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艺术设计的萌芽到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栏目:观察
作者:蔡安宁  来源:中国艺术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不仅要努力实现经济振兴,还包括乡村文化振兴、乡村生态文明振兴等方面。近年来,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艺术设计在乡村文旅产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和路径。正如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吕品晶所说:“以艺术的视角介入乡村振兴,将有助于实现传统村落自然美与人文美的回归。”当下我国乡村振兴成绩斐然,但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艺术设计在乡村整体建设方面还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艺术设计的萌芽

  艺术设计的初衷是将艺术的形式美感和精神文化内涵赋予环境、平面、产品等形象设计中,使设计对象兼具现实实用性和艺术审美性。艺术设计的对象大到空间环境设计、小到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都是以“为人服务”为宗旨的,是物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艺术设计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息息相关,并且伴随着社会发展而演变。首先,最初的艺术设计是基于功能性目的。比如人类原始工具的设计就是基于实用性目的进行设计和制造的,这种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其次,随着人类社会发展,设计开始具有审美性目的,比如原始社会丰富多彩的装饰物设计和图腾设计等。这种设计不仅具有外观的审美性,在一定意义上也包含了精神象征的意义。最后,艺术设计在具备了实用性和审美性目的之后,逐渐具有了社会性,集中表现为艺术设计中的文化元素。从艺术设计的萌芽,能够清晰地看到,艺术设计不仅注重实用性与外观上的审美性,还具有社会性。在当下乡村振兴过程中,艺术设计对文化元素的提炼和整合能够对乡村全面振兴和统筹发展产生综合效应。艺术设计运用于乡村振兴,能够提高乡村振兴建设的质量和效率,为乡村振兴注入鲜活的生命力,成为当下乡村振兴的重要动力之一。

  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的融合

  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是未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重要目标。但当下乡村振兴工作还有诸多需要完善之处,尤其是对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视不足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落实。比如乡村传统文化流失,乡村形象建设千篇一律、缺乏地域特色,乡村产业发展和产品设计缺乏创意,乡村振兴建设中村民缺乏参与感和主人翁意识等。因此,为了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必须实现艺术设计与乡村振兴的有机融合。

  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融入主要包括乡村整体景观形象、乡村建筑、乡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民居、乡村文创产品的设计等。艺术设计融入乡村振兴,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坚持地域性原则。乡村振兴中艺术设计应体现和凸显当地文化艺术特色、发挥当地地域风俗优势、融入当地文化艺术精神元素。这样不仅能够突出不同地域乡村景观风貌建设的独特性和优势,还能够促进当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其二,坚持绿色环保原则。乡村建设过程中的各种艺术设计,要避免对生态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以绿色生态的理念进行乡村振兴的艺术设计。其三,坚持群众参与原则。乡村振兴中的艺术设计要积极鼓励当地村民参与。一方面当地村民更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传统习俗,他们的参与能够使当地的乡村振兴设计更加具有独特的地域特点;另一方面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乡村群众的文化艺术水平,提高其文化保护意识和文化自信。第四,坚持实用性、审美性和社会性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原则。乡村振兴中的艺术设计必须坚持为乡村振兴服务,因此不仅要具有外观形象上的审美价值,还要在居住环境和公共服务上体现实用性,此外还要具备有当地特色的深刻的文化、艺术、精神内涵。

  要发挥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就必须丰富设计手段,完善艺术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保障体系。其一,可以通过建设乡村艺术创作基地、举办乡村文化艺术节等方式提高乡村文化艺术影响力,吸引艺术设计类人才进入乡村创作和扎根乡村发展,同时带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其二,艺术设计融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不仅要加大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引入力度、加强高校相关人才的培养教学,更重要的是鼓励当地青年积极加入乡村文化振兴的队伍,通过传承当地传统手工艺、弘扬当地传统文化习俗等在当地创新创业,以艺术设计为家乡全面振兴作出贡献。

  从艺术设计的萌芽我们看到了艺术设计对实用、审美和社会功能的兼顾。这正是当下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乡村振兴,是乡村的全面振兴,艺术设计在这一广阔天地将大有可为。

  (作者系广西民族大学副教授,本文系2021年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环境美学视域下西南民族乡村意蕴与构建”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