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与前行
——党的文艺政策对版画创作的指导作用
栏目: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作者:戚明  来源:中国艺术报

牛犋变工队(版画) 胡一川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新兴版画运动发起90周年。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文艺事业的发展,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形成了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并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不断调整和丰富。中国现代版画是党领导的文艺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在鲁迅先生的倡导和扶植下起步,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指引下前行,始终遵循“艺术为人民”的创作原则,保持了与中国社会变革同步的时代精神,取得了不凡的成绩。

  20世纪20年代,瞿秋白、冯雪峰等早期中共党员以及鲁迅等左翼文化人士翻译和介绍了多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著作和苏联文艺政策,为党早期文艺政策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参考。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上海领导左翼文化运动,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是党制定和执行文艺政策的开始。1942年5月,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文艺座谈会,毛泽东主持会议并发表讲话。这次座谈会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阐明了“文艺为人民”以及“如何为人民”的问题,奠定了党的文艺理论和方针政策的基础,对延安时期文艺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指引作用,并确立了新中国文艺政策的基本走向。

  鲁迅作为左翼文化运动的旗手,他所倡导和扶持的新兴木刻运动正是左翼文化运动的重要篇章,而延安木刻更是版画家践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取得的丰硕成果。在革命战争时期,木刻青年以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将版画创作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刻写民族苦难、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在硝烟弥漫的战争年代发挥了宣传救亡的积极作用。延安时期,木刻家深入工农兵生活和革命前线,创作出一大批大众喜闻乐见的版画作品,全面反映了解放区军民抗战、民主政治、经济生产、教育卫生等各方面成就。版画创作借鉴和吸纳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从早期模仿借鉴欧洲版画转变为自觉探索民族语言和风格,版画作品逐渐呈现出中国艺术的审美趣味。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在文艺创作上,提倡不同风格、流派、题材、手法的作品同时存在、自由发展。这一时期,版画家怀着满腔热情讴歌新时代、抒写新风貌,刻画新时期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史诗画卷,挖掘蕴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淳朴诗意。版画创作也由革命性、批判性向抒情性、装饰性转变,展现了社会制度的改变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带来的巨大变化。北大荒画派、江苏水印画派、四川画派等地域版画流派崛起,鲜明的地域特色使版画风格愈加丰富多样。这一时期,套色木刻快速普及、水印版画兴起和发展、铜版画和石版画创作起步。版画家不断丰富艺术语言、拓展表现手法,逐步提升版画艺术的专业性和审美价值。

春潮(版画) 彦涵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中央确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文艺方向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稳定的局势和宽松的文艺政策为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条件,版画迎来多元发展的新阶段。版画创作继续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由描述和再现生活转向描绘当代人的生存体验与心理状态,展现了版画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观察和体悟。在创作手法上,版画家深入探索各个版种独有的艺术语言和表现形态,木版、铜版、石版、丝网版并驾齐驱,纸版、玻璃版、石膏版、吹塑版、数码版、综合版等新版种也不断涌现,创作的形式语言和技法手段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标志,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有了新的发展和调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明确了文艺事业在当前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艺术创作依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繁荣。《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现阶段党的文艺工作的重要纲领,它的发表激发了版画家的创作热情,为文艺创作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这一时期的版画作品注重现实关怀、凸显人文价值,既有表现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宏大叙事,又有对大时代里个体生命体验的细微观照,诠释了中国当代社会的内在精神、反映了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道路上不断前行的历史画卷。这个时期的版画作品兼顾技术性、艺术性与思想性,版画家以鲜明的艺术观念、开阔的艺术视野和扎实的专业技法,将版画创作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纵观中国共产党不同历史时期的文艺政策,贯穿其中的是“文艺为人民”这一核心要义。它指引着文艺发展的方向、规范着文艺作品的审美活动、为文艺的繁荣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策保障。版画创作正是在党的文艺政策的指引下,一直保持着关注民族与时代、现实与人生的优良传统,对社会变革与发展有着敏锐的反映和深入的挖掘,作品因此具有恒久的艺术价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馆员)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