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亮相“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
从民间来,到民间去
“到民间去”,这样一句朴实的话语却概括了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潘鲁生40年的足迹——走访民间艺人、整理口述档案、记录工艺流程、留存影像资料、抢救整理民间手工技艺、收集民间文化艺术物件和作品、创办民艺博物馆、编写民艺研究书籍,乡村田野留下他无数的身影。因此,“到民间去”在潘鲁生看来,也是潘鲁生民艺展最贴切的名字,“ 到民间去’,这40年来我一直到民间去,不同的时间,任务不一样,但是责任一样,就是要把民间艺术最本质的东西传承下去”。
河北蔚县剪纸
潘鲁生民艺收藏品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协、中国民协主办,山东省文联、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到民间去——潘鲁生民艺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展览以潘鲁生的民艺收藏、民艺研究与艺术创作为主体,展出500余件(套)传统民艺作品和当代艺术创作,全面展示民间艺术珍藏、研究及其在当代艺术创作中的转化与发展,生动反映当代民艺工作者扎根民间、传承匠心的价值追求。展期两个月。
福虎镇宅(纤维手绣) 2006年 潘鲁生
民间文化的拾荒者
花样繁复而富有节奏感的鲁锦、家中门上的祈福年画、印有花卉图案的蓝布门帘、纹饰栩栩如生的鱼盘……观众总能在展厅找到儿时的记忆。展出的传统民艺藏品涉及山东、山西、陕西、江苏、河南、河北、四川、重庆、广东、湖北、天津、吉林、宁夏、新疆等全国多个地区,包括传统刺绣、纺织、木刻、印染、年画、泥塑、剪纸、瓷绘、皮影等丰富的工艺门类,还展示了潘鲁生带领学术团队进行的田野调研、教学、展览活动照片与视频,其走过的足迹地图,以及出版的代表性学术研究成果。
潘鲁生介绍,自己最早是做资料征集,特别喜欢把中国民间符号所传达的文化记录下来。“后来一看色彩也不错,民间色彩当中有很多讲究,比如为什么说红配黄亮堂堂,老百姓的智慧为什么能讲出这个道理来,就把它记录下来。再后来是去研究民间文化一整套的理论体系,包括工匠制度、传承制度,另外它的造型、设计运用,特别是和中华传统节日有关的内容,这些都是有讲究的,不是随便一拍脑袋就来的,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凝聚为民间的符号。我想这些民间艺术恰恰是我们活着的中华文明”。
潘鲁生带领团队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采集回来,通过设计、创新、再创作,通过学术研究,让它回归生活。“其实民间的艺术都是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如何经过艺术的创作转换回到生活、回到大众、回到人民当中去,我想这是展览主要的宗旨”。
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灶神”
潘鲁生民艺收藏品
传统工艺的现代表达
展览按所用材料与表现手法,将传统民间艺术的收藏与创作进行融合展示,以便观众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传统民间艺术为当代艺术创作带来的深厚滋养,以及当代艺术创作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带来的生机与活力。
从传统纺织工艺鲁锦、木工工艺墨斗与潘鲁生线性作品的“方寸经纬”,从中国传统印刻工艺及潘鲁生年画、木刻作品的“印刻岁月”,从传统瓷绘鱼盘与潘鲁生瓷板彩绘作品的“瓷韵流华”,民间艺术如何突破技术与材料的传统分界,在继承和发展中进行新的演绎,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动,潘鲁生进行了有益尝试。“对于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创作也加入到他的民艺世界中来。一方面他将民间的材料与制作方法引入他艺术的构造,给精英作品注入了乡土的亲切;一方面他使用现代语汇把民间传统讲述给年轻的一代,换来了理解与惊喜。他这些出色的作品在传统转化和时代创新方面带给我们以启示。”中国民协名誉主席、作家冯骥才如此评论潘鲁生的艺术世界。
一扇对开木门搬到了展厅现场,装置作品《门神》将以往贴在门上的门神直接做成了与门同高的纹饰图样。“门神是避凶纳福的,把这样一个符号和装置艺术结合起来,实现了民间符号和当代艺术的对话。民间艺术为什么能得到老百姓的喜欢,就是因为它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是不可或缺的,放不下、舍不得。通过这样一件装置作品,拉近了民间美术和观众的距离,重新认识年画和门神,这其中的语义和它本来的价值意义是一样的,但是换了一种形式和方法。”潘鲁生说,“民间美术不像中国的人文画那样带来笔墨欣赏,而是给你带来一种情绪和互动。”
这就是潘鲁生的民艺世界,从民间来,到民间去。如冯骥才所说:“传统的积淀,理论的建设,文化的创新,这三个方面结合起来,是潘鲁生浑然一体的民艺世界。”
风调雨顺(纤维手绣) 2006年 潘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