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的辩证唯物主义角度来看,所有的艺术作品都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这两个层面。物质属性是指艺术作品都要具有材料载体,这样才能把作者主观的心绪和情感构思进行物化并表现出来,否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所以笔墨纸砚、石头金属包括肢体和声音也就成了艺术表现的物质材料。艺术作为以感性形象为语言的文化形式,其感性形象必须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材料层面才能够被欣赏和传播。也正是因为这样,人的主观情感、心绪才得以物化为一种客观的、感性的、物质实体存在,艺术也才具有了物质性和一定的永恒性,我们才能够与古人进行精神交流、神交千古,这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我们民族生存的精神一体性。
我把这个命题归结为:艺术作品都具有“心、物”二象性。用哲学语言来说,大概类似“主、客”二元性。
艺术的物质材料并不就单单是我们原来艺术理论中所说的“主观精神的物质载体”,其实艺术的物质性也是艺术本身不可分割的一个精神内涵。我们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之中,最后都要强调达到一个心与物融为一体的境界,主、客不可分割,材料属性在最后也成了一种精神属性:绘画要见到笔墨本身的特性和味道,器乐演奏要能够表现出来材料本身的音质属性,这往往才是艺术最后的境界。在这里精神与物质已经无法分割了,主观表现最后的目的竟成了物质材料属性。这很奇怪,但艺术就是这样,最后的境界就是心与物的交融、主与客的混一。成功的艺术作品正是把材料融化又与精神熔铸合一了,这是我们对艺术的物质属性更深一步的解读。
艺术的精神属性也就是作品的精神内涵,一般我们都说是作者主观表现的情感志趣或者主题思想,当然也包括很多“无明确主题”的泛主题。艺术中所表现的这种精神属性又有其特殊性质,它不是关于外在客观世界运行规律的科学知识,也不是关于某一人文学科具体问题的思想观念,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是一种情感心绪,但这种精神内涵并不是关于他个人具体生活中油盐酱醋和婚丧嫁娶的喜怒哀乐,而是经由个人遭际所生发出的、更高层面的关于人生和人性的自我观照以及感受,是一种关于普遍人性和存在的、形而上的终极人文关怀。
人类作为宇宙中一种有性灵和思维的生命存在,总要对自己的存在进行一些反思,比如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是什么,生命的意义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人类存在的终极“大哉问”。关于这些大问题,人不可能作明确、清晰和全面的回答,因为这个问题关乎人的存在,而人就生存于它的存在之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既然人生活在三界之内、就不可能跳出五行之中,像如来和上帝那样俯瞰人类自己这些“迷途的羔羊”,但是人的思维极限又会不停地触碰这些“生之惑”,于是就产生了文、史、哲等人文学科,包括艺术和诗歌,就是关于这些大问题的小触碰,甚至既不是问题也不是答案,或者更多是一种朦胧的感受和觉悟。这就是艺术精神属性的内容实质,正是因为这一点精神属性,艺术才具有了永恒的魅力和无尽的神秘。
滑稽的是,我们现实很多的作品却正好缺失了艺术的这种精神属性,所以我们还很有必要再来谈谈在具体的创作之中,作品的精神内涵是如何产生和被赋予的。作品的灵魂与精神内涵的产生当然取决于艺术家本人,艺术作品的人文底蕴和精神内涵也就是作者本人思想涵养的映现,艺术家首先必须是一个有思想、有内涵的人,要饱读经史、博学深思,才能给作品赋予精神属性,否则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之昭昭。当代艺术在总体上缺少更深层的精神内涵和更丰富的文化意韵、缺少深度和厚度,这主要与艺术家只重视锤练笔墨功夫,忽视综合人格涵养尤其是缺少文化涵养有关。
艺术家在材料技术熟练和完善之后,最后还是要依靠自己的感受能力与文史涵养来营造作品的意味和境界,作者对于人生的反思和品味、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这些是形成作品内涵的核心元素。艺术并不是仅仅临摹生活的表象,也不是单纯地追求形式美,而是要反思和咀嚼其中的味道、生发出情思和诗意,要上升到存在的高度上来观照和思考。通过这些东西来促成一种能够打动观者内心、触及读者灵魂的形而上的人文感触,这才是艺术要做的事情,艺术作品的分量和精神内涵也正是这个东西。
艺术又永远是与社会关联在一起的,作品的深度还取决于作者本人的生活阅历以及实践深度。艺术的精神属性不是个人的冥思苦想所能得到的,亲身经历、切实体验才能够有奇思妙想。尤其是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应该广泛而深刻地接触和了解我们的社会和我们的时代,关注他人、心有天下,放下小我、投身大我。艺术家不是闭门造车的纯手工画匠,得是半个哲学家,要把握时代脉搏,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与大爱,用自己的作品触及人生意义和文化反思等人文主题,从而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精神滋养和价值导向,这才是艺术家在当前应该担负的使命,才不愧对“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