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在心 与美同行
——《美育》读本的立意与宗旨
栏目:聚焦
作者:贺询  来源:中国艺术报

  今年3月,人民出版社推出了由美学家叶朗先生、著名学者顾春芳教授主编的《美育》读本。这套由资深美育专家倾注心血编辑出版的丛书,饱含对青少年的温情爱护与美好冀望,将为少年儿童心灵的培育打开一扇新的窗口。叶朗先生早在1998年寄给中央的信件中就说明了美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美育的目标正是要通过充满美感的意趣的世界,来滋养孩子们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性格、胸襟等。一个人怀抱有意味、有情趣的人生,才能从中产生无限的仁爱而非仇恨、无限的喜悦而非颓败,精神境界得到升华。美育正是“乐”的教育,是生动活泼、充满创造力的心灵之学。

  在我们当下的生活中,审美功能已深入到物质生产、城乡建设、风情习俗、社交礼仪、国际交流、媒体运行等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审美是一种能力,与人的知识或财富水平并不必然挂钩;它也不是天生的,需要后天的培养和引导。少年儿童借由亲近山川自然、艺术杰作、人文经典,不仅收获美的品位与涵养,更提升灵魂情趣与精神境界。顾春芳在讨论美育价值的文章中也谈到,唯有内心的圆满与精神的充实,才能构建出与自我以及外部世界相和谐的人格,“坚守做一个内心生活和道德完满的人,做一个热爱着平凡生活的、快乐而有尊严的人,这样的人生就有了意义”。在此人格完善的基础上,人人发挥出创造力、生命力,进而激发出群体的凝聚力。在普及教育阶段推行美育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推进民族进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美的教育具有怡情养性,提升胸襟志趣,乃至改良社会的重要价值。这种观念在历史上是世界各民族有识之士的共识。1795年席勒出版了自己在美学理论方面最重要的著作《审美教育书简》,提倡大众需要培育健康而美的心灵,并寄希望通过审美教育改良社会。美的修养是人达至精神完善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善行。一个民族甚至能够借由美的教化克服自身的粗野、蛮横。而后,蔡元培依托于席勒等人的理论,提出人的精神有三种作用,分为知识、意志、感情,其中感情发乎人的内心,尤能引领人的行为。在西方由宗教司掌的感情在东方可由美育进行陶养。因为首先美具有普遍性,人人可以欣赏、享受,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人我之别和狭隘的自私心;其次美具有超脱性,它不追逐具体实在的功利目的,而能滋养心灵。蔡元培由此提出,在感情上的修养“不源于智育,而源于美育”。具体到通识教育的措施中,文学、音乐、美术都应当大力提倡。朱光潜也曾主张通过美育塑造天性中各种潜能都能调和舒展的“全人”,而非某一方面畸重的单才。通过艺术的想象能够涵养一个人的同情心与仁爱之心。现代社会的教育体系中不乏美育的实践,譬如德国、法国的中学教育阶段都纳入了艺术与哲学方面的培养。在我国物质文明已得到极大发展的当今时代,一些空虚与浮躁风气甚嚣尘上。美育无异于一剂良方,能够为人的心灵带来更深刻的幸福。

  人民出版社推出的这套《美育》课本在编排上着力于立场坚定、理念先进、结构完善。每一册包括六个单元,分别是“神圣自然”“审美空间”“美的艺术”“传统文化”“美好的我”“人生境界”。美育的道路,自培养自然之爱开端。古人从自然中感兴而歌咏,一片自然风景便是一个心灵的境界。从观察一片叶片,到登上一座高山,人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领悟生命平等的道理。人与万物一体,命运与共,自然是生命的终极归宿。“审美空间”由自然进入了人类造物的领域。空间的构建发源于一种美化周围环境、改善生存状态的原始冲动。从原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开始,人类在空间的建造上留下了丰富万端的成就:从咫尺之间的书房到博物馆,再到园林、宫殿、神庙、陵墓、广场、城市……凡此种种,无不体现工程建造与艺术设计方面的人类智慧。“美的艺术”单元展现一切技艺工巧与艺术门类的成就。物质的琢磨、音声的流传、色彩的铺陈、身体的舞动,都是人类创造力和民族文化记忆的集中体现。选题不以东西方为界,不设雅俗之区隔,呈现出海纳百川的气象。“传统文化”则立足于本民族五千年的历史传承,了解先祖的来处,才能知晓未来的道路。从汉字的发明昭示文明的开端,中国人创造出行、草、隶、篆各种书体,淡雅或重彩的传统绘画,围棋、象棋各种智戏,再到茶文化、香文化、琴文化、饮食文化等等。由此描绘出中国人有智慧、有情趣、重礼仪、爱和平的精神形象。

