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合唱”遇上“大合唱”
——社区合唱助推社区治理之新思路
栏目:观察
作者:黄晓霞  来源:中国艺术报

  社区是城市的最基层单元,社区文化建设是完善社区治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灵魂工程。社区合唱以其艺术价值高、受众群体广等诸多特点,成为进行公民艺术审美教育、提高国民综合素质、促进国家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近年来,我国社区合唱团队数量激增,大量的合唱协会、机构应运而生。据中国合唱协会统计,截至2021年5月,我国有数以十万计的专业和业余合唱组织,超过300万名常年活跃的合唱参与者。以中国国际合唱节为例,自1992年创办以来,参赛队伍从第一届的17支合唱团队发展到2018年的308支,共15000余名合唱爱好者参与其中。越来越多的“小合唱”加入时代“大合唱”。

  随着社区合唱的发展,群众的审美认知和演唱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频频亮相国际舞台、自信展现出中国声音的优秀合唱团队。2010年成立的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 2014年成立的厦门六中室内混声合唱团、 2017年由深圳市合唱协会发起成立的深圳星辉合唱团,这些合唱团代表了国内合唱的较高水平。

  合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合唱以其丰富的音色、宽广的音域,以及对各种风格音乐的驾驭能力,从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特点。社区合唱,广泛的群众参与是基础,同时还要凭借合唱指挥及团员间相互配合,最终达到情绪统一、声音统一的“合和”之境,具有高度的群体性特质。参与社区合唱的队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演唱能力、音乐审美能力甚至舞台表演能力,体现了社区合唱的综合性特点。

  社区合唱不仅能愉悦身心,促进艺术普及,而且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润物无声的意义。从1931年李叔同创作的《春游》,抗战时期冼星海创作的《黄河大合唱》,到新中国成立后为毛主席诗词创编的《忆秦娥·娄山关》,再到21世纪由流行歌曲改编的《天路》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被反复传唱,无一不在讲述着中国故事,传递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合唱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在社区合唱中有意识地选择富有中华美学气质的合唱作品,就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但我国社区合唱在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各地政策制定及落实存在区域差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地区,社区合唱能够获得多方协助从而呈现出良好发展的态势;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社区合唱活动无论是团队组织、活动开展,还是水平提升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尤其是农村社区,由于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迁移,使得多地农村沦为“空心村”,开展大规模的艺术普及工作困难较大。其次,目前全国多数社区合唱团都是以“群众歌咏”形式出现,群众参与的随意性较强,没有固定的排练演出场地是一个重要原因。目前全国只有少数社区合唱团拥有长期固定的排练场所,也只有少数的社区合唱团才能站上专业舞台进行展示。最后,缺乏专项资金与专业人才的投入,如何引进并留下能够帮助合唱团发展的优秀人才,成为各级合唱团的一大难题。

  社区合唱助推社区治理的新路径

  未来社区将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作为“三个维度”的价值坐标,以和睦共治、绿色集约、智慧共享为内涵特征。围绕以上价值坐标和内涵特征,社区合唱的发展将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思路:

  一是各级部门落实相关政策,全方位多举措组织引领文化共建。2021年6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将“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提高人民群众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作为实施社会文明促进和提升工程的重大举措,高度重视群众性文化活动在促进社会文明程度提高中的作用。各地要根据区域特点制定地方性公共文化服务制度,因地制宜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并利用各地文化馆、社区居委会等单位配合落实到位,积极引领文化共建展开社区治理。文化管理部门要加强三级文化网络建设和总分馆制建设,让文化馆与社会资源结合,增强文化馆的社会功能。此外,社区的概念不仅局限于城市社区,还涵盖了集镇社区和农村社区,社区合唱助推社区治理,应该覆盖到更为广阔的集镇和农村社区中去。各级政府应该鼓励文化管理部门组织专业社团、城镇社区合唱团、社区舞蹈团到广大农村社区开展系列文艺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农村社区联动,使其“热”起来;引导农村社区逐步开展合唱、广场舞等群众文化活动,使其“动”起来,将公共文化服务覆盖到全国的每一处角落。

