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射虎”,中国十二地传统年画苏州联展
栏目:聚焦
作者:张己阳  来源:中国艺术报

姑苏阊门图(“姑苏版”墨版套色敷彩)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
苏州美术馆藏

  桃花坞年画、杨柳青年画、杨家埠年画、朱仙镇年画、武强年画、绵竹年画、漳州年画、高密扑灰年画、滩头年画、佛山年画、梁平年画、平阳年画,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月14日至2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中国文化馆协会、苏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苏州市文化馆)承办的“古版新韵好戏连年——2022年中国十二地传统年画联展”在苏州美术馆亮相,展览的序厅部分“开门见山”,介绍了这十二地年画的不同风格以及艺术特色。

  走进展厅,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盏红色走马灯和两只惟妙惟肖的老虎灯。厅内还挂满了一盏盏方形灯笼,在现场,这样的方形灯笼一共有48盏,是著名的河北武强灯方年画。这种灯方年画被称为“灯谜活化石”,每一幅年画都是一个戏曲画面,每一个画面上都有一个灯谜。

  年画作为岁末除旧迎新、祈祥纳福的民间艺术形式,往往寄托着中国老百姓追求平安幸福、富贵吉祥的美好夙愿。来自十二地的民间年画,蕴含着天南海北各地的民众社会生活、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和审美理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这一场国内首次集合十二地年画的展览意义深远。尤其在近期的疫情防控大背景下,让不能回乡过年的朋友们看到来自家乡的年画,是慰藉更是陪伴。”苏州市公共文化中心文化馆管理部副部长怀念介绍。

  本次展览分为“年画”“射虎”“戏出”“庆余年”4个部分,其中“戏出”展区是本次展览最重要的内容。“戏出”年画是年画题材中一个重要的品类。在摄影技术尚未普及的年代,年画把当时名伶演出的拿手好戏、精彩瞬间,用色彩和线条凝固在画面上,刻版印刷、不断复制,在民间广泛流传推广。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白蛇传”“封神榜”“施公案”“玉虎坠”“杨家将”……“在‘戏出’展区,我们是以传统戏曲故事为主题,让观众看年画的同时,感受中国戏曲这门集文学、舞蹈、音乐、美术等于一体的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怀念说。

  特别值得一看的是,“戏出”展区中有两幅国内仅存的《窦燕山》《校场比武》墨线版孤本。原版流失到韩国, 2018年在韩国古版画博物馆用高丽纸印制后带回,这是它们回归后的首次公开展出。其中《三字经》中窦燕山教子成名的故事可谓耳熟能详,图中设勾栏置兰花、厅堂设绘有石榴、寿桃、蕊枝及菊花的屏风、地板、地毯等富贵的陈设,物品件件寓意吉祥。窦燕山手握龙头拐杖在左右两子的搀扶下,观看其他三子授爵更衣。三子中一人捧爵,另二人分捧文武官服,似有加封进爵的寓意。而这一场景还被放大装饰在展区墙面上,喜气洋洋。展览“珍品”中,亦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五幅姑苏版原作精品;其中《姑苏阊门图》年画,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的作品,真实反映了阊门当时繁华的商贸景象。

  展览中还有一件《花园赠珠》,它展示的是《珍珠塔》的一折。舞台的正中居然出现了西洋钟,同样反映了当时最时髦的舞台。这也充分反映了明清时期苏州是全国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各方面皆领风气之先。

  而在“射虎”展区,展方特意设置了猜灯谜的区域。展方介绍,灯谜又称“文虎” ,所以猜灯谜又叫“射虎”。80条“文虎”都是为本次展览原创的,其中谜底都与此次展览的年画作品有关,观众成功“射虎”,即可领奖。虎年“射虎”让整个展览多了一些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