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粤港澳大湾区,
打造“大作”、培育“大家”、推出“大展”
栏目:两会专访
作者:本报记者 马李文博  来源:中国艺术报

在粤港澳大湾区,
打造“大作”、培育“大家”、推出“大展”

——专访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美协主席、广东画院院长林蓝今年的建议聚焦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粤港澳大湾区,探索美术创作引导机制,并使之发挥出更大效能。这基于林蓝和广东省美协发挥文联组织的“两个优势”,用两个月的时间对广东省内各地美协、美术家进行“一竿子插到底”的走访调研,也基于林蓝对传统、对时代、对艺术作品价值的认识,对艺术家传递精神责任的深入思考。

  中国艺术报:首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能否谈谈今年提交的建议?

  林蓝:今年的建议是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实施“大作”“大家”“大展”三大工程建设,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美术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更好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内容包括瞄准“大作”孵化培育工程,建议国家以更大力度支持在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一批具有中国气派、聚焦时代主题的精品力作。聚焦“大家”重点培养工程,加大粤港澳大湾区名家大师和优秀中青年美术人才的培养与推介力度。推动更多“国字号”大展落户大湾区,举办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展览活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艺术报:您与广东省美协走访并调研了广东省内美协与美术家现状,能否谈谈这次调研中看到的情况?有怎样的启发?

  林蓝: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要把来自广东文化文艺行业的声音带到全国两会,我希望我所说的不是“小我”,而是能够反映基层美术工作者的建议,那么前提就是调研。机缘巧合的是,在去年6月,广东省美协对广东省21个地级市做了“一杆插到底”的调研,我们去了“四院两馆”,也拜访了老领导、老艺术家、老顾问。我深刻地感受到,广东在过去、现在、未来都是文化和美术大省。这基于一支梯次分明、实力雄厚的老中青创作人才队伍,而且这支金字塔式的队伍中很多人分布在我们的核心创作机构“四院两馆”中。百年来的广东美术,从岭南画派一直到今天,从以花鸟为主到以山水为主再到以人物为主的中国画领域,都有代表性艺术家;再加上从事雕塑、油画艺术的艺术家,构成了广东省美术大作、大家的现状。调研还发现,广东省即将在今年拥有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的美术馆群,并将不断有大展推出。因此我们在调研后,经过对人才、作品、展览的了解,形成了2万多字的调研报告,并在报告基础上规划了广东省美协未来5年的工作计划。我今年提交的建议也是在调研报告的基础上生发的。

  中国艺术报:谈到大作,您怎样理解当代作品的经典标准?在传播大湾区美术当代经典方面有何设想?

  林蓝:无论用什么样的技术、创作手段,艺术的最高标准是要感动人心、震撼人心,技术和创作手段是作品的支撑。我认为可以用三个方面标准来衡量经典:第一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艺术家必须有鲜明的个人面貌,才能“木”秀于“林”。作品的格调和功力是否俱佳、技法是否成熟完善,是艺术家能够做到且毕生追求的价值。第二是空间的价值,艺术家在当代有否影响力,在什么空间里产生了影响?这些和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有关,也有比如市场的选择、时代的选择等外在、偶然因素存在。第三是时间的价值,艺术家只有创造出新的、具深度与高度且立得住的艺术形式时,才具有历史价值,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层面。评价一位艺术家不能靠一时、一地决定,而是需要相当的时间、空间来审定。

  对于大作、大家的传播,我有一些设想。例如在主流外宣平台矩阵的电视、网站、客户端开设专题专页,做好美术作品解读翻译;组织境内外知名美术家在大湾区和重点国家地区采风创作,推出“中外联名款”“中外融合款”等;为美术大家、青年美术家代表量身定制海外社交平台账号,孵化网络美术“大咖”,开设相关节目栏目,鼓励美术家积极发声,开展名作解读、作品征集评选、中外美术鉴赏等活动。

  中国艺术报:您认为从社会层面如何引导增强画家创作精品的意识?

