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远山花开》:发展视野下的乡村愿景
栏目:视点
作者:王海洲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202303/W020230315301106117952.jpg" OLDSRC="W020230315301106117952.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电影《远山花开》剧照</font></p>
<p>  西安嘉方影视有限公司出品的新片《远山花开》,是继电影《野山》之后,新的一部关于陕西南部乡村生活的重要影片,该片以一个南京来的支教女教师的视点,聚焦于解开一个孩子的“心锁”这样一条主线,叙写了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陕南故事。</p>
<p>  陕南秦岭山区,历史上是秦楚文化的交汇之处,武关雄踞,素来是征战之地,因为交通不便,长期以来山民生活艰辛。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了这里,山民们也萌动了变革的愿望,想让贫困的生活变个样,于是也就有了影片《野山》。《野山》是中国拍摄的反映改革开放社会实践的电影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一部,它触及到了改革的本质,就是心灵的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革。《野山》提出了一个重要命题,在传统羁绊沉重、生活环境闭塞、思维定式僵化的偏远农村,乡民不进行灵魂的改革就无法实现乡村的变革、促进社会的发展,于是影片就塑造了禾禾、桂兰这样的农村觉醒者形象,希望以他们的典型力量引领农村的变革、脱贫致富、改变面貌。</p>
<p>  《野山》聚焦改革开放初期陕南鸡窝洼的人家,《远山花开》则再现了40多年后走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陕南大麦村的人们,展现了当下陕南乡村的生活现状,也通过现状折射了历史,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踔厉奋发、改变家乡面貌的向上精神。</p>
<p>  《远山花开》的主人公、大麦村教学点的孩子们,论年龄,他们应该是《野山》中禾禾、灰灰、桂兰、秋绒的孙子辈,相比改革开放初期的上世纪80年代,经过了脱贫致富的社会变革,这些孩子的生活已经摆脱了温饱问题,他们有了更高的人生诉求,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天赋的全面开发。相比前辈,孩子们不再为温饱而困扰,但是他们渴望感情生活、精神生活更完美更完善,这也是影片叙事的核心、表达的要点。</p>
<p>  中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中国的经济成就是如何取得的?中国的经济发展是中国人突破传统、付出心血汗水干出来的,这里边既有科研人员的智慧创新,也有乡村百姓的砥砺奋斗、艰苦付出。中国有深厚的传统,“父母在,不远游”是我们这个重视传统伦理、重视孝道的民族的古训,但是改革开放的大发展时代,为了让工厂运转起来、向世界各地输送物资,为了让农村剩余劳动力能够发挥效力、促进乡村经济,时代洪流之下,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离开故土,进入城镇、进入工厂,就像《远山花开》中多名孩子的父母,到城市去、到工厂去打工。这些劳动者,在新的时代,突破了传统古训,在将中国建设成为制造业大国的道路上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同时,他们也通过劳动获取了报酬,回馈乡村、惠及家庭,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家庭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他们离乡远行、走向都市,让他们跳出了偏狭的乡村视野,看到了现代文明、时代生活,让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得到进一步升华,也会萌发改变自我、改变家乡的动能,为乡村振兴储备了智慧财富和人才力量。影片中的大麦村也在变革中实现了进步,时代的气息逐渐地进入乡村,校舍得到了改善,捐赠的物品中出现了钢琴,大学生村官正和村民们一起为乡村振兴寻找出路,更重要的,来自都市的女教师为乡村教育带来了新的方式、为乡村育人指出了新的方向。这一切,都预示着乡村发展的新动能、新前景。</p>
<p>  在看待这些发展势能的同时,也要思考,在获得经济发展的同时,乡村社会付出了什么?这就是《远山花开》聚焦的问题,乡民们付出了情感的代价。作为一个追求伦理教化的民族,追求“相与之情厚”的文化,我们的文化追求团圆,但是青壮年人离乡打工这个时代选择,让中国乡村百姓付出了沉重的情感代价。青壮年人离开了故土,跟家庭、跟老人、跟孩子分离,自己在外苦干,守家人在乡苦熬,三代人的付出,走出来中国经济现在这样的一个大的体量。《远山花开》看到了这些问题,反映了这些问题。女老师刘晓慧带着孩子们喊山,旷野山巅,孩子们放开自我,站到山上去喊,喊着、喊着,潜意识中最深层的情思喊了出来“爸爸、妈妈,我想你们了”。这个场面,导演设计得极富感染力,银幕上,孩子们哭了;银幕下,观众为之动容,并进而深思在中国经济发展这样的一个大的时代使命面前,这些孩子也是作出了贡献的,他们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出了自己的情感。</p>
<p>  当社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这些孩子的情感缺失需要抚慰,他们对于社会发展的付出需要弥补。这就是《远山花开》为未来乡村进步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愿景。中国已经进入了追求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人口红利已经走到顶点,中国的高质量发展除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人的素质的高质量培育也是一个重要命题,规模性地提高农村人口的质量,把“小镇做题家”“乡村做题家”培养成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人力资源突破口。《远山花开》提出了问题、书写了愿景,孩子们有了开阔的视野、完备的素质、健全的人格,有了人生自信、有了创新动力,就会为中国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乡村的孩子,他们在国家的政策支持下、在支教老师的努力下,天赋潜能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他们的人生就会春风扑面,中国的未来就更有希望,这就是《远山花开》给我们最有意义的启发。</p>
<p align="right">  (作者系北京电影学院教授)</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