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在漓江探源
栏目:视线
作者:秋如  来源:中国艺术报

漓江之源(纸本水墨) 阳光

  “古树”系列展现“向阳朝气萌动”,“漓江山水”系列吹起岚韵与渔歌,“桂林洞奇石美”系列记录桂北奇石的万千姿态,“花非花”系列表现的物象似花非花,而“家乡风情”系列则将眷恋家乡之情描摹得非常“具体”……漓江画派的旗手阳太阳先生之子、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桂林画院名誉院长阳光继承父亲的艺术思想,多年来创作了大量的中国画作品,形成了鲜明的艺术风格,近年来又开拓创新,创作了一批表现桂林地域风貌的水墨画作品,在传统中国画的当代发展上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6月11日至7月31日,由桂林市委宣传部、中国艺术报社、广西美协、桂林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办,桂林画院、桂林市美协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给予学术支持,桂林秀峰区芦笛三村作为协办单位的“时代气象——漓江探源阳光水墨画展”在桂林画院举办,展览从阳光“漓江探源”的500余件创作成果中甄选精品,以“古树”“漓江山水”“桂林洞奇石美”“花非花”“家乡风情” 5个系列展示66幅巨幅水墨作品。展出作品是阳光多年来坚定在中国画传承与变革中的自我认知、不断探索艺术路径的成果写照,亦对表现桂林深厚历史文化积淀有着积极的意义。之所以安排相对较长的展期,桂林画院院长唐道一介绍,以研究、创作、交流为主的桂林画院,希望每一个展览都要达到真正有利于学术研究、学术交流的目的,并对公众起到艺术传播的作用。

  近10年前,阳光在构图和造型上不特别追求“三远”透视法创作的全景山水,而有意削弱画面空间纵深感,多用近景与中景、力图引入平面结构的创作面貌已经为人所熟知,但2013年,他认为这一阶段的山水画还不能表达那种“有意味”的感受,于是毅然“改弦更张”,从传统文人山水画倪瓒、董其昌一系寻求突破,重点在情境、诗境上提炼画境——就如他所言:“漓江探源,第一层是物理性的,即看到的实景山水及人文景观,这是现实存在的物理地质地貌特征、人居生存状况、人和自然的关系;而第二层是探索中国画笔墨语言,即以别人没有看到或没有发现的绘画语言美来表现。”自此,他逐渐走上以“漓江探源”为主题的探索与创作之路。

  “漓江探源”作品大都是巨幅,淋漓的墨象、新奇的造型,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漓江山水”系列中的《漓江岚韵》,意象的象鼻山在墨迹的变化交汇中形成一种网状、抽象的水墨语言,与写实、精巧的渔船形成鲜明的对比,营造出新异的审美效果;《漓江之源》则用抽象的墨线构成动态很强的图像,表现出“源”的主题,充分凸显了创作意图。韩愈有诗“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写下了桂林翠绿的山色和浮云迷离的境界,阳光所作山水,亦力寻此境。他画晨雾、晚风、晓月中的桂林山水,在情境中涵泳画境;他表现幽寂、微茫、泣露中的桂林,是在诗意中营造画境,一如美术评论家刘龙庭曾言,阳光的山水画作品,犹如用点线面组成的交响乐,有着旋律与节奏感;山在动、水在动,林木飒飒、空气流通,意象分明。

  除了巨幅水墨作品,阳光近些年还画了一些笔简意赅、尺幅相对较小的作品,以“桂林洞奇石美”“花非花”“家乡风情”诸系列为主题。在“桂林洞奇石美”系列里,《屹立》中的奇石在积墨的塑造下,浓缩了桂林异洞奇石的美,创造出一种新异的审美效果;“花非花”以花为图,“家乡风情”以果为像,大都源自生活中的自然而然——当进行宏大的桂林山水为主题的创作前,需要大量写生,他在画层峦叠嶂或高山峻岭的同时,也画些柳岸、江村、柏屋、竹舍,还有荷田、水塘以及无名的花卉与野果,也正是这些花卉与野果触动了他心里的记忆,迸发出乡愁、乡恋与乡情。“阳光的艺术,不仅仅是对漓江自然美的探寻,更主要的是对漓江人文源流的探索。”桂林美协名誉主席白晓军说。

  “漓江源头及两岸共有近3000株各式各样的古树,以银杉、榕树、樟树、银杏树、桃李树、桂花树为主。它们经过风吹雨打和严寒酷暑,成为桂北漓江两岸生活、风俗、文化和历史的见证物。我画的不是漓江所见到的某种树的品种和外形,而是呈现漓江两岸古树的总体精神和气质。”在谈到“古树”系列的创作时,阳光这样介绍。

  “古树”系列作品,纯水墨、不着色,满纸老干嫩枝、藤蔓缠绕,原有的山水那种“芦笛逸清音”般的印象,在这里变为重如沉雷般浑茫与浩思: 《静待春归》中,古树在新异的水墨语言表现下,生长成充满生命力的“树”,它是画家“心中之树”的呈现,一种由精神构造的生命形态。“山非山、树非树、石非石、花非花的物象表达,构成了具有现代性的语言图式——他营造了漓江山水画的一种全新意境和表现方式。”中国美协理事,广西美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陈毅刚说。

  在广西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广西美协副主席韦俊平看来,阳光聚焦漓江的山石、花草树木,通过泼墨加皴擦点染、浓淡相破的技法,保留作画过程中的偶然性因素,画面布局吸收现代构成的表现方式,同时保留中国画的笔墨语言以及表达方式,力求一种中西融合的水墨画新气象。广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漓江画派促进会副会长、桂林中国画院副院长肖舜之认为,阳光创作的切入点由原来描绘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形态转为对中国画的笔墨语言的探索,同时熟宣纸上用水冲出特殊的笔墨痕迹,都是阳光大胆创新、有积极意义的尝试。

  广西美协名誉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画学会会长谢麟认为,“漓江探源”作品中,独特的水墨语言不但打破了我们对水墨画的固有认识;同时,因这种新异的、富有创造性的语言,是产生在作者对漓江山水、桂林风物的理性认识和感性情感的基础上,根植在桂林地域的土壤里的,使其充满了当代的审美精神和生命力:“这种在地化的艺术实践、水墨语言的‘陌生感’,是阳光‘漓江探源’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所在,它不但为表现漓江山水探索出了一条新的途径,也为当代中国画的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多年来,阳光始终在漓江探源:“我是桂林人,长期生活在漓江两岸,开门开窗就见山见水,天天沉浸在桂林山水间。虽然也创作了些桂林山水题材作品,但一直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当下,纵向比较古人、前人、大师们对桂林山水笔墨语言的表达方式,横向比较当代、现代同道们的呈现方式,既要汲取,又要避开,探索自己的笔墨语言样式才有存在的意义。”他深感,“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努力的方向”。

扫一扫浏览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