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院教室一角(纸本水彩) 1954年 周令钊
跨越一个世纪的200余件中央美术学院院藏精品力作汇聚一堂,就不仅是一次温润心灵的艺术之旅,也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对话——8月30日,由国家大剧院和中央美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美育芳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传承展”在国家大剧院开幕,于9月1日面向公众开放,展出至10月10日。本次展览也是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出的首个项目,国家大剧院副院长宫吉成表示,希望未来国家大剧院与中央美术学院继续携手,共擎推动祖国文化文艺事业发展大旗,共担新时代文化建设新使命,共襄建设文化强国盛举,共谱社会美育工作新篇章,共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在国家大剧院展出视觉艺术作品,自然要分“东西”“对话”:东展览厅“大美之艺 崇德力行——中央美术学院老先生及教师作品展”集中展示了老一辈美术家、美术教育家及骨干教师的百余件精品力作,其中不乏徐悲鸿、常书鸿、吴作人、滑田友、王临乙、叶浅予、冯法祀、古元、靳尚谊、詹建俊、钟涵等名家的绘画及雕塑作品,侧重于体现中央美术学院教学体系的建立与传播。老一辈艺术家们在创作中通过一颗大爱之心深入生活,以写实手法抒发对现实的关切,反映着时代的变迁;画中那些朴素而根本的,对自然、对生活、对人民的热爱,都是生动的时代写照;年轻一辈的艺术家们更是继承现实主义衣钵,在创作中融入对当下时代的关注和对现实生活的思考。
“从百余年前中央美术学院的前身建校伊始,几代央美师生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关切时代的发展,投身火热的社会现实,感受生活的变迁,用造型艺术的语言表现美、塑造美、传播美。他们创作的大量主题性绘画与雕塑作品,反映了20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奋起反抗外来侵略和黑暗统治、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革命斗争,记录了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建设的蓬勃热潮和人民当家作主的精神风貌,表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中国社会发生的巨大变迁,讴歌了时代楷模和英雄的光辉业绩,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美气象……作品展现出深厚的思想内涵和丰沛的美学境界。在许多反映日常生活感受和描绘自然风物的作品中,也同样可见真诚的文化关切和向美向善的艺术情怀,透溢出隽永的诗情画意,尤其在艺术格调上展现出朴素、纯正、大方的美学品质。”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表示,优秀的艺术具有鲜明的个性,但在中央美院名师大家不同风格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这所著名艺术学府还具有共性的学术品格,那就是以美的理想为引领,以“大美之艺”创造精神价值、文化内涵和美学意蕴相结合的精品力作、传世之作,用以服务社会、奉献人民。
高层之窗(布面油彩) 1980年代 朱乃正
“这个展览的另一重要特色是精选展出了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教学的成果,也是学生的优秀作业(作品)。立德树人、传承学术、激发创新是大学的使命,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学一向把‘基础’看得很重,在造型学科中专设基础部,集中实施基础教学”,范迪安说。西展览厅“丹青不渝 守正创新——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师及学生留校作品展”就集中展示了百余件造型学院基础部青年教师和学生的作品。该部分体现出后辈对前辈教学的继承与创新,不论是写生或是创作,都足见扎实的基本功,流露出现实主义的人文关怀。在造型学科基础部教师的精心栽培下,新一代的青年学生锐意进取,迸发出更多活力、感受力和勇气,承担起新一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展览还特别展出了为庆祝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师生重走长征路绘就的“长征食谱”。这些作品不仅锻炼了学生取景、构图、观察的能力,也培养了浓厚的历史使命感。两大展览、两个展厅的“对话”,旨在通过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素描等作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凸显艺术传承魅力,向观众集中展示中央美术学院老中青几代艺术家的艺术成就。
新时代以来,中央美术学院更加注重基础教学改革,实施全面培养的“一年级工程”,既重视引领和培育青年学子的思想品德,培养他们热爱党和祖国、关切现实、贴近人民的思想情怀,树立反映时代、表现生活、展现自我聪明才智的理想抱负,在基础教学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也不断拓宽“基础”的内涵,配置丰富的教学资源,在不断延展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自我认知的素质;尤其在艺术品格上坚持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从发现美、捕捉美到表现美、创造美,为未来的成长成才真正打下全面而坚实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学院名家名师在美的追求上形成优良传统,是今天中央美术学院人才培养上无形的土壤与空气,滋润着如茵的芳草。”范迪安表示,此次展览展现中央美术学院几代人在造型艺术领域的研究创造和学术传承,以期让观众了解中央美术学院百年办学的“美育之路”,更可以欣赏“美育芳草”的盎然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