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国际纪录片人的中国情缘
——谈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的创作
栏目:新视线
作者:韩飞  来源:中国艺术报

  纪录片以真实性为灵魂,是讲好中国故事的生动视听媒介。近年来,越来越多知华、友华的国际传媒人士在与国内机构的合作下,选择用纪录片、以他者视角切入中国历史与当下,这些作品在海内外广泛传播,向世界展现了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由中宣部国际传播局指导,中国传媒大学、“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出品的系列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日前播出,该片聚焦魏克然·钱纳(印度)、柯文思(英国)、竹内亮(日本)、费嘉炯(美国)、奥利弗·格兰让(瑞士)5位国际知名纪录片人在中国的生活和创作经历,以他们的作品为叙事线索,从第一人称视角出发,通过深度采访和纪实跟拍,讲述了他们镜头内外的中国故事。

  透视中国发展奇迹的魏克然,关注普通中国人奋斗逐梦的柯文思,促进中日友好交流的竹内亮,观察中国历史文化的费嘉炯,踏上大美新疆土地的奥利弗……他们带着好奇心走进中国,以平视、温情的姿态,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一段段由国际纪录片人镜头记录的纪实影像,不仅是对中国社会的真实呈现,也深藏着他们对于中国的深厚情感。

  《镜头里的中国》在创作上最大的特点在于,这是一部“关于纪录片的纪录片”,即“元纪录片”。影片在5集篇幅中,分别将5位国际人士的代表性中国题材纪录片作品集锦,并通过纪实跟拍和深访的形式,展示了他们对纪录观念的理解和创作过程的分享。这种设计让作品形成了“片中片”式的套层结构,而5位创作者多样化的作品观照了中国的方方面面:魏克然的纪录片《习近平治国方略:中国这五年》连同多位国际顶级学者和青年探访人,透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领导下的中国发展变革;竹内亮亲历创作现场,纪录片《我住在这里的理由》搭建起中日沟通的桥梁,《走近大凉山》《再会长江》用影像见证大凉山地区和长江沿岸的十年变迁;柯文思以他的睿智和沉稳,通过纪录片《善良的天使》审视中美关系的未来,《柴米油盐之上》则以冷静的观察书写中国普通个体的逐梦历程;奥利弗凭借开朗外向的性格,在纪录片《奥利弗游中国》《我的新疆日记》中,探索、游弋、对话,发现中国的美食、美景和暖心的人;历史学者费嘉炯则在纪录片《战火围城》《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中客串,讲述中国艰苦而伟大的抗战历史,以《上海爵士一百年》见证上海爵士乐百年变迁与上海城市文化发展……《镜头里的中国》正是将这些优秀作品的精彩瞬间进行了集中呈现,5位纪录片作者纷繁的作品时空拼贴出多焦点、多视角的中国立体图景,从而产生聚合效应。

  而在叙述视角上,本片可以被归为一部自传体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重点呈现了国际纪录片人的中国情缘,追问了5位纪录片人“为何来到中国”“为何记录中国”“如何向世界呈现中国”等关键问题,观众可以跟随主人公的第一人称讲述,了解他们所经历和见证的、质朴温暖的中国故事。片中,来自主人公的作品时空、工作生活时空,与中国的发展时空相互交织,产生了巧妙的互文和互动关系。这些国际人士关于纪录片的深刻理解、生命经历的独特体验、创作过程的精彩分享乃至对中国发展变革的体察和认知,共同营造了本片的叙事张力和看点。

  当前,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国际传播效能的战略背景下,中国纪录片国际传播的观念和路径亟待变革。在“自我言说”的中国话语和叙事“走出去”被认为效果欠佳的情况下,加强中外合拍与合作传播能力建设成为一种效能提升导向下的战略选择。在这其中,邀请知华、友华的国际纪录片作者和传媒人士来到中国,以纪录影像为媒介,以更加能动可控的“他塑”方式建构和传播中国形象成为重要策略。

  “请进来”一方面是对“他者”同样作为中国故事国际传播的主体的一种肯定,这种肯定包含了认可“他者”更易体察和把握国外观众喜好和接受度,降低文化和意识形态差异带来的障碍,还能利用与国外观众天然的主体亲近感,提升内容的传播力、说服力、感召力、公信力;另一方面,“请进来”也隐含了在国际传播效能提升诉求下中国故事更好“走出去”的初衷,超越了被动的“他塑”,成为一种借助他者力量,联通中外、形成合力的合作传播实践。在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野下,“请进来”亦是一种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行为,在实现“借嘴说话”“借筒传声”的同时,也“经营”了纪录片领域的国际“朋友圈”。

  以纪录片为媒介,讲纪录片的故事,分享纪录片人的事迹,促进中国题材纪录片的国际传播,开发纪录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多主体协同力量,团结国际“朋友圈”,可以说,《镜头里的中国》做了一次积极尝试。

  (作者系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副教授、纪录片《镜头里的中国》执行总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