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歌剧《天使日记》剧照
湖北抓这个戏抓得非常好,是湖北必须要做,且要做好的事。这个事件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通过这部作品展现了国家形象、中国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人民的强大伟大。
——中国民族歌剧传承发展工程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乔佩娟
歌剧《天使日记》一剧生动地揭示了白衣天使的崇高与平凡,也形象地告诉了观众“天使在何方”:“传说中的天使,其实你就在身旁;传奇里的天使,其实你就在心上。”这正是两幕戏最后反复吟唱的颂词,也升华了该剧的主题。新时代需要赞美天使,赞美人生,赞美真善美!
——中国剧协原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中国现代戏研究会会长季国平
《天使日记》思想与艺术性有机统一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纪实性与艺术性更紧密结合,为戏剧舞台提供新经验。抗疫题材民族歌剧《天使日记》,以疫情突降的武汉为背景,以护士长兰之念的战“疫”日记为剧情串联形式,为记录时代大事件做出可信艺术报告。艺术工作者的自信自觉、责任使命和创新精神令人感佩。作品时代性艺术性的相互融洽将在中国艺术史写下新的一页,为戏剧艺术与时代同行提供鲜活的当代示范。二是多侧面全景式勾勒,独特结构更显格局宏阔。作品从抗疫护士日记切入,却没有局限于医护救治,而是视野开阔,构建了多条情节线,勾连起广泛社会侧面,再现了武汉抗疫的现实场景。规模宏大,气势恢弘,剧中物理时空和心理时空不断交错跳跃拼接,从容自然。多线并行交错的呈现方式,有力唱响生命至上、人民至上的艺术赞歌,彰显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使命情怀。 《天使日记》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生活真实之上的艺术真实,来自于政治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独特结构和开阔视野为戏剧舞台如何提升震撼性、开拓表现力带来审美新视角。三是音乐的民族与现代相谐,更富地域性和感染力。作品将西洋歌剧和民族歌剧结合,杂糅湖北民族音乐和戏曲音乐素材,追求抒情、深情而细腻的音乐表达,在民族与现代之间的平衡上,体现的既是民族风格、又具有现代节奏和风貌。同时,加入了一些戏曲的创作手法,具有亲和力和创造力。整部作品平实质朴亲切,而音乐风格抒情细腻朴素,表里相融。音乐风格的理念与设计,为提升主题和情感、突出人物形象起到重要作用。
—— 《人民日报》文艺部原主任、《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刘玉琴
民族歌剧《天使日记》成功地刻画了以兰之念、黄鹤、方医生为代表的为湖北抗疫舍身忘死拼搏奉献的一线医护人员,讴歌了一群有理想有抱负的90后、00后医护群体,弘扬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它是一部有道德、有温度、带有纪实风格的歌剧佳作。作曲音乐风格很大气,音乐旋律非常流畅,主题歌《天使之歌》用了八六拍,温馨委婉,很有青春气息。导演的舞台呈现非常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兰之念和黄鹤在不同的时空互诉衷肠的情感表达很动人、很给力。
——中国歌剧研究会主席、作曲家王祖皆
我认为它是抗疫题材中最精致的、最打动人心的一部剧。这种日记体的方式,带有很强的纪实性、真实感,特别接地气,顶层的叙事、心灵的叙事、激情的叙事,把时代的氛围和时代的情景很好地表现出来了。
——著名评论家汪守德
点灯的张师傅的三次出现,不仅仅是三次具有诗象征意味的重复,而是像《红楼梦》里刘姥姥三进大观园,是这部作品结构的三个台阶,是结构进展不断向上攀升的三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原院长,剧作家、评论家欧阳逸冰
《天使日记》有一种别样的风貌,值得我们探讨,凸显表明几年来中国歌剧所进行的新民族歌剧运动取得实质性进展,不是说这个本子完美无缺,但是不妨碍它是一出伟大的戏剧。取得实质性进展代表着中国歌剧文本创作者们开始有了一种能力,就是面对不同题材,中国歌剧的作者们能够用不同的、大胆的,同时又是非常贴切的、可用的题材样式进行创作,表明这样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专业的阶段。主旋律戏剧曾经一度出现的千篇一律,一个模式对付各种题材的格局开始被打破,对于歌剧界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剧作家黄维若
《天使日记》是一部直面现实,开掘时代精神、开掘社会形态、开掘百姓心灵的具有新时代气势的歌剧精品力作,是一部把握歌剧审美特征、观照中华民族审美特点的民族歌剧和中国歌剧。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原董事长、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官林
