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校友资源 凝聚“两新”力量
栏目:两新聚焦
作者:本报记者 金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激活校友资源 凝聚“两新”力量

  ——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开展“文艺两新”校友谈·2021网络铸梦活动

  “我将永远怀念那些背着相机乘坐公交车,漫无目的地游走在中国不同地域不同城市的时光。在伟大的时代背景下,这些照片是微不足道的碎片,但冲击着每个人的心灵。”

  “在网络空间里,我发现了众多原来不知道的魔术师,他们在行业里不是很知名,但社会关注度高,他们有粉丝、有广告、也有线下表演,对我的启发特别大。”

  “舞蹈不仅仅是表演的艺术,也是链接的艺术,在现场和每一个人分享此时此刻,和所有人共振。”

  上述发自肺腑的创作感言,来自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今年策划推出的“文艺两新”校友谈·2021网络铸梦活动的同学校友,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文艺两新”。

  按照中国文联党组工作部署,加强对“文艺两新”的团结引导和联络服务,2017年10月,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举办了首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截至目前已举办了5期高研班(包括1期网络班),累计培训学员297人,受到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广泛关注。目前,第5期全国新文艺群体拔尖人才高级研修班已经开班。为进一步做好“文艺两新”校友工作,研修院于2021年初策划推出了“文艺两新”校友谈·2021网络铸梦活动,在每月最末一周的周四晚上7点至8点半,邀请3名新文艺群体领域的优秀校友作为访谈嘉宾,面向研修院校友进行线上直播。校友谈活动至今已成功举办6期,共邀请到18位来自不同艺术领域、班次的校友做客研修院直播教室,观看活动直播的校友累计达550余人次。

  聚焦疫情 新问题带来新思考

  受疫情影响,新文艺群体的工作方式和社会大众一样发生了相应变化,聚焦疫情下的工作与生活成为校友谈关注的话题。

  魔术师胡金玲是研修院中青十三期学员。2011年胡金玲获得中国杂技金菊奖,随后作为引进人才在昌平成立了金玲魔术工作室,连年在校园开展魔术、非遗类普及课程,向约10万名中小学生、 50万个亲子家庭普及魔术知识。她还创作了高品质魔术电视栏目、魔幻非遗馆、魔术舞台剧等作品,并通过全国联盟的形式,推广魔术全年龄段课程,培养和发现魔术人才。疫情的到来,迫使魔术演出、培训都转到了线上。“线上线下观看,体验大有不同。线下培训,口传心授;线上直播,则能打破距离障碍。”胡金玲在校友谈中介绍,魔术表演很多是在景区、游乐园、酒店等平台进行,作为旅游的配套,在传统观演模式下没有改变的动力,但疫情成为改变的催化剂。“大家已经习惯了面对面的魔术视觉冲击,后来发现,通过线上演出可以让更多观众了解魔术,效果直接导流到线下,对专业也是提高和拓展。”她说。在网络空间,胡金玲发现了很多自己原来不知道的魔术师,同行给她带来了很多启发:“有种临门一脚的感觉。以前觉得自己在舞台上好着呢,但网络平台让我发现竞争越来越激烈,尤其是新文艺群体,他们自发形成,有活力,有创新力。”

  高建城,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宽友(北京)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自2007年以来,他带领团队累计服务各类演艺项目400多个,近年来独家承办各类政府主办的展演,包括全国小剧场优秀剧目展演、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展演等。“我们的主业就是为文化产品提供服务。”在介绍自己的工作时,高建城笑言自己就是所谓的乙方,不过在他看来,不管什么行业,没有所谓的甲方和乙方,只有甲方心态和乙方心态,“工作就像戏剧创作,首演只是开始,永远可以不断精进”。疫情让演出行业深受冲击,面对疫情,高建城坚信,大浪淘沙,留下来的一定是最有生命力的。“疫情之下,好的留下,坏的淘汰。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戏剧孵化项目,但我们希望打造戏剧生态系统。戏剧的源头是编剧,必须把产业链最前端抓在手,建立一套运行机制,这样才更能应对疫情冲击。”高建城说。

  关注现实 触角像蜗牛一样敏锐

  置身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看待当今的社会与现实?如何通过艺术表现伟大时代?这些成为新文艺群体校友热议的另一个话题。

  “我喜欢和人打交道,从1994年从事职业摄影以来,我拍过上千人物。”严志刚,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二期校友,2020年第十三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在他的摄影生涯中,镜头下那些曾经普普通通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后来成了各自领域的名人。“是时代给予了千载难逢的机会,也是因为这些人心中都有着美好的愿景和百折不挠的信念。”回忆过往,严志刚说,不是他选择了摄影,而是摄影选择了他。中国用30多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300多年的历史,置身这样的时代,就像坐在风驰电掣的高速列车上,摄影就像一个把手,让他紧紧地拉住时代的列车。从小县城走出来的严志刚在省城读书,他“游荡”各个城市,发现中国的每个角落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任何地方都能听见时代拔节的声音。他决心用手中镜头,记录这个伟大时代。“摄影一个重要特点是必须在场,一个人力量有限,为此,我在网上发起了街拍中国活动,通过建立话题库发动大家一起拍摄。”严志刚介绍,目前已有15万人次参与街拍中国活动。

