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书写
——谈戴淑娟的美术创作
栏目:画者
作者:易英  来源:中国艺术报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系统字体--;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left-width: 0px; 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202211/W020221123342688202895.jpg" OLDSRC="W020221123342688202895.jpg"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ff">待到山花烂漫时(中国画) 戴淑娟</font></p>
<p>  历史的书写就是从历史中走过来。作为国家一级美术师、青岛市美协名誉主席、青岛画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戴淑娟的艺术有一个历史的出发点,一个历史的轨迹。历史的出发点就是传统的笔墨,初起于她的学习经历,刻苦地临摹古人,打下了坚实的笔墨基础。但是戴淑娟没有停留在此,而是对传统作了综合性的继承,她要对传统进行改造,就不只是传统笔墨的重复,而是要增添新的内容、形成新的面貌。在传统笔墨上,戴淑娟也不是只学一家,巨然的披麻皴、范宽的雨点皴、李唐的斧劈皴,都被她吸收,这是最早的综合。</p>
<p>  在后来的发展中,戴淑娟再把其他的因素结合进来,先是不管哪家哪派,学来为我所用;后是不管哪个画种,打破山水花鸟的区别,用山水画的山脉感觉画梅花的盘根错节,用山水画的斧劈皴画花鸟的枝干,用花鸟画的灵动诠释山水的俊美,甚至还吸收了水彩画法,扩充了山水画的深远空间。</p>
<p>  《只留清气满乾坤》是戴淑娟专门为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主会场创作的。这幅作品画出了别具风格的梅花图,梅花的枝干似山水画的笔法,线条连贯,笔势强劲,枝干的组合交错有如奔涌的群山,一种不可阻挡的气势,从画面的右下方倾斜着地向上冲决。梅花的画法也很特别,不像一般的画梅着重梅花的形状,而是用轻轻的点染暗示梅花的存在,通过与墨色的混合构成枝干的穿插和互补,烘托了红梅生长和向阳的气势。实际上这幅画还有一个内在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它更像一个抽象构成、一种运动轨迹。在她的意识中,有着现代艺术的要求,但是藏而不露,反倒是从传统内部做了语言的转换。</p>
<p>  《报春图》也是具有山水画的气势。她原来就想画山水画,因为要表达宏大主题、雄浑气魄,山水画最为合适。在“搜尽奇峰打草稿”的过程中,从自己的风景写生中,看到了一幅一幅古树的速写,古树的主干盘根错节,分枝挺拔强劲,充满了生命力。她从中得到启示,以古树代奇峰,以苍劲代秀美,用山水画的斧劈皴增加画面力度和雕塑感;用山川江河的气魄,凝聚成梅枝俊朗的走势,展现生命的活力和向上的气势。</p>
<p>  这是一种历史的书写,是一个形式创造的历史,这个历史还没有完结,因为她总是不满足于现状,总会寻找新的表达。其实,戴淑娟还有另一种历史的书写,不是形式的历史,而是文化的历史。</p>
<p>  在形式上,她循着历史的线索,综合各家各派,到今天形成自己的画法。在内容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形式服从于叙事,用形式叙述文明的历史。她始终坚持笔墨的基础,但又不是空洞的笔墨游戏。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由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收藏的《真朴固存》是麦积山石窟采风作品,既不是水墨写生风景,也不是佛像的临摹,而像笔墨堆砌而成的古朴意象。麦积山是一堵峭壁,洞窟开凿其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这个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雄浑博大,气象万千。说是古朴意象,则是那种艺术感受,麦积山石窟是中国早期艺术的代表,也是中国艺术的源头,它和自然融为一体,同时也具有远古艺术的古朴与纯真。</p>
<p>  还有一幅画《妙悟自然》也是巨幅之作,应是敦煌采风所得。作品没有停留在敦煌,而是从敦煌延伸,展开历史的画卷。大写意的山水有泼墨效果,又有抽象化的隐喻和暗示,重墨之处如历史的起点,久远而幽深;空白处则似历史的江河,飞流直下,奔腾向前,在历史的拐弯处标记了文化的符号。敦煌壁画的标志性色彩与动物,颜色显现在大写意的墨色中,动物隐藏在山水画的丛林里,传统文化的不同形态在现代艺术的观念中拼接在了一起。戴淑娟的现代不是那些现代主义艺术的样式,而是她自己的现代,从古代走到现代,将古代的艺术语言逐步改造为现代的语言,将古代的图式转变为现代的景观。</p>
<p>  戴淑娟创作了许多作品,经历了学习、探索、发展、创造的多个艺术阶段,从传统出来,勤于观察,长于思考,体验人生,放眼历史与社会,置身时代潮流,反映时代精神。最重要的是,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语言风格,达到了希望的顶点。</p>
<p><strong>  (作者系中央美院教授、《美术研究》杂志社社长、《世界美术》主编)</strong></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