  综合美育的目标,不是为了刻意培养青少年掌握某一种艺术的专业技能,而旨在将向美之心潜移默化地转变成一种能够指导生活的综合的直觉。从美育中收获人生的志趣和有益的思想图景,最终归结到树人的大端。“美好的我”单元从善养身体发肤、塑造健康强健的体格开端,延伸讲述为人处世的态度、待人接物的方法、涵养性情的要义。回归生活细微平淡处,阐明平和质朴的生活道理。“人生境界”指向了人生的终极问题和根本觉悟。在有用的知识和实际的生活之外,还存在着更高远的真的沉思、善的追求、美的向往。对超越性的事物拥有知觉和觉悟,能赋予心灵更大的力量;脚踏实地的同时,也看到恒久的星空宇宙。

  中国古代的伟大教育家孔子,曾经描摹出修养道路的理想画面:“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种理想的境地,提示出教育的现场绝不应充斥枯燥、繁琐与紧张。除了传统的课堂教育之外,《美育》课本还开创性地为每一篇目精心配备了实践环节。鼓励师生走出课堂,走入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剧院,乃至故乡名胜、山川河流、星空大地,一切现场;观察一颗石子,描绘书法线迹,制作一道菜肴,模仿戏韵唱腔,走访本地先贤……以不拘一格的形式,力求摆脱知识的灌输和竞争的重负,以“乐”与“趣”为伴,滋养出向学的本真动力。

  立足中华美育精神,展现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是《美育》教材编写中的又一大主要立意。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创造出了灿烂、深刻的民族文化,情感与道义相融的优美伦理观,受到世界人民的认可。譬如,歌德晚年在目睹欧洲战乱与冲突不断,精神世界面临困境的现状时,就曾写作《西东合集》《中德四季晨昏杂咏》等作品,将目光投向东方世界寻找新的智慧与启示。又如,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的一批传统风格的动画,《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九色鹿》等,受到了世界各国顶尖业内人士的盛赞。现代日本动漫的缔造者之一手冢治虫就将《大闹天宫》《铁扇公主》的导演万籁鸣先生奉为引路导师。因为这些作品基于传统美学,不光以典雅含蓄的中国色彩、灵动活泼的造型打动心灵,更传达出东方传统的道义、勤劳、和善、仁爱观念。在这些影像中,中国人的形象如此可爱,其性格与灵魂如此丰满。中华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近代历史的涤荡与扬弃之后,理应愈加进步,愈加焕发生机。《美育》教材中选编的内容,正是期望能够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民族传统中的优越之处,自信地看到民族之美。

  在当前时代,以艺术教育为核心的美育以及国民审美素养相关话题越来越受到普遍重视。在物质文明的发展之外,人们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也愈加热烈。仅举一例:以常书鸿、段文杰、樊锦诗等为代表的莫高窟人奔赴大漠,开创莫高窟文物保护与研究事业的人生故事,感动了社会大众。

  冯友兰先生曾将人生划分为四种境界:在满足了自然生存欲望,超越了狭隘功利心态之后,一个人还会走向利于他人与社会的道德境界,乃至将自我融入宇宙自然的天地境界。美育的最终目标和最高期望,就是指引青少年了解世界的广阔,指明成长的进路,艺术为伴,光明在心;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断完善自我,奋进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