  林蓝:引导、扶持更多艺术家投入到艺术的终极价值、精品价值的追求中去,要从系统层面来着手,需要国家层面、区域层面的政策去引导扶持。我建议组织的“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就包含这样的考虑。香港、澳门是以商业为主的城市,文化如何能跳出全盘商业化操作?我们如何能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掘出更多作者?通过重大主题美术创作工程引导艺术家投入到精品力作的创作中,其工程的资金扶持可以使艺术家在一段时间里心无旁骛地创作,当众多好作品累积起来时就能出大家。

  建议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机制,这种机制能够把在创作工程中产生的一批老中青作者联动起来,当有新的题材、新的工程时,我们再继续引导他们加入进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对于好的作品,将联动粤港澳大湾区的美术馆来做收藏。这个标准非常严格,如果能一直走到第三步的话,实际上就是一个精品意识的引导过程。

  中国艺术报:您觉得数字艺术给传统艺术带来了什么影响?

  林蓝:古人说,山水可居可游,但又何曾坐过高铁、飞机,何曾在高空俯瞰、一日千里。比如田黎明老师、方向老师画的已是人物山水、都市山水,他们更多在反映城市生活,反映日新月异的技术状态,这其中人的状态也已经在变化了。但是,表达人类共同情感的部分手段没有变,不断求新是为了求生存和发展,就像中国画的载体、材料不断变化,利用数字媒介也是在适应时代的变化。无论用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还是如今的新媒介、中国画,传承的都应该是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色。在艺术里,有时候新就是好,我们工作的目标则是让广大受众能够真正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好,人们才会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

  同时,艺术不应互相计较哪个门类占比份额多还是少。一种艺术形式、文化状态,乃至国家、社会的文明,必须要有活力的状态才能向前。所以新旧门类之间并不是有敌意的,而是共存的。很多不同的艺术种类生气勃勃地发展,才叫作生态。

  中国艺术报:在中国美术史上,对传统的回望往往意味着找到重新看待传统的一个角度,为当代的艺术添一把新柴,您从什么角度看待中华文明经典、中国艺术经典?哪些传统资源值得重视?

  林蓝:“精神传承、形式创新”。中华文化里的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格局、中国情感是要传承的,而不是某些程式和腐朽的符号。守正是最好的传承,但创新是守正最好的保障。如果不创造时代价值,就会被传统里以往的价值覆盖了。这一点鲁迅先生早就批评过,老祖宗的一张桌子,动一动都不行,我觉得那就是腐朽、固化的思维。创造新的表现形式、具有时代活力的形式,才是真正好的传承、好的守正。

  在学习艺术之初,我们会非常直接地对某一种传统里的某一个状态、某一张画、某一位艺术家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吸取我们艺术最初的营养。传统经典好就好在它的丰盛,经典有很大的容量,所以有着很强的吸引力,让我们一辈子可以从经典中不断去吸取最初和后来持续的营养。对于传统资源,我觉得可以无拘无束地去继承和吸取,但是要充满活力地去创造。譬如一些达到很高艺术状态的大家发自内心地佩服黄宾虹先生,但有些人就觉得他的作品没有构图、线条不够漂亮,那就可以吸取包豪斯的思想。不同层面的艺术家所吸取的营养是不一样的,学习设计的人不一定非要从黄宾虹先生着手,可以个性化地去找到传统,不能一概而论。每一个艺术创作者都要遵循内心的声音,去找寻最初和持续的营养,在营养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创造,这是作为艺术家的勇敢和真诚。

  中国艺术报:您认为画家表现传统文化题材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林蓝:在重大主题创作里,画家需要大量地调研史实,包括了解文物、故事、传说,深入到各种各样的文本当中,然后形成创作的文本基础。但只要创作重大题材,就不能有硬伤。在文本的基础上,选取其中适合视觉表现的内容,适合绘画艺术表现的片段,生发出适合当代人观看的表现形式。文本所呈现的是历史真实,艺术家要呈现的是艺术的真实,所以在把画面组织到创作中的时候,要注意的是史实跟表现的关系,在文本之上创作出艺术表现的形式。一个艺术创作者需要不同的营养,其实对史料的研习过程也是吸取营养的过程。如果创作者是有心人的话,研究也会反哺于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