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几点思考
栏目:艺术眼
作者:张祖英  来源:中国艺术报

狼牙山五壮士(油画) 詹建俊 1959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自2009年起,国家斥巨资投入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之后,上海、浙江、山东、安徽、湖南、广西、广东等省区市和部队单位相继组织本地区的历史题材创作,形成一股热潮。这是美术界的大事,也是国家精神文明建设和长远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方面,国家的文化建设应和经济建设、科技发展一样,不能只停留在一般号召及舆论呼唤,而是要根据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和艺术本身的发展规律,由国家相关部门制定出切实的措施和具体的计划,认真落实到具体项目上来,各个有价值的项目关联起来表明了国家的文化意志和文化指向。另一方面,中国近代的历史有过多少光荣和悲壮、苦难和奋斗,可谓跌宕起伏、波澜壮阔。中华民族是历史意识很强的民族,相对而言,我国需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同时,一些艺术家对投入这类创作工程的热忱很高,研究历史,思考现实,这促进了他们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关注和研究,以及对主题性绘画的创作和探索。当然,目前各地组织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作也会遇到一些问题。

1

  做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作涉及多方面的配合。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领导部门的重视和关照极为重要,但关键是要组织优秀艺术家参与和投入,才能保证创作质量,流传后世。一般来说,历史题材的创作大都是完成国家订件。国家订件的委托创作究竟能不能产生优秀作品?从历史上看,意大利文艺复兴后产生的美术作品,包括法国卢浮宫中许多宏伟巨作,欧洲的一些大师如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委拉斯凯兹、鲁本斯、德拉克洛瓦、达维特等人,俄罗斯的列宾、苏里柯夫等人,都为之作出过重大贡献,他们的作品均成为世界美术经典。而这些划时代的传世之作大都是教会、皇室和政府的订件。新中国成立后,由官方指定画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现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军事博物馆创作的一批优秀历史画作也都是国家订件,今天看来仍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准和审美价值。这些作品成功的关键是艺术家在接受任务后努力研究历史资料、收集素材、挖掘创作内涵,使自己从史实研究和实地调研中得到精神感染并做到情感融入,进而把全身心投入创作作为自身的精神需求,把创作优秀作品作为自己的艺术理想。如画家詹建俊多次到昔日的抗日战场太行山区深入生活,了解英雄事迹,寻访烈士足迹,写生收集素材,几易其稿方成功完成油画《狼牙山五壮士》的创作;全山石创作《宁死不屈》时,也多次深入江西革命根据地进行考察,在大量访问、收集资料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作品的主题,产生了创作灵感;靳尚谊创作《毛主席在十二月会议上》时,通过对史实的认真研究,选择具有个性的手势和动态,典型地表现出时代气氛和当年毛泽东的精神风貌。这些作品历经半个世纪的考验,今天看来依然激动人心,已成为典藏珍品。

  一般来说,命题创作与个人的自发创作确有不同,前者是为特定的需要而创作,甚至有规定的尺幅,委托方提出的种种要求与画家充分发挥自身创作才能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实际上,世界上任何事物不可能不受条件的制约,优秀的艺术家往往能在有限的条件下创作好作品。

2

  有关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多来自我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史实,所以必须通过对历史事件的背景、史料分析产生明确的再认识。我们说历史画创作的当代性,也就是说历史画创作要认真考虑如何体现时代精神,这是值得委托方和创作主体深入研究的。

  笔者认为:首先,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属于艺术品序列,不是历史事件的图解,其作品应是艺术家对历史理解后的诠释,反映了创作者所处的时代对历史的思考,很多优秀的作品都体现了这一精神。如苏联画家莫伊谢延科的《红军来了》《母亲们、姐妹们》《通讯兵》《红樱桃》,梅尔尼科夫的《告别》,杰伊涅卡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这些作品不是单纯表现某一特定事件,而是体现了历史的真实感觉,画出了画家对苏联国内革命战争和卫国战争的心灵感受。这些历史题材作品,已成为俄罗斯国家宝贵的精神财富。

  其次,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还应当是充满情感的艺术作品。俄罗斯画家列宾创作的《伊凡雷帝杀子》可谓历史画创作中的经典之一。当时俄罗斯宫廷经历了不同派别的政治斗争,画中展现了伊凡和皇子各代表的不同势力的冲突,盛怒下的伊凡用手杖击穿了皇子的头部;而父子间的亲情,又使伊凡紧抱儿子并用手按住儿子头上冒出的鲜血。各种情感的交织,加上画面上伊凡恐怖的眼神和皇子低垂的头,画家对两个形象的精彩刻画,使作品产生了令人过目不忘的艺术效果而永垂画史。再如,反映苏联卫国战争时攻克柏林的历史画作多是描写红军把红旗插到国会大厦屋顶或是众多战士举枪在弹痕斑斑的国会大厦台阶前欢呼的画面;莫伊谢延科创作的《胜利》,以独特的构思在画面中心塑造了两个红军战士的形象:一位战士看到胜利时,怀抱的战友却已牺牲在自己的身旁。这样的情节给胜利的主题抹上了悲壮的色彩,带给观者更多的思考,增添了作品的精神力量,由此作者获得了列宁奖金。这样的创作国内也有成功的先例。如何孔德表现抗美援朝战争时没有去画大部队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的浩大场面,而是画出了人物并不多的《出击之前》,在形象刻画上以一当十,同样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气概,成为公认的优秀作品。由此可见,题材只是一个大的主题范围,而作品的具体题目也就是创作的切入点,应该给画家一定的宽容度,允许作者结合自己的艺术风格和创作特长进行深层次挖掘,充分发挥创造精神。

  再次,投入历史题材创作的作者还必须对历史有公正的认识和独立自主的判断,要有正确的历史观。在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的创作中,创作工程的领导者和作者实际上都从不同角度承担着历史责任和艺术责任。随着国家政治形势和社会情绪的变化以及对某些重要历史真相的解答,各个时期对历史事件的解释不尽相同。处在21世纪的今天,正确认识过去的历史,创作者和领导者必须要解决好这个问题。这同样需要胆魄和勇气,才能在作品中反映出创作者的智慧和才能。

3

  随着历史研究的深入和对重要史实的披露,不同的时期往往会对历史有不同的解读。随着时代变迁和认识的不断深化,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往往各有不同,历史题材创作与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促进人类反思,这就是历史画创作的当代性。如苏联反映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场的文艺作品,从反思战争的角度先后产生屡次不同的变化就可说明问题。苏联卫国战争胜利之后几年产生的作品大都是歌颂红军和苏联人民英勇抗敌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的题材,如小说《日日夜夜》、传记《卓娅和舒拉的故事》、电影《布列斯特保卫战》《攻克柏林》等;接着出现了对战争反思并对和平幸福生活充满向往的另一批作品,如电影《雁南飞》《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油画《在和平的土地上》等。

  总之,优秀的历史题材美术作品会将历史事件从表层一步一步引向观者思想和心灵的深处。所以,站在今天的角度重新表现历史,必然会面临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双重问题,也必然会面对历史进行新的更为深入的思考。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