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题材创作如何引起共鸣
——中国画《激情燃烧的岁月》创作探析
栏目:鉴赏
作者:王铉文  来源:中国艺术报

激情燃烧的岁月 李宽

  中国画作品《激情燃烧的岁月》是画家李宽的历史题材水墨人物画新作。这幅高2米、宽6米的巨作所描绘的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在大庆油田上,不畏艰难、忘我拼搏、无私奉献的劳动场景。

  经营位置

  作品创作初期,李宽搜集了大量关于石油工人的劳动场景与人物形象的资料,力求在作品中展现出客观、真实的历史场景。作品构图反复推敲、人物场景位置几经易稿,最终采用三联画的组合方式。这种组合方式所构成的大幅历史题材创作,无论从观看角度还是作品本身更具崇高感。

  作品从左至右分别描绘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大庆石油工人在冰天雪地运输设备、奋不顾身搅拌泥浆压制井喷、日夜更替开采石油的三个场景。在不断拓展空间边界的三联画“世界”中,致力于描绘每一组人物的不同姿态,各个画面既不相同又彼此关联,共同组成了一个多样统一的整体。画中的人物关系,有互补、有对立、有平行,在重要人物的位置也有特定含义,画面的中段部分无疑是视觉的中心与亮点,通过安排左右两部分的众多人物组合将中段的画面高潮烘托出来,以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展现出的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成就了这幅作品的崇高感。此外,为了增加画面的纵深性与空间感,在画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的背景处理上,将钻井平台的场景安排入画,看似被中段的画面高潮所阻隔,又遥相呼应,避免了钻井平台贯穿整个三联组画的刻板表现,背景的云雾与机器产生的蒸汽交错纵横,渲染出激情燃烧的画面气氛。

  历史题材的现代性表现

  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深入乡间市井取材被现实主义画家一度奉为圭臬,并成为新时代的现实主义美术创作的最高准则。历史题材艺术创作需要展现客观的历史情景,使观众确信画面中的陈设、器具、服饰都符合史实。只有在画面中表现真实可信的场景,图像才更能够激起观者的回应,带来精神共鸣。

  《激情燃烧的岁月》在创作初期的取材与创作之中的水墨表现上无疑是项巨大的挑战。面对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留存至今的老照片,其中人物形象尽管模糊不清,但是属于那一时期石油工人的精气神是无可替代的,因此,对历史真实的还原成为了这张画最基本的要求。总览整幅画面,无论是人物造型、结构的刻画均极为严谨写实,大到钻井机器的外形、小到泥浆泵的零部件都表现得一丝不苟,充分做到了历史情境的最大还原。与此同时,如何将黑白老照片处理得更具艺术性和现代感是这幅作品创作的难点。

  首先,局部人物的深入塑造和整体关系的把握处理上,以画面最左侧的石油工人牵拉开采设备为例,人物呈并列状依次向后延伸,最前端的人物表情与衣纹细节无疑是视觉亮点,所以在刻画的力度上由繁至简,帽子的处理手法上,从线墨结合、以线表达结构、留白这三种手法作区分。然而,这组人物在整体的墨色变化上又不能过于区别开来,整体渲染成深灰色块可以更好地与画面相融,做到整体中见细节。其次,人物和环境的表现手法也尤为重要,在这幅人物众多的创作中,每一处都不乏环境与人的关系,画中巧妙地利用了开采设备、蒸汽、云雾等元素,并大多采用以虚衬实的方法,使画面不失水墨画的趣味与意境。在李宽的众多水墨创作中常见这种含蓄微妙的表现手法,这无疑是寻求一种水墨人物画的当代探索。最后,笔墨的生动性和深入刻画之间的关系,以线为造型手段的中国画和结构、体积、空间的矛盾都在这幅深度还原历史的主题性创作中得到很好的处理。

  黑白图式下的笔墨构成

  李宽的水墨人物画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它既有扎实的造型结构、又不乏强烈的黑白灰对比,画面充斥着大气磅礴的视觉张力与生动的人物表情与形态,《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黑白笔墨构成也是创作中的重中之重。每次李宽在调整画面、落笔黑白灰层次之前都会酝酿良久,甚至在草图上反复寻找一种满意的构成图示。

  《激情燃烧的岁月》虽是三联画的组合方式,但每一部分的笔墨构成都要为整体的画面服务。画面前端的人物群像和后面的黑色天空被地平线分割成了两大部分和多个构成区域,为避免黑色的天空被墨色分割得过于刻板,便在其中穿插以灰墨为主的云层,刻意将天空下面出现一块白色雾气,深灰色的钻井平台打破黑色天空的沉闷,使画面更具节奏感和神秘感,这样一种局部的黑白灰构成让画面的艺术效果更加丰富。画面石油工人群像与机器的艺术处理,始终运用“对比”的艺术理念去经营,例如画面左右两部分都有人群与机器的组合形式出现,人物整体墨色偏重,机器则会以灰色为主,反之,环境墨色深人物墨色浅。不管是人物表情还是衣纹,大至整体、小到局部,始终可见水墨的变化。在这幅作品的中间高潮部分,王进喜的人物形象墨色整体偏重,后面的人物墨色则次之,泥浆与背景的处理也分别以浅灰与留白区别。整个画面始终去寻找这种水墨构成的矛盾体。黑白灰、点线面的组合,看似大胆,但都有理可寻。

  这幅历史题材的人物画创作,大多场景与人物已不在同一个空间之中,通过画家的主观解构,重新布局在一起。大面积浓墨、淡墨以及随处可见不规则的墨块处理,把画面割裂又连接,让人第一眼看到的是黑、白、灰块面的对接和重叠,却使画面不显得呆板和单调。如何把眼中看到的创作素材进行概括和归纳,在画面中合理地控制黑、白、点、线与面的布局,是一个有经验的艺术家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笔墨当随时代,离开人物造型、画面内容而空谈水墨构成是没有生命力的。刘国辉曾说过:“‘笔墨至上’不利于现代水墨人物的发展,离开造型和内容的‘笔墨等于零’。”李宽的这种画面处理方法在这幅作品中不是个例,他普遍将这种艺术构成理念用在大量创作中,创造出许多黑白灰层次丰富、视觉效果突出的水墨人物作品。

  历史题材创作想要创新并非易事,因为历史事件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将画面画得太抽象会缺乏共鸣,关键是要将形象画到位。纵观《激情燃烧的岁月》,既有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又清晰可见笔性墨韵的淋漓挥洒,强烈的黑白灰构成对比下的形式美感在这幅历史题材创作中达到了理想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