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情——植树 王稳苓
由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组织策划,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石家庄市美术馆、李可染画院、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天津滨海美术馆、内蒙古美术馆、成都美术馆、苏州高新区美术馆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中国画双年展全国巡回展于8月20日在石家庄市美术馆开幕。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各地的260余幅优秀中国画作品,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艺术面貌。
中国画双年展已经走过了8年的历程,我作为中国画双年展的发起者和历届组委会主任,对当代中国画的创作生态有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从历届参展的作品看,大多数画家都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欲望。回顾中国画双年展和中国画发展历程我们会发现,任何一件优秀作品的诞生,无不是建立在对自然和生命的不懈追问之上的。因此,创新不只是简单地反映自然之表象的过程,它同时是一个国画家精神超越的过程,生命和文化自觉的过程,语言集成、纯化的过程,对传统的重新认识和对新传统的建构过程。那么,中国画应该如何实现自我超越,如何实现更多有价值的创新呢?我认为,“四个体认”应该是中国画创新并实现自我超越的关键所在。
自然特质体认
作为画家,深入生活、亲近自然是必须的。只有这样,画家才能获得对自然生态的第一感受,同时获得造化所赐予的无比宝贵的创作灵感。
造化是素朴的,同时也是神奇的。当我们深入造化的怀抱中,感受那神秘莫测的万象和合,感受那鬼斧神工的神奇,虽不能尽解其义,但足以使我们兴奋和感动。自然作为一种独特而弘大的存在,无时不在撞击着我们的思维和灵魂,启示着我们的灵感和新的审美图式的建构。
也许,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情况下我们并不是在审美、文化的意义上使用眼睛和耳朵,因为日常的生活往往使我们陷入具体繁杂的事物和功利选择,作为审美的笔墨、色彩、线条、形状、张力、意象等要素往往被搁置或弱化,而走进自然,与造化对话的过程,正是将这些要素唤醒、激活、强化、重构的过程,同时也是创新的重要手段。
当我们在面对自然的过程中,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特别注意还原眼睛的单纯与直觉,这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作为画家,只有当他以自己特有的单纯与直觉感受造化的神奇并把自己融入到所面对的事物或景象之中时,他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独特并具有精神内涵和感染力的作品。在这个时刻,自然和造化在画家的意识中早已超越了它固有的逻辑和意义。它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不但赋予画家新的笔墨逻辑、色彩逻辑、线条逻辑、构成逻辑、时空逻辑,同时赋予画家一种超越的精神张力和生命张力。
生命状态体认
创作的过程是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层面体认的过程。通过这种深层面体认,得以培育出画家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和大美意识。只有当独特的生命意识、主体意识、大美意识在当下人的生存状态的催化与印证之中得以充分彰显时,创作的内在真义方可显现。
人之所以为人,因其有崇高的精神,因其有丰富的情感,因其有强烈的意志。精神、情感和意志是人类的本质力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精神、情感、意志与美有着内在的联系,凡是有情感的地方才有美,凡是有精神张力的地方才有美,凡是有意志表现的地方才有美。当我们真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时候,我们才有可能感受到那无数既平凡而又崇高的精神闪光点以及朴素的情感传达和强烈的意志表现。
可以说,人愈有真情,就愈富有创造的力量。作为画家,要想实现真正的创造,就必须以真诚的情怀走进生活,走进人民之中,充分地体认那些平凡的生命,体认那些平凡的存在,体认普通人的一切喜怒哀乐。在这个层面上讲,创作和创新已不是一种技术行为,而是一种真正的生命行为和精神行为。画家正是通过他手中的画笔,来真诚地表达他对生命的敬重,对存在的敬畏,对人的喜怒哀乐的深深关注。