  二是打响社区合唱品牌,带动地方其他产业联动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社会文化活动的兴起,一些地区率先在文化艺术领域打响了品牌效应,其中群众合唱占有重要地位。有的城市依靠地方特色打造了专属合唱品牌,如广州的“世界合唱之都”、沈阳的“北方合唱之都”、厦门的“海之韵”新年合唱音乐会等。这些合唱品牌均立足于本地文化特色,彰显着各自的地方文化和城市魅力,扩大了城市知名度,成为响亮的名片,对于带动地方经济、教育、旅游等其他产业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各地政府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应该立足群众,协同多方资源,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积极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应该结合各地特色,利用社区合唱这一大平台,构筑以社区为单位的合唱品牌体系,鼓励基层创作富有地方特色的原创合唱作品,支持文化管理部门为广大社区合唱团提供定期活动交流展演的固定场所,打造地方文化特色;鼓励将群众文化活动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以开展社区合唱展演交流活动为切入点,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相关模式,举办各项线上线下活动,构筑艺术文旅产业链,带动地方经济的生态形成与发展。

  三是统筹各方资源,解决社区合唱人才供应与场地问题。针对各地社区合唱活动开展中人才匮乏的问题,应该规划好参与组织社区合唱团的人员配置,寻求多方途径解决专业人才问题。首先,社区的管理人员承担着社区合唱团的人员组织、时间安排、展演活动统筹等繁杂组织工作,需要配置专人专岗解决合唱技术外围的问题。其次,针对合唱团专业教学人才问题,社区可以联合高校,将社区合唱团作为高校的艺术实训基地,引进高校专业指挥、声乐教师和钢琴教师,聘请他们为社区合唱驻团专任教师,长期提供专业教学服务。2022年4月,文旅部和教育部出台《关于促进新时代文化艺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与当地普通中小学、社区学院(学校)、老年大学(学校)、社区文化中心等加强合作,选派优质师资担任文化艺术教育外聘教师”。在艺术职业院校中选派优秀师资,填充社区合唱的人才空缺,这正是国家层面对于艺术职业院校助力基层社区文化建设的有力举措。再者,社区可以与周边的培训机构联动,解决钢琴、音响等硬件设施的配置,与培训机构签约,让其提供培训教师,定期为合唱团讲授乐理知识、带领合唱团员练习视唱听音、开展音乐鉴赏等课程,为合唱排练提供基础知识保障。最后,社区可以与知名艺术家签约,知名艺术家带来音乐最前沿的资讯,可以丰富社区合唱团的音乐知识体系,引领广大社区合唱团员拓宽眼界,而利用名人效应带来的新鲜感与自豪感,可以吸引合唱团员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去,也有利于打造社区合唱品牌效应。针对社区合唱场地问题,可以向上级政府管理部门申请就近利用社区学校、小区周边的签约培训机构作为教学场地,遇到大型活动展演,还可以向当地文化管理部门寻求提供专业场馆帮助。

  四是数字赋能公共服务云平台,创新社区合唱发展新模式。后疫情时代,社区合唱需要各地政府部门依托数字技术赋能,创建文化云服务模式,构建优质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根据《中国数字文化和旅游产业2021年发展报告》提供的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8月,我国共有117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其中有68个示范区开通了公共文化服务云平台。在这些由微信公众号、手机App和文化网站组成的平台上,有文化资讯、文化直播、文化培训、文化社团、文化超市等各种资源,仅从社区合唱团的需求方面来说,数字云平台可以提供包括声乐技术知识、基础乐理知识、音乐欣赏等几乎所有需要的信息。为了提升公共文化云平台的可及性,进一步完善其在社区小范围内的数字化功能,相关部门可以量身定制社区网站或者手机App,打造属于每个社区独有的个性IP云平台。可以在云平台中构建属于社区专有的曲目库,所有的曲目均提供合唱电子乐谱,并且有各声部的旋律示范演唱,方便合唱队员在家根据自己所在声部学习新歌,为后期合排打好基础;云平台及时发布国内外最新的音乐艺术动态,方便居民足不出户了解国内外音乐艺术信息;云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个人展示虚拟舞台,以直播的形式吸引其他学员观看并交流,提高大家参与的积极性;云平台也可以为指导老师提供独立账号,合唱团员可以与指导教师约课,一对一地及时交流学习互动,满足个性化需求;当然,云平台更可以记录上传合唱团的每一次文化活动的全过程,增强每一位参与者的自豪感,方便社区合唱的后续推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