该剧的创作勇气给我带来感动,能够接受武汉人民的检验。文本到音乐到舞台的呈现是浑然一体的,这种浑然一体是朝着一个情感深处方向走的,这是这部民族歌剧非常强烈的审美感受。
——著名导演、编剧黄定山
宣扬真善美,是一朵很鲜艳的花。如黄鹤牺牲以后,黄鹤一去不复返,结合了武汉的特点抒发感情,前面感情的积累到这里爆发,打动人。
——著名剧作家冯柏铭
一开始的路灯,我觉得用得好,现在一想到这个戏就想到黑暗是暂时的,光明总是会亮的,作者和导演这一笔就让我难忘,艺术要靠形象。孟卫东的音乐,写民族的东西学洋不怪,他的音乐我听起来很舒服,很中国的语言和我们的民情紧紧结合。
——中国歌剧研究会首席顾问、作曲家羊鸣
歌剧《天使日记》的音乐是中国歌剧事业半个多世纪以来“分头发展、殊途同归”的结晶,既遵循了西方歌剧的“范式” ,又融入了中国民族歌剧的特点和色彩,而使其既是国际的,更是民族的,其交响性和民族性为中国歌剧的发展提供一条值得继续探讨的创作之路,是歌剧艺术本土化的一种可喜的模式。该剧中多段咏叹调深刻而细腻地表达了主人翁内心极具张力的情感起伏,成为本剧的主轴和华彩。
——中国歌剧舞剧院原艺术总监李小祥
将日记作为叙事的角度非常好,日记既是一种定格,同时也是历史的见证,具有真实性,富有情感性。黄鹤与兰之念作为核心的主人公,是一条主线,各地援鄂医务人员是副线,病患也是副线,一主几副互相交织在一起,完整的戏剧结构建构起来了。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挂职)邓凯
《天使日记》是一曲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英雄赞歌,这部剧作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在于其对于事件事实精准的捕捉、巧妙的提炼;《天使日记》是一场气势恢宏的艺术盛宴、一曲情深意切的民族史诗,是一部名家汇聚、名团创新的精彩呈现;《天使日记》还是一部立足经典、推陈出新的优秀民族歌剧。湖北省歌剧舞剧院是中国民族歌剧的高地。曾经创造《洪湖赤卫队》60年久演不衰奇迹的湖北省歌剧舞剧院,如今凭借《天使日记》再度创造奇迹。
——《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李舫
这部戏不仅展示了抗疫的力量、团结的力量,也看到了我们传承中国民族歌剧的力量。这部歌剧让我想到了毛泽东同志的一句名言,“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确确实实这部戏给予我们这样的力量、给予我们这样的启迪,我们这个民族是可以战胜一切的。
——著名评论家、剧作家王道诚
这个歌剧给我最大的印象它是一个特别打动人心的歌剧,作为我个人来讲,我更看中这部戏的人性化的特点,我特别地感动,因为我认为人性是最伟大的,特别是在灾难降临的时候,能够把伟大的人性烘托出来,这是一部艺术作品最成功的地方。
——著名评论家、演奏家景作人
阴阳两隔这场戏处理得非常高级,我们看惯了阴阳两隔都是站在这唱、站在那唱或者转着唱,前面他们两人转着唱的时候,我没有觉得有什么高明之处。但是当兰之念倒下去,就是在音乐中展现的肢体动作,那是最高级的一场戏,感觉真的就是灵魂在交流,甚至于是附体,他附于她的是一种生和责任的力量。
——《音乐周报》副总编辑陈志音
歌剧《天使日记》记录的是抗疫这场大战大考,表现的是抗疫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但它不是突击完成的应景之作、直奔主题的概念创作,而是从生活的一线、情感的深处,触发创作的灵感,寻找形象的种子,以审美的意象与鲜明的形象完成对武汉抗疫进程的艺术再现;它是全景的、立体的、宏大的,更是细微的、典型的、意象的。
——《文艺报》新闻部主任徐健
在民族歌剧样式的探索上,《天使日记》经过打磨提升,犹如浓墨泼彩,为书写民族精神图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样本,其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宏大叙事与细腻抒情相得益彰;二是旋律优美、织体丰富又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三是再现与表现肌理相连、声气呼应。这些特点如同金丝银线,穿引着散点的人物与事件,交织成丰富铺展的、便于歌剧表达的个性化风格,述史记事而恰承其重,让人印象深刻。
——《中国艺术报》新闻部副主任郑荣健
《天使日记》的创作让人眼前一亮并颇为慨叹就在于“现在进行时”,该剧实际是“当时人创作着的当时事演出给当下的观众看”,在现实题材中也属于重大时代事件的宏大叙事题材,既“近”且“大”,难度可想而知。创作这一题材需要大勇毅和大智识。而该剧所呈现出来的舞台品相,则再次证明当艺术家创造力“满血”时则没有创作不好的题材。
——国家京剧院创作和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正贵
歌剧《天使日记》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