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语境下,文艺评论创新话语表达的问题屡屡被提及和讨论,如何有效发挥文艺评论在网络空间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成为文艺评论领域需要破题的一个方面。文艺评论并不拘于一种形式,而使用文艺热词是一种鲜明直接的评论表达形式。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迅速蹿红的文艺热词,在网络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可谓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关于网络小说创作过程中究竟是借鉴还是抄袭的“融梗”,故作炫耀优越感的“凡尔赛文学/凡尔赛”,并由此引发出的“反向凡尔赛”,让人们竞相模仿;凭借影视艺术、新媒体作品走红的“甄嬛体”“元芳体”“夺冠”“一起爬山吗”“后浪”等,成为一段时间内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由文化产业、网络科技创新生成的新理念“新文创”“浸入式”“云看展”,成为人们总结新文艺生活的新方式;源自B站弹幕评论的“爷青回/爷青结”、由网络直播发音引申出的“集美”等,是由网络传播新形式产生的并丰富了其表达形式。另外还有一类热词是关于主流文艺创作主题和主流话语表达,如颂扬抗疫精神的“最美逆行者”,发出恢弘历史征程声响的“建党百年”等,这些热词融汇了昂扬拼搏的中国精神,也是人民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深沉情感的流露。所有这些文艺热词作为文化现象表达的载体,从其引发话题热度即可窥见,它们正是切中了某个阶段社会心理的一个爆点,唤起了大众的情感共鸣。
观察这些文艺热词的缘起,有的关涉文艺现象,有的出自文艺作品,但主要来自PGC(专业生产内容)和UGC(用户原创生产内容)的内容。相较而言,严肃的文艺评论在评论成果输出和大众接受度的衔接上还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尤其当文艺评论处在全媒体时代的洪流当中,到了需要加快提振文体、增强语言表达活力的时候了。
首先,评论话语表达要勇于破除话语依赖。文艺评论需要借鉴吸收西方话语体系理性思辨的优势开展学术研究,更需要回归本土语境探索面向人民大众的书写方式和表达方式。从当今互联网传播实践明显可见,精练鲜明、易于大众理解的观点表达更有利于促进文艺评论的有效传播。近些年业界对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设的讨论与反思也正在唤醒理论评论的话语自觉,个中之义就蕴含着话语表达的丰富和创新。文艺评论也是一种特殊的文艺创作,在艺术范畴开展文艺评论不能缺失感性力量和对“美”的发现,要突破程式化、模式化表达惯性,探索更加生动多元的话语方式,否则将如饮温吞之水,难以形成艺术的感染力。
其次,要善于从人民生活中创造文艺热词。热词产生于人民大众的生活,虽然短小却充满穿透力。比如,“打工人”这一词汇就是当代青年群体面对焦虑和压力的疏解自嘲,一时间关于“打工人”的梗涌现出花样百出的网络评论,各网络传播平台也迅速催生出与之相关的海量内容创作,甚至形成巨大消费点。能够引发如此高的关注,正是因为其产生于普通人的生活与工作境遇,关注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央视新闻等主流媒体以积极正面的涵义对其进行了概念重构,赋予这种话语表达“辛苦劳作、努力逐梦”的正向涵义,形成了青年话语、商业话语与主流话语之间的互动和认同。这也启示着我们,除了关注宏大的内容叙事、更要关注微观的现实生活,善于从现实生活中捕捉和提炼人们的心中所想、心中所望。当然创作文艺热词不是最终目的,而是要通过文艺评论者敏锐的艺术嗅觉、精准的专业判断和丰富活泼的话语表达,道出人们“心中有而笔下无”的情感表达,让主流文艺评论声音更接近人民、更好地引领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
此外,评论话语表达创新要紧扣时代语境。任何话语的产生、发展都是孕育在特有的社会语境和历史语境中,适用于一定的对象、范围和场域。中国文学艺术当下所处的语境时代性极强,文艺热词亦可视作时代文化的一种先声式表达。这就更需要发挥文艺评论的专业敏锐度和趋势预判能力,善于从当下文艺现象、文艺潮流、创作实践中提炼时代语汇,发掘具有独特审美经验的原创概念与观念,以具有创新性和穿透力的短评式表达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诚然,创新话语表达不能偏离轨道,依靠玩弄话术、哗众取宠、制造噱头博取热度是与创新表达背道而驰的。在资本裹挟下,不少热词产生了高话题度,却交织夹杂着“丧文化”“恶搞”等网络亚文化,客观上助推了消极文化的蔓延。文艺评论更需要通过易被大众接受的话语方式顺势回击,或大胆采用同类型反诘、或探索个性清新的文风等,让正确的价值观念和审美主张更有效地抵达话题讨论的中心,拓展积极健康的舆论场,引领美学鉴赏,提高文艺评论的影响力和说服力。