画家只有用他的赤子之心和画笔去虔诚地表现当下人类真实生存状态的时候,他才有可能进入到一种主客一体、物我两忘的境界。用中国的说法叫神游,用西方的说法叫移情。主客一体即推己及人,借别人以叙自己。这时候,画家面对的一切都渗进自己的灵魂,画家的灵魂也走进了他们的血肉之中。这是一个醒着的人的大梦。这个时候,画家的整个身心都融入芸芸众生,画家自己又无处不在。此时,整个创作过程将成为具有存在意义的自我超越过程和难得的生命之高峰体验。此时,对于画家来说,人类命运即是吾之命运,吾之命运即是人类命运。也是这个时候,大美、壮美、素朴之美的审美理想就会成为画家生命表现和精神表现的一种必然。
文化原型体认
当画家对客观物象和人的生存状态的观察和体认进入一种较高境界时,他的大脑里会经常出现种种奇幻的意象,这种奇幻的意象既来自于客观世界但又不同于客观世界,此时的画家已经超越了创作的一般层面和恒常思维,并将潜意识激活。正是潜意识的显现,使艺术创作中十分重要的灵感光临画家的意识和画笔。
潜意识作为人的先天本能而存在,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特定地域在其远古都有其特定的生存状态和环境所造成的特定宗教信仰、英雄崇拜和图腾崇拜,在漫长的民族繁衍和发展过程中,这一切都作为文化原型,以潜意识的形式存在于每个人的生命之中。这也恰恰是不同民族和不同地域文化的根脉和特质所在。它同时包含着后天获得的各种印象和影响,包括后天有意识形成而后变成无意识的东西。实际上,人在幻想思维中所持久显现或反复显现的幻象和意象其实正是人的心理发展中所长期凝结的东西,在个体的层面就是情结,在种族、地域、群体的层面就是文化原型。潜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文化原型作为个体存在的密码和社会存在的密码两种存在形态交织在一起,既反映着人的内在本体精神诉求,同时反映着人的内在社会诉求。
人的内在社会诉求其实质就是文化原型的显现。文化原型反映着不同种族、不同地域、不同群体最古老、最本质、最深层的精神诉求。正是从这个层面来看,作为国画家,当其走进自然和生命之中,以至诚之心面对亘古神圣的大山、川流不息的江河、世代相传的祖训、历经沧桑的生命,一定会产生一种既庄严又神秘的文化追溯和精神洗礼。这个时候,上古祖先所流传的生理血脉、文化血脉和精神血脉所构成的文化原型便无时无刻不在触动画家的灵魂,而这种触动对于画家来说往往是最深刻、最有力、最具生命感和内在文化品质的。对于画家来说,只有当其潜意识以及所呈现的情结和文化原型被有效地导入画家的创作过程,才有可能创作出既包含深厚历史文化内涵,又具有强悍的生命力,同时具有独特个性和当代性的中国画精品力作。
造化本质体认
一切造化所赐予我们能够认知的存在只不过是真实存在的冰山一角。生命之奇伟、造化之神秘还需要我们进行更深层的体认,具有终极穿透力的体认正是艺术家特有的秉赋和智慧之所在。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就在于他能够用具有深刻直觉力和穿透力的生命来体认万物。画家通过眼前的事物,所体验到的物我一体的境界,也就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谓的天、地、人三才一体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成己成物作为画家的内在需求,它同时也应该包含在画家个人的人格完成之中。
造化是如此神秘,宇宙和天道是如此神奇,当我们透过造化之表象而能够用心去体认她的内在神秘之时,我们将会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这种境界也许就是庄子所言的“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崇高境界。
作为画家,最为重要、最为神圣的目标便是如何将形而下的具体物象在自己的心中和笔下实现形而上的超越和升华。此时,首先要超越恒常的认知逻辑,进入一种自我心性及其创作与万物浑然同体的思维状态和生命状态,即体认和直觉造化的必然状态。这种大智大仁的状态对画家而言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但只有在这种境界中,才有可能产生独特的创造和优秀的作品。在体认造化本质及宇宙终极和天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体验到一个自足的、可以给人以直接价值的世界,而且会进入一种心醉神迷的心理状态。我们通常认知范畴的那些恒常规则和知识会暂时消失,而被一种全新的存在状态和逻辑构造所代替。此时的画家作为知觉者与被知觉者处于一种坐忘的境界而与宇宙合而为一。这种高峰体验是前逻辑的或非逻辑的,而恰恰是这种前逻辑的或非逻辑的存在,是一切创造的重要前提,对于中国画创新就更是如此。因为正是这种神秘体验,才会使画家实现认知和审美的真正自我超越,从而成就真正的艺术创造。这也正是我们画家在感受造化之表象的同时,必须将自己的心灵真正深入到对造化本质及宇宙存在之终极和天道体认之中的重要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