  2017年,第七届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研修院中青十期校友孙绿绿的中国画《闽海云霞绕刺桐》入选,挂在中国美术馆位置显著的圆厅。几年之后,在校友谈中回忆起这幅画的创作历程,孙绿绿依然有些激动。在研究壁画的过程中,孙绿绿一直关注丝路与世界文明。为画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她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足迹踏遍泉州当地的博物馆,带回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在泉州考察期间,她经历了烈日炎炎,也经历了让全城断电的暴雨和台风,还结交了演奏南音的朋友,尝遍泉州美食。所有一切经历都成为《闽海云霞绕刺桐》创作的源泉和素材。“好的创作一定要走出去,那些切身的感受、经历都会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新文艺群体也要有社会担当和责任感,孙绿绿表示,希望能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最前沿的时代命题、生态命题,表达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在新世纪成长起来的00后、 10后是贪图享乐、不懂感恩的一代,还是自强自立、向上向善的一代?在研修院新文艺群体一期校友、编剧薛梅看来,当代青少年显然属于后者。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剧作,让更多人知道当今孩子们的故事。薛梅坦言,这些年自己的关注重点正在转向现实题材:“一个六一儿童节,全国100多个‘白雪公主’扎堆。虽然经典常演常新,但更应该关注现实题材。编剧的触角要像蜗牛一样敏感,感受最新的变化,多写孩子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情。 ”有人问薛梅,现实题材那么难写,为什么还要投入巨大的精力?薛梅回答:“作为儿童剧编剧,不能只会演绎浪漫的童话而不敢直面现实。不就是难写吗?难写就熬,熬到山穷水尽,总有触底反弹。”

  扎根本土 链接传统与现代

  优秀传统文化是文艺创作的重要资源和宝库,如何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当下文艺创作的重要课题。在校友谈活动中,如何将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成为很多新文艺群体从业者思考的一个重心。

  袁国虎,研修院中青十六期学员,评书演员。说书唱戏劝人方,说书、唱戏,都是古代的大众文化,但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这些都变得小众了。不过袁国虎有着一颗不服输的心。“走遍天下两条腿,说透人心一张嘴。说透人心就是书,小众做到极致也能成大众。”袁国虎说,说书看似简单,其实有不少门槛,要学识渊博、思维灵活,还得能说会道。袁国虎学艺很早,上世纪90年代传统艺术很不景气时他就进入这一行。万亩良田一根苗,老师傅们恨不得把一生的能耐传给他。袁国虎的说书道路走得很顺,但他没有在舒适区“躺平”,而是要求自己在创作上加入现代元素、旧书新说,通过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他在舞台表演上大量加入戏曲、话剧、谐剧、相声等艺术形式,打破传统评书的固有模式,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赵梁,研修院领军一期校友,青年舞蹈家。2005年,赵梁本有机会留在纽约,但他下定决心还是回到北京。赵梁生在新疆,长在北京,北方是根之所在,“北方的植物,在北方长得更壮实”,对于艺术创作,赵梁认为是一样的道理。赵梁从事的现代舞表演,很多人说看不懂,太小众,赵梁就试图用血液里流淌的基因,用中国文化元素和现代舞做一个结合。他的舞蹈三部曲中,《警幻绝》取材《红楼梦》, 《幻茶谜经》线索源于法门寺出土的精美茶具,《双下山》缘起昆曲中著名的两折戏《思凡》和《下山》。2018年,赵梁又推出《舞术》,启用武术演员,将舞蹈和武术相结合。“不要用约定俗成的观念告诉观众什么是现代舞,什么是当代舞;舞蹈不仅仅是借助芭蕾、现代舞的技术,而是要真正通过传统和当代打通。”在赵梁看来,舞蹈不仅仅是表演,更是链接,链接古典和现代,和在场的所有人共振。

  在校友谈上,大家还畅谈了对研修院学习时光的怀念,严格的学习要求,让习惯了自由的艺术工作者仿佛再次回到校园生活。大家以往的生活经历完全不同,但所有人用好奇、敏感的心,用多彩的艺术工具完成对世界的表达,这些交流与碰撞超出了很多学员的经验。大家表示,直播活动在增加专业交流、开阔创作视野、促进跨界合作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开展针对“文艺两新”群体的访谈活动,既是研修院培训后的进一步拓展,也是面向“文艺两新”群体的针对性服务,让广大新文艺群体校友切实感受到来自中国文联和研修院的温暖。校友谈活动进一步打破班级限制,更好地联络并团结了“文艺两新”校友,促进了校友间的交流合作,在传统培训课堂结束之后,开设多样化、轻松化的访谈节目,为广大校友提供了更多交流和联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