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粹入梦,解味红楼
——《京韵红楼》音乐会全国首演
<style type="text/css">.TRS_Editor P{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D{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TH{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SPAN{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FONT{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UL{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LI{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TRS_Editor A{margin-top:0;margin-bottom:1em;line-height:1.5;font-family:;font-size:10.5pt;}</style><div class=TRS_Editor><p> 当现场京剧乐队奏响熟悉的旋律——“开辟鸿蒙,谁为情种?”太虚幻境中一曲不朽的咏叹,立刻将观众卷入那场永不谢幕的红尘悲欢。10月28日至30日,以国粹京剧与文学名著《红楼梦》结合创作的《京韵红楼》音乐会首演在北京国图艺术中心音乐厅举行。《京韵红楼》音乐会由中共北京市海淀区委宣传部和北京曹雪芹学会联合出品,由北京京剧院、仙童戏剧制作演出。</p>
<p> 《京韵红楼》根据王立平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所作曲目编配,是一场将经典音乐作品与京剧融合再创作而成的音乐会。音乐会以“大旨谈情”为主题,以《红楼梦》重要人物、经典情节为线索,带领观众由戏入梦、解味红楼。整场演出编排分为四个部分:开场“幻境·仙曲”,展现太虚幻境中,警幻仙子以全知视角对凡尘世人命运的警示;第一场“红尘·警幻”,描绘红尘中的悲欢离合及《红楼梦》中诸多女儿的悲剧,表现无常的世味;第二场“人生·有情” ,描绘人世珍贵的亲情、友情、知己情以及相思情种种,描摹人间的情味、趣味;终场“还原·本真”,黛玉叩问生命的终极归宿,宝玉经历了红尘“有情天下”的悲欢与真情,无复遗恨,修成圆觉,是故事真意的再现,也是最后的至味、忘味。音乐会中,表现黛玉对宝玉知己之情的《枉凝眉》、黛玉与宝钗闺友之情的《秋窗风雨夕》、宝玉对迎春手足之情的《紫菱洲歌》、探春对父母骨肉亲情的《分骨肉》、宝玉对黛玉相思之情的《红豆曲》、黛玉叩问苍天的生命之情的《葬花吟》,尽释世间儿女真情。</p>
<p> 音乐会由著名作曲家、87版电视剧《红楼梦》作曲、北京曹雪芹学会顾问王立平担任总顾问,著名戏曲音乐家、一级作曲朱绍玉担任音乐统筹及唱腔音乐设计,北京曹雪芹学会秘书长、《曹雪芹研究》期刊副主编、《京韵红楼》出品人及总策划位灵芝担任编剧。《京韵红楼》结合近年来曹学、红学研究的新成果,以《红楼梦》第一回中描述空空道人的“16字偈语”“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为线索,创造性地串联起一个空灵浪漫的有情世界。担任《京韵红楼》导演和编舞的著名舞蹈家王亚彬则为这场演出带来了创意和清新美感。《京韵红楼》的艺术再创作与《红楼梦》的叙事特色相应,减少了京剧常见的金戈铁马、热热闹闹的对手戏,取而代之的是有隐喻意味的舞台调度、意味深长的人物心灵独白。音乐会在人物塑造上也有创新,例如林黛玉一角由五名演员分别扮演,表现黛玉不同生命阶段里不同的情感状态。而在《红楼梦》中贯穿始终、对全书思想起着提纲挈领作用的一僧一道,选由京剧中的丑角扮演,不仅诙谐幽默、活泼好看,又加强了仙家“实相”与凡尘“幻相”的对比,更凸显了僧道疯癫落脱、超尘脱俗的世外真人形象。</p>
<p> 在《红楼梦》中,戏曲贯穿全文,其中对声腔剧种、演唱剧目、班社伶人、剧场观众、演戏风俗等都作了细致且生动的描写,真实反映了康乾盛世时,王公贵族及市井民间的戏曲文化活动的繁盛。而在《红楼梦》问世之后,戏曲界对其进行的艺术改编同样历史悠久,其中京剧占有重要一席。京剧“红楼戏”的艺术实践,自清光年绪间“遥吟俯唱”社票友陈子芳始,而后戏剧改革先行者欧阳予倩的《宝蟾送酒》,“四大名旦”中梅兰芳的《黛玉葬花》、荀慧生的《红楼二尤》,都是其中的经典之作。此次朱绍玉对《红楼梦》歌曲进行的二度创作,用原本的歌曲旋律融合了京剧四平调,京剧乐队用托腔保调的方式进行伴奏,增强音乐的情感力量,还加入笙管笛箫等民族乐器增强古典韵味,以“表演唱”的形式融合传统京剧表演技巧,并特别创作京胡协奏曲,使音乐会兼具古典意韵与创新。</p>
<p> 担纲演出的北京京剧院的青年戏曲演员们,在体悟角色的同时成为“红楼梦中人”。音乐会在结构上以贾宝玉牵引出众多角色,贾宝玉的扮演者裘识认为,“《红楼梦》原著中众多的诗词歌赋,以及电视剧中的插曲,都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歌曲是在戏剧冲突特别激烈或情节发展的最紧要关头,当言语不足以抒发情感时,从角色或作者的思想深处迸发出的心声。”除了美妙的歌曲演唱,音乐会中还有许多精彩段落,比如僧道功夫戏、晴雯撕扇舞、京胡协奏曲等。“晴雯撕扇”是《红楼梦》中很经典的一幕戏,这个桥段将晴雯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晴雯扮演者尤雅莹将戏曲中的手势、眼神、脚步、卧鱼、翻身等融入这段生动灵巧的“撕扇舞”中,收获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喝彩。</p>
<p align="center"><img style="border-right-width: 0px; border-top-width: 0px; border-bottom-width: 0px; border-left-width: 0px" complete="complete" alt="" src="http://www.cflac.org.cn/zgysb/dz/ysb/page_5/202211/W020221102276544540603.jpg" OLDSRC="W020221102276544540603.jpg" /></p>
<p align="center">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