慰绘画主题展”
栏目: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宫剑南  来源:中国艺术报

塘沽新港(布面油画) 孙宗慰

  “孙宗慰先生是一位富有艺术理想、充满艺术情怀的美术家。他在多种艺术主题和绘画的多种样式上勤奋探索,潜心研究,于年轻时代即展现出优秀的才华,更在不同历史阶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意识,有着丰厚的艺术积累。”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说。提起孙宗慰这位20世纪中国美术名家和美术教育名师,人们大多会联想到他的两段经历——“徐悲鸿的得意门生”“跟随张大千赴敦煌进行学术考察”。他在徐悲鸿写实主义美术教育体系下成才,关切现实,描绘普通人的生活风貌,以抒情的造型和笔调画出了诗意的光彩。20世纪40年代的走向西部,让孙宗慰为当时的画坛带去了感受西部民族文化与丰富生活的清新之风,他的作品展现出了将传统绘画精髓与现实体验相结合的艺术新路。2月28日至3月26日,由中央美院主办,中央美院党委宣传部、中央美院美术馆、中央美院油画系承办的“心影馨香——孙宗慰绘画主题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展览以“天地霓裳——边地佛国的丽影姿色”“江水东流——长河行旅的移步换景”“馨香无尽——梦寐以求的平川牡丹”3个篇章予以呈现,通过油画、中国画、素描、线稿约155件(套)作品展示孙宗慰的人生历程与艺术贡献,并纪念其诞辰110周年。

  在《月牙泉》《蒙藏女子歌舞图》《驼队》《西域少数民族服饰册》《安西榆林窟菩萨舞踊图》等一系列描绘西部风情的油画、彩墨作品中,孙宗慰开辟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1941年,在时任中央大学艺术系主任吕斯百的推荐下,孙宗慰作为张大千的助手赴敦煌进行考察,在那里,他临摹壁画,同时进行佛像写生。第二年,他们离开敦煌来到青海,在青海塔尔寺,孙宗慰见到了蒙藏各族同胞热闹非凡的庙会,不禁被令人目不暇接的少数民族衣装、服饰、活动所吸引,他投之以极大的热情对少数民族同胞的生活加以表现。孙宗慰对描绘民间特殊风俗尤感兴趣,并把这种兴趣与用写实表现人民生活的主张契合起来,通过少数民族人物的造型、活动表现他们的神态。这种兴趣在展出的反映少数民族生活场景的作品中,很多以入微的细节进行了表现,比如《负水者》中勒紧的绳子和用力的双手、《驼队》中有着水汪汪大眼睛的骆驼吐着口水,以及《蒙藏女子歌舞图》中适当夸张、变形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的不只是少数民族风貌,还有属于每个少数民族同胞的个人面貌,特别是《蒙藏女子歌舞图》把中国画的皴法与西方写生相结合,在现实主义的艺术道路上体现出诗情画意。

  遒劲而有韵味的线条,明快且淡雅的色彩,这种“中西结合”在孙宗慰绘画里表现得十分自然,这也是他精通中西绘画的结果。在本展策展人、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教授曹庆晖看来,展览是一个试图以画家的“绘画性”实践为主要侧重,兼顾情境带入和怀想引发的展览。他说:“孙宗慰的‘绘画性’实践是中国绘画‘现代性’实践中的一叶。从他1934年至1938年在中央大学艺术科师从徐悲鸿等人学习西画,1941年至1942年在敦煌等地协助张大千临摹壁画和整理画稿,可以了解到实像模写和心象图绘两种不同文化的主流绘画系统对孙宗慰绘画性实践的筑基与影响。实像模写的写实性与心象图绘的图案性在孙宗慰绘画实践中的融通反映,即是孙宗慰绘画性实践的主脉和主题。”

蒙藏女子歌舞图(布面油画) 孙宗慰

  自20世纪40年代前往西部,孙宗慰就在那里认真研究、吸收借鉴了中国传统艺术的精华,在文化溯源和艺术寻根中坚定了中国文化自信。新中国成立后,孙宗慰走向了港口、京郊,走遍祖国各地,创作出大量表现社会主义生产建设热潮和人民生活新变化的作品。如《北平市民生活——景之运粮》《女车工》《天津新港》《塘沽新港》等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反映新中国成立后劳动建设的作品,表达出孙宗慰迎接新中国诞生的高昂政治热情。这时的孙宗慰用画笔尽情地讴歌新生活,特别是到石景山钢铁厂考察体验生活后所画的大量写生,最终创作成具有特定历史意义的油画作品。“孙宗慰先生是一位不求闻达、甘于寂寞、信守艺术纯粹精神的师长。他的作品所表现的内涵都是发自内心的真诚感受,在尚美的追求中体现形式语言的美感,以‘画家之眼’观察自然景象,更以‘画家之心’歌咏自然生命,并且在教书育人的生涯中体现出这种大爱之心。”范迪安表示。

  “上去高山望平川,平川里有一朵牡丹。”曹庆晖以一首青海“花儿”比喻展览所强调的“绘画性”:“绘画性就好比平川牡丹,看去容易摘去难。”孙宗慰45岁后疾病缠身,在特殊的年代享寿未及古稀。展览最终以孙宗慰开笔但未成的一件白描莲花作为结束,以示其实践启程,事业未竟,却暗香浮动,引人入胜。而在创作上中西兼能、能够融变传统的孙宗慰,人们对他绘画艺术的发现、